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
关于某人高调入市,天天上热搜的事情,还是忍不住再吐槽一下。
正常人炒个股就炒吧,也没什么。但他还非要每天说一下自己仓位比例和盈利,还每天因此上热搜,搞得生怕全国人民不知道他是一根鲜嫩韭菜一样。
入市就入市吧,他要是买个宽基指数基金,放着两年不动,等两三年后再出来说自己赚了多少,还能起到一个理性投资的正面示范效应。
结果呢,他不但直接去买个股,还每天出来说自己仓位多少,赚多少,亏多少,搞得跟炒股直播一样。
而且还频繁操作,动辄满仓,钱不够了,就再转钱进去,搞添油战术。
我觉得这样并不能起到正面效应。
股市毕竟是高风险的地方,8亏1平1负。
不能只强调股市潜在收益,也得加强风险意识宣传。
A股过去几年海量新股发行,现在已经有5000支股票,选股难度很大。
所以,去年10月股市跌破2900的时候,我也只敢建议大家可以考虑定投宽基指数基金,但别考虑个股。
个股太多,还容易踩雷,如果一不小心踩雷了,很容易万劫不复。
而且因为个股太多,市场资金已经有稀释效应,一些得不到资金关照的个股,很容易长期阴跌。
买个股的人,不少是去年买在2900,现在亏在3200。
所以,我是一直不建议普通人现在去炒个股,定投宽基指数基金才比较适合普通人。
当然,这只是针对普通人的建议,自认为是选股高手的可以无视我的建议。
我也建议大家别脑补他这样高调入市有什么“信号”。
去年8月的事情,已经说明很多问题。
而且去年1月19日,他喊了句希望股市上涨,很多人也各种脑补“信号论”冲进场,结果股市就一路从3579点,跌到3000点。
从我十几年的股市投资经验看,以他这种动辄满仓,然后不断添油加仓的做法,即使一开始能赚一些,最后大概率会亏。
以他的舆论影响力,不管赚,还是亏,最终影响都不好。
被叫停只是时间问题。
对他来说,如果一入市就遇到下跌周期,可能还好一些,因为还没有多少人是因为他冲进股市,顶多成为网友们调侃的对象,变成“股海明灯”,指不定他自黑两下,扯成是在陪大家一起亏钱,还能糊弄过去。
反倒是,如果一入市就碰到股市暴涨周期,对他来说会更糟糕。
因为这样一来,他一开始的“赚钱效应”,会吸引更多韭菜入市,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有人追捧他。
但股市有周期波动,等股市从暴涨进入暴跌,那些被他吸引入市的人,就会反过来疯狂喷他。
去年,看多的股市大V,基本都被各种狂喷。
股市是人性放大器,涉及到自身利益,人们很容易情绪化、极端化。
在股市,不管看多,还是看空,都会被人骂。
更何况以他这种炒作舆论风格,在上涨周期不管有多少追捧,一旦到了下跌周期都会加倍反噬。
在2000年前夕,克林顿曾经试图把股市连续大幅度上涨邀功到自己头上。
但当时财政部长鲁宾警告克林顿,千万不要把股市上涨的功劳揽到自己头上,因为股市涨上去,它还会再跌下来。
股市不适合被这样不专业,且影响力大的人,拿出来这样搞直播,每天炒作。
反噬只是时间问题。
对股市,还是得多一些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