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成长”,我们在“圆谎”

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条件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就是相信。
比如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有人是为了家人而活,他们相信自己的存在可以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有人为了某种意志而活,他们相信自己的付出会成就这个意志的现实价值,也有人为了某个理由而活,
这个理由可能不被外界所理解,但一定是被自己深深相信的存在。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心态崩了,所谓心态崩了,并不仅仅是心态上无法接受某种刺激的影响,其实更深层次的解读,往往是指所相信的东西,因某种刺激导致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或是突然发现,
曾经自己所相信,支撑自己活下去,或是朝着某种目标前进的东西,
不仅变得一文不值,而且还变得荒唐无比。

有一个观点被很多人格外信奉:成长就是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这个道理的言外之意就是,当一个人开始自我否定,对曾经相信的东西表现出鄙夷的态度时,他就成长了。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因为我们不能否认这个说法的正确性,但如果细细品味会发现,如果成长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那么这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那么不断被曾经的自己讨厌,不断的进行自我否定,不断的失去相信:
没有看清世俗的双眼是清澈的,而看清世俗的双眼注定污浊。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成长是必要的,因为复杂的环境容不下天真的想法,
或者说,太过天真的想法会害了自己。
事实上,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之中,会意识到那些伤害自己,诋毁自己,污蔑甚至讽刺自己的东西,对自己的负面教育非常重要,这不是说我们应该对这种伤害采取“笑脸相迎”的做法,而是说当我们意识到那些伤害不可避免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对世俗规则,对复杂且荒唐的环境妥协和适应的过程。
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还会发现一件事,那就是很多事情,不讲道理。
这是一个很可笑又可悲的说法,可笑是因为曾经的我们多多少少会以某些符合我们自身需求的道理作为行为准则和思维根基,但是当我们被那些污浊肮脏的“游戏规则”所压制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存在根本不讲道理,
进一步说,我们曾经以为的歪理,却在这不该讲道理的地方,成为了真理。
也许很多人能够非常快的融入其中,只要进行了足够深刻的自我洗脑之后,我们依然可以在“把白的变成黑的”这件事上坦然接受,但是更多尚有良知之人是很难彻底接受这样的存在,但为了生存,为了有活下去的条件,他们又不得不咬牙切齿一般选择妥协,这就导致了那些不再相信的东西成为了一场令人尊重,也不可被否定,但却在现实面前荒诞无比的记忆:
虽然可歌可泣,但却在现实面前显得荒诞无比。

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没有了,比如相信,却又不止相信。
这些失而不得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我们很重要,
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了我们不得不选择放弃。
这是一种很深刻的痛苦,也是一种非常无奈的选择,但这里又出现了更为敏感的问题,
如果我们的舍弃,我们所承受的痛苦,是为了生存本身服务,那么也许这样的痛苦是必要的,
但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
我们既感受了失去的痛苦,却又发现我们的痛苦没有换来生存的机会,
生存这个“可怕的家伙”索求无度,我们越是付出,越不被认可,越是投入,越显得无比卑微的时候,
所谓成长,就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谎言,
而所谓成熟,就是在不断的“圆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