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小贴士(十)需求弹性初步


读到这里的小伙伴们辛苦了!!!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更辛苦的专题——弹性。这这里,你们就需要常备生姜、何首乌和黑芝麻,预防脱发(偷笑)

设想你是大桥君的店员(详见上专题——大桥君的豆沙面包店)。由于你所有的收入都来自出售豆沙面包,所以,你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提高你的面包的产量。你注意面粉和豆沙的质量况,检查厨房预防小生物入侵并学习做面包技术的更新换代。你的豆沙面包做得越多,开店之后也就卖得越多,而你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就更高。有一天,加里敦大学宣布了一项重大发现。该大学烹饪系的研究人员发明出一种豆沙面包新做法,该做法可以使面包坊的产量增加100%。你对这条新闻有什么反应呢?你应该采用这学这种做法吗?这种发现会使你比以前状况变好呢,还是变坏?
先不要着急回答这些灵魂拷问,读完这期吗,你会对你的回答感到十分意外。这种出人意外之处来自运用经济学最基本的工具——供给与需求——来分析豆沙面包市场。
上一期中我们了解了供给与需求。在任何一个竞争市场上,例如豆沙面包市场,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代表卖者的行为,而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代表买者的行为。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使该物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实现平衡。为了运用这种基本分析来解释烹饪学家发现的影响,我们必须首先提出另一种工具:弹性的概念。弹性是衡量买者与卖者对市场条件变动反应大小的指标,它使我们可以更精确地分析供给与需求。
需求弹性
我们在上上期讨论需求的决定因素时——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低时,当买者收入高时,当该物品替代品的价格高,或该物品互补品的价格低时,买者对该物品的需通常更多。我们对需求的讨论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这就是说,我们讨论需求量变动的方向,而不是变动的大小。为了衡量需求对其决定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经济学家用了弹性的概念。
弹性: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决定因素中某一种的反应程度的衡量。(来了来了,装X的资本之一)
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
需求规律表明,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使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什么因素决定一种物品的需求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呢? 由于任何一种物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也就是——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取决于许多形成个人偏爱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但是,根据经验,我们可以说出某些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一般规律。
必需品与奢侈品 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让我们举一个极端的栗子,假设空气是商品,它有价格。如果你不买的话,你能憋气几分钟?所以不管它的价格怎么变,你都会去购买,只是它涨价之后你的购买的次数可能稍有减少,这就是必需品。与此相比,当香奈儿的包包(阿陈的最爱)价格上升时,它们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当然,一种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取决于买者的偏好。对于阿陈这样的骚男来说,香奈儿的包包就是必需品。
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往往较富有需求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例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很容易互相替代,话虽如此,但是大桥君觉得雪碧更好喝。假设可口可乐的价格不变,百事可乐的价格略有上升,就会引起百事可乐销售量大大减少。与此相比,由于水是一没有相近替代品的饮料,水的需求弹性大概就小于可乐。当然,这种情况要排除个人的喜好,比如对一个可口党来说,不管可口可乐价格怎么变化,他都会买可口可乐。
参考文献: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稿件鸣谢:
@大桥_流水
@少年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