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访|保罗博古斯学院预科毕业生乔北溟

2021-06-10 14:57 作者:保罗博古斯学院  | 我要投稿


■  自5月份为大家介绍了保罗博古斯学院预科课程后,同学们通过学院微博、微信等不同平台向我们提出了各类与预科相关的问题。

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国际厨艺管理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也曾就读学院预科课程的乔北溟学长,与我们分享自己在预科的学习和生活。

乔北溟

2019.09  进入保罗博古斯学院预科班

2020.09  升入保罗博古斯学院国际厨艺管理本科

以下文字根据语音采访整理而成,图片均由乔北溟同学提供。


1、 请先为大家做自我介绍

我叫乔北溟,目前是保罗博古斯学院国际厨艺管理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生,马上要开始一年级实习。我算是“大龄转业男青年”的代表,在2012年,我结束了在室内设计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随后进入一家设计公司就职。在此期间,我开始思考未来职业发展的其他可能,特别是我一直都自己做饭,觉得对厨艺烹饪比较感兴趣的,也比较有成就感,就觉得可以尝试这个新行业。最开始投递简历时心里也比较忐忑,因为没有任何相关背景,中途也有被其他设计公司给过offer,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在广州的新元素(Elementfresh),偏美式西餐。

从此,零基础的我进入了厨艺行业,开始在餐厅接受基础培训。后来,我又换到了一家意式西餐厅工作了近4年时间。就是这最初的工作经历,让我对国内餐饮行业和个人职业发展前景有了更深的了解:像我们这样没有厨艺学校背景的人,要么英语很好,出身酒店业,那还能找到比较好的餐厅就职,其他人是很难进入高级餐厅(Gastronomie)的;工作一段时间后你会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未来”,就这样一直做下去也会有职位的晋升,但大多数餐厅可能三年、四年、五年都没有任何改变,没有创新、没有挑战;想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想要有更长足的发展,还是需要去国外接受更加系统性、专业性的厨艺培训。随后,我就开始查询国际上的知名院校。

当时保罗博古斯学院刚刚开始在国内进行宣传,我记得是在知乎上第一次了解到学院,自己也去查了一些资料。我当时所在的城市广州也在承办博古斯金奖赛,自己也有所耳闻。正巧有这个机会了解到这个学院,就去准备学院申请的事情。随后,我就辞去了当时的工作,我认为当你看过不一样的东西,心境也会改变,眼界的提升会直接体现在作品上。

我自己其实并不是一个有语言天分的人。辞职后我就到上海开始学习法语,在此期间听说了保罗博古斯学院的预科课程。根据我个人学法语的感觉,B1还是相对容易达到的,但是B1到B2的实际跨度是比较大的,对词汇量有一定要求,所以我感觉预科课程所要求的B1实际上是降低了学生的入学门槛(毕竟入专业要达到B2)。我当时参加TCF考试其实差几分就到B2,但我也没有想再重新考一次,还是选择直接报名预科课程,觉得预科可能收获会更多。像有些同学可能通过“机经”或者不断刷题勉强过了B2直接到保罗博古斯学院学习,对自身也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你只是有那个分数,并没有那个实力。全法授课的理论课程跟我们之前在语言学校所进行的全法语言课完全是两码事。

2019年9月份,我就直接来到巴黎开始预科课程的学习。


2、 用三个词形容在预科一年的学习&生活感受

我个人的感觉课程是丰富的,相对比较实用。第三个感受是相对轻松,因为预科课程压力不是很大,特别是预科中的法语语言课程是根据学生真实的语言等级进行分班,大家会进入不同的班级学习,可以说是因材施教。

同学们前往户外踏青——巴黎植物园


3、 法国学习和中国学习之间的差异有哪些?

如果是高中毕业生直接来法国的话,整个教育模式会变化比较大,我们国内还是比较偏向于“填鸭式”教育,有些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是纯应试的。但对于保罗博古斯学院的学生,数学还是很有用的,这也是中国学生的优势。

法国的教育模式更多地偏向方法论,教一些学习技巧。虽然是很理论化的,但都是一代一代人去研究和总结出来的精华,只要你实践就会发现帮助很大。

从语言学习方面来看,国内的法语学习资源相对较少,也没有语言环境,因为缺少这些资源就不利于我们去深入学习。除了上课的教材和类似“每日法语听力”这样的APP,很难去找到更多样的学习资料。法语语言学习缺少门路,只有语言学校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往往又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在法国,我们的问题可能就是学习资源相对太多,有时候会不知道从何开始,部分同学可能会陷入无限期的拖延。我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到法国就需要租房、办理一系列的行政手续,我个人也一直坚持做饭,所以在生活中会用到法语,包括法国的食材也和国内有很大区别,这些都是需要我自己去查询辨认的。我觉得能自己处理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在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要注意积极地融入当地文化,我在国内会看一些真人秀,到法国后也会看《Top Chef》。因为没有法语字幕,一开始肯定还是会有障碍,但多看一些烹饪视频对于想学习厨艺管理专业的同学是相对容易且能引发兴趣的方法。

在老师帮助下办理行政手续

专业学习方面,主要指餐饮。国内餐饮业之前受英语国家的影响比较大,流行的食谱或电视节目,比如《Master Chef》是美国真人秀,与我们刚刚提到的《Top Chef》之间的差距是选手与导师级别的,《Top Chef》的选手可以到《Master Chef》中做导师了。我们在国内看到的一些法餐食谱,很多是从美国或英国主厨的版本传过来的,他们已经做过本土化了。此外,国内的菜谱有些是从台湾或者香港引进来的翻译本,里面的一些用语和我们常使用的不一样。比如在台湾黄油是叫“奶油”,但我们所说的奶油是另外的食材。如果想要学正宗的法餐,还是要到法国。

像我已经在国内工作过一段时间,国内餐厅的后厨管理模式相对本地化,菜品类型又比较国际化,可能一个餐厅各个菜系都有。就算是法餐厅,你也会见到意大利菜、土耳其菜,比较缺乏整体性。如果你进的是一家很一般的法餐厅,那这里的主厨可能是从来没有过在国外学习或工作的中国人,在菜品制作上甚至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比如煎牛排之前,有些人都不会醒牛排。如果每一位主厨都跟随上一位主厨学习的话,信息就会递减。这些我在国内就意识到了。

前往Forney图书馆办理借阅证

在法国不同主厨也会有不同的方式,但大家通过不同的路径最后会达到同样的标准。我们国内虽然倡导中庸之道,但其实中国学生其实一直想寻找绝对真理,唯一正确答案,会容易走极端。国内的很多概念相对笼统,缺少精准的衡量标准,菜谱的描述也会说“适量”。而法国的哲学基础是二元论,我们预科中就有一门课程就是让我们从第三方角度看待和分析一件事情的正反两方面。另外从评判标准看,法国的评判标准会很细化,预科期间的语言考试有很多条目:字数要求、时态选择、词汇选择与文章的适配程度等等。再比如进入学院后,我们有一节课是专门讲如何分辨鱼的新鲜程度,鱼类是可以分为A+,A或B级等等,而评级时的评判标准包括七八十项:鱼的眼睛是否凹陷、鱼鳃、气味、鱼皮的光滑程度等等。我们会使用一张表格来进行严谨地评判。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是非常需要这样准确的坐标轴来衡量。法国在教学和考试中都会非常注意这一点,会去尽可能的量化,有不同的维度,最终达到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恒定标准。


4、 预科学习期间印象深刻的一节课

我先整体介绍一下预科的课程。首先是法语语言课程,如果大家在国内曾经在法盟或相似机构学习过,那教学模式差不多。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每个月都会有法语语言测试,来确定下个月你是否需要换到其他班级。这种考察模式会给学生一定压力,同时也能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作出调整。文化工坊课程则以每个月的重要节日或大型活动为主题。老师会提前准备相关背景资料文章进行介绍,比如法国二月份的圣蜡节(节日由来、节庆特色食品——可丽饼等等)。看过材料后,老师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可以看做是阅读理解与听力的结合。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边了解法国文化,边巩固提升法语水平,特别是文章阅读和理解能力。接着,老师也会让来自不同世界的同学去介绍自己国家是否有相似节日,也谈谈对这些节日的看法。学校也会组织我们去参观植物园、教堂参观,临近圣诞节期间还去逛了圣诞集市。

一起游览建筑与遗产之城博物馆
一起游览建筑与遗产之城博物馆

开学伊始,老师们就为我们介绍了周边主要街区和一些必须办理的行政手续,医保、房补、银行卡申请、电话卡办理等。对我们这样初次到达法国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帮助很大。在方法论部分,老师会为我们介绍在法国学习期间的主要课程类型、考试类型、论文类型和写法、文献查找等。比如在学习期间我们会有很多作业是以小组形式完成的,这一点是和国内有很大区别的。在辩证思维课程中,老师会组织我们以特定主题进行辩论,比如“人工智能是否会对人类造成危害”等,从各个角度紧跟实事。还有一些提升记忆力或者如何高效记录法语笔记的课程,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实用,也需要很多练习的部分。在预科临近结束时,我们也会有关于简历、动机信撰写的专门课程。

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软技能提升中关于性格分析的课程。人类性格被划分成四种,通过一些问卷让同学们去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色。老师会帮我们分析不同性格面对同一问题会做出何种反应或选择,如何认清自己的性格,如何了解自己选择的优劣势,如何去规避性格中的缺陷,如何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这个课程会对我们未来的人际沟通有很大帮助。

如果是对于其他学生的话,我觉得厨艺专业课的帮助很大。那位老师本身就是一名专业主厨,他会给我们教授厨艺历史、餐桌艺术、法餐文化、厨房人员架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厨房布局、工作人员动线、厨余垃圾走线、厨房内的设备等等。对于完全没有行业经验的人来说,这门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是专业词汇的积累,也让他们对餐饮行业有所了解。


5、 预科期间最喜欢的学生活动

我们这一届预科情况比较特殊,因为2019年入学后三个月就爆发了Covid-19疫情。我们还没有“站稳脚跟”,就不方便组织太多学生活动。我印象中比较好的在当年圣诞节前后,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聚餐活动。大家可以自行制作菜品带到学校一起分享品尝,这也是每年都会有的经典活动。我当时也制作了五勺鸡,有一点儿像三杯鸡。这次聚餐是一个让大家互相沟通的契机,因为我们平时上课都是小班教学,没有什么机会和不同等级不同班级的人一起聊天。

校内芝士品鉴会


6、 预科课程对于之后的专业学习有哪些帮助?

我之前也有零星地谈到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缓冲,我们可以利用读预科的时间做一些准备,不会一开始就面对未知的世界。中餐和法餐之间的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如果在开始正式的专业学习之前没有一定的基础,在完全不了解法餐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保罗博古斯学院学习是很难的。同时,这也让我们有词汇量的积累。方法论的课程还会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单纯就法语语言学习来说,在国内想要实现B1到B2的提升也需要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与到法国读预科差不多。

最后,预科课程还会提供给我们两个实用工具。一个是共享文件夹,预科学生会在这里上传自己的读书笔记或学到的新知识与大家分享,这是一个类似Brain-storming的地方,对我个人而言非常有帮助;另一个是TCF考试模拟平台,大家可以在这里做练习,在考试之前,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利用里面的题库进行考试训练。


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拉雪兹神父公墓


7、 给其他想要申请预科的同学的建议

如果要说给大家的建议,那就是不要犹豫快点儿报名吧。这是一个高质量、高性价比的预科课程,如果你在犹豫要不要在国内学习一年法语达到B2后申请直入专业,那我建议你现在直接申请预科课程。在申请过程中,特别是面试阶段,大家要穿得正式一些,这是对面试官的尊重。

如果你已经被录取的话,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点儿耐心。之前,有的学生会认为介绍法国文化的课程不重要,对于法语考试没有价值。但其实我们学习的是交流的语言,不是考试的语言。只要用心,任何课程都会帮助我们进步。还有人会觉得可能自己在国内不习惯说外语,等到了法国留学习惯了就好了,但其实很多人最后都是慢慢习惯“听不懂了”。我们要大胆地和别人交流。

参观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食品展


8、 巴黎生活和里昂生活之间的差别

巴黎是巴黎,法国是法国。巴黎是一个万花筒,有很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巴黎,无论你想玩儿什么、干什么,总能找到地方。

里昂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而保罗博古斯学院所处于的Ecully区是这里的富人区也是众多法国名校的所在地。这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同时保持着安静、舒适的氛围,如果你想好好学习的话,这里一定是最佳选择。



专访|保罗博古斯学院预科毕业生乔北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