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的设计美学:方界篇(上)

大家好,我是hentai研究者,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游戏王的设计美学:方界篇。
【方界】是游戏王卡组系列之一,使用者是剧场版《游戏王:THE DARK SIDE OF DIMENSIONS》中反派角色蓝神。

【方界】怪兽来源于「东方文化」:指东方色彩的神话体系,主要以印度佛教为主,玩过女神异闻录的读者应该不会陌生。

由于最近决斗链接更新了蓝神活动,收录了部分【方界】,有粉丝想让我介绍一下,所以就写了这篇。可能会有所纰漏,敬请谅解。


方界胤 毗贾姆

①:这张卡不会被战斗破坏。
②:这张卡和对方怪兽进行战斗的伤害步骤结束时才能发动。怪兽区域的这张卡当作永续魔法卡使用在自己的魔法与陷阱区域表侧表示放置,给那只对方怪兽放置1个方界指示物。有方界指示物放置的怪兽不能攻击,效果无效化。
③:这张卡的效果让这张卡当作永续魔法卡使用的场合,自己主要阶段才能发动。魔法与陷阱区域的这张卡特殊召唤。
登场于剧场版,【方界】的最下级怪兽,拥有破坏抗性,干扰能力以及无限复苏特性。在原作中非常威风是因为剧场版中蓝神使用的是次元领域决斗。
这个决斗的特殊规则是:不需要祭品,怪兽之间的战斗也不受战斗伤害,但会怪兽被破坏会受到怪兽本身攻击数值的伤害。

在实卡中它并没有将战斗伤害变为0的能力,而攻击力为0的它为了发动效果带给玩家的代价是巨大的。(后来方界法的收录略微缓解了负面效果)
另外,它的效果要根据战斗触发,现实中的决斗者不会像动画中不看怪兽效果直接攻击过来,所以想要发动效果,玩家要主动攻击,然后在M2发效出上级,巨蠢无比(这波啊,这波是K社教你打牌)
当然实卡不会这么玩就是了。
尽管毗贾姆本身不强但是在方界中是非常重要的卡,然而在决斗链接中,K社并没有让玩家获取这张卡,而是做成了技能。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技能中文说明有纰漏,在日文中要求限制是卡组全部只能为“方界”卡。

本家方界卡组在毗贾姆没有实装之前几乎是绑定这个技能的,然而带上这个技能就意味你不能携带任何泛用坑和泛用解。
那么纯本家的强度呢?K社的意味可能是不想让【毗贾姆】作为一张优秀的自闭单卡投入到自闭卡组中,但实际情况上是:在如此苛刻的限制下我为什么要玩这个丑比卡组???

回到【方界胤 毗贾姆】。胤作为名词使用时意为子孙、后裔。
毗贾姆(ヴィジャム)这个名字可能neta了印度神毗湿奴(Vishnu)

毗湿奴(Viṣṇu,也译为毗纽笯、毗湿纽、维湿奴、维修奴,较确切的音译应为威西努,其他称号有诃利(Hari)、幻惑天王、那罗延,佛教称为那罗延天或遍入天),印度教三相神之一。
游戏王里还有一个系列neta了印度教,也有一张卡neta了毗湿奴。

摸摸自己的良心,你是要玩方界,还是要玩大奶香电子天使?
方界兽 暗黑之甘尼克斯

这张卡不能通常召唤。把自己场上1只「方界」怪兽送去墓地的场合可以特殊召唤。
①:这个方法特殊召唤的这张卡的攻击力上升1000。
②:这张卡战斗破坏怪兽时,以自己墓地最多2只「方界胤 毗贾姆」为对象才能发动。这张卡送去墓地,作为对象的怪兽特殊召唤。那之后,可以从卡组把1只「方界兽 利刃之迦楼迪亚」加入手卡。
在【流星方界器 天尘】收录之前,方界的怪兽只有【毗贾姆】可以通召。
一般来说,【方界兽 暗黑之甘尼克斯】的攻击力都是1000。然后要求战破对方怪兽才能发效;结合二效,必须配合【方界业】堆墓毗贾姆才有可能触发。
配合一些其他系列的卡也能做到,但是在决斗链接就别想了。

【方界兽 暗黑之甘尼克斯】neta自ギリメカラ/Girimekra,中译名吉力麦卡拉。佛敌マーラ所乘黑色的巨象,多次袭击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佛教与印度教斗争的产物。

它对应印度教神话中的智慧神伽内什。伽内什是一头白色的大象。

不过暗黑之甘尼克斯身上看不出大象的元素,这属于高桥老师的创作风格:解析重构。
方界兽 利刃之迦楼迪亚

这张卡不能通常召唤。
把自己场上2只「方界」怪兽送去墓地的场合可以特殊召唤。
①:这个方法特殊召唤的这张卡的攻击力上升2000。
②:这张卡在同1次的战斗阶段中可以作2次攻击。
③:这张卡战斗破坏怪兽时,以自己墓地最多3只「方界胤 毗贾姆」为对象才能发动。这张卡送去墓地,作为对象的怪兽特殊召唤。那之后,可以从卡组把1只「方界超兽 破坏之乾闼尔」加入手卡。
需要两只【方界】才能特招,通常需要【暗黑之甘尼克斯】的辅助,正好后者也能检索前者。
但是按照正常流程,等【方界兽 利刃之迦楼迪亚】特招已经是M2的事了。(2000点攻击力也解不了谁)。
在剧场版中威风堂堂是因为【方界】在动画中拥有战斗后分离在结合进化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可以在战阶特招更高一级的方界。

动画中蓝神连续特召了甘尼克斯,迦楼迪亚和乾闼尔,直接将海马打成残血,而海马也不甘示弱,用【反击之门】拉出了【奥贝里斯克的巨神兵】,也就是名梗:“不是怪兽,是神”

实卡中的反击之门不能这么做,因为“不是怪兽,是神”
方界兽 利刃之迦楼迪亚neta了ガルーダ/Garuda(迦楼罗)

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在印度教中是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的坐骑,而在佛教中则位列于天龙八部之一。专食龙族——其实是那迦蛇族(Naga)佛教徒为了贴近中国文化而把古印度神话中的蛇族翻译为龙族。
实力强劲,因陀罗的全力一击只能打掉它一根羽毛。
到了我国佛教中,在文化融合中演化成了大鹏金翅鸟。
方界超兽 破坏之乾闼尔

这张卡不能通常召唤。把自己场上3只「方界」怪兽送去墓地的场合才能特殊召唤。
①:这个方法特殊召唤的这张卡的攻击力上升3000。
②:这张卡在同1次的战斗阶段中可以作3次攻击。 ③:这张卡被对方送去墓地的场合,以自己墓地最多3只「方界」怪兽为对象才能发动。那些怪兽特殊召唤。那之后,可以从自己的卡组·墓地选1张「方界」卡加入手卡。
【方界】算是“效果密密麻麻实际弱鸡”的典型范例了(类似真红眼)。
本家四星怪兽,变成了超兽(也没见哪里强)出场费劲,依靠迦楼迪亚出场,正好后者也能检索前者。
拥有3000打点连续攻击三次,这样的方界你喜欢吗?

作为大怪强度可以接受,抢血能力十足,如果【方界】能够按照原作战阶特招,那么是可以作为OTK特化卡组。
送入墓地也可以拉三只【方界】,被解也有收益,不像一些FUN卡组费劲出了个大怪被爆杀,瞬间爆炸。
「方界超兽 破坏之乾闼尔」捏他自「ガンダルヴァ/Gandharva」乾达婆。
乾达婆,属于印度文化领域,指的是印度教中一个男性乐神。在印度宗教中,是一种以香味为食的男性神,能表演音乐、节目。

方界帝 疾风之盖伊罗

这张卡不能通常召唤。把自己场上1只「方界」怪兽送去墓地的场合可以特殊召唤。
①:这个方法特殊召唤的这张卡的攻击力上升800。
②:这张卡从手卡的特殊召唤成功的场合发动。给与对方800伤害。
③:这张卡战斗的伤害步骤结束时,以自己墓地最多2只「方界胤 毗贾姆」为对象才能发动。这张卡送去墓地,作为对象的怪兽特殊召唤。那之后,可以从卡组把1只「方界帝 神火之德拉耆尼」加入手卡。
【方界帝】系列,不同于【方界兽】,是【方界胤】的另外一种进化路线。
相比【方界兽】,获得的攻击力低了一点,但拥有额外的伤害能力,二效的触发方式从战破对方怪兽改为了只要进行战斗就可以,不过由于方界帝系列并没有战斗抗性,所以……
命名方式很像【黑羽-疾风之盖尔】

事实也确实如此,疾风之盖伊罗的日文名是ゲイラ・ガイル,而黑羽-疾风之盖尔是BF-疾風のゲイル。
不过结合前面的怪兽,它neta的应该是印度神话中的风神伐由。

风神伐由 ( Vāyu), 别名伐他(Vāta)、帕帆拿(Pavana),是司风与大气主神,西北方的守护者,勇士毗摩和猴神哈努曼的爸爸。他生有一千只眼睛,动作迅捷,性格暴躁,力大无穷。在雷电神因陀罗作战时,经常充当先锋。
黑羽本家也有一只伐由。

方界帝 神火之德拉耆尼

这张卡不能通常召唤。把自己场上2只「方界」怪兽送去墓地的场合可以特殊召唤。
①:这个方法特殊召唤的这张卡的攻击力上升1600。
②:这张卡从手卡的特殊召唤成功的场合发动。给与对方800伤害。
③:这张卡战斗的伤害步骤结束时,以自己墓地最多3只「方界胤 毗贾姆」为对象才能发动。这张卡送去墓地,作为对象的怪兽特殊召唤。那之后,可以从卡组把1只「方界超帝 死雷之印陀罗」加入手卡。
伤害依旧是800点没有变化,效果基本与【方界兽 利刃之迦楼迪亚】相同。不再赘述。
日文名方界帝ヴァルカン・ドラグニー,英文名Vulcan Dragni, the Cubic Emperor。
这张卡的命名同时neta了伏尔甘和阿耆尼。OCG中捏他伏尔甘和阿耆尼的怪兽还有【兽神 武尔坎】和【真龙皇 阿耆尼马兹德·消灭】


伏尔甘(拉丁语:Vulcānus、英语:Vulcan),是罗马神话中的火与工匠之神,罗马十二主神之一。朱庇特之子,对应希腊神话中的赫菲斯托斯。

阿耆尼(Agni)(一) 吠陀教以及印度婆罗门教之火神。又作阿哦那、恶祁尼、阿只尼。意译作火。创世之初,创造主梵天用他的肚脐眼创造出八位善良的天神,称为“婆苏”. 意思是乐善好施;其中老六就是火神阿耆尼,又以他的威力最强大,成为婆苏的首领.

方界超帝 死雷之印陀罗

这张卡不能通常召唤。把自己场上3只「方界」怪兽送去墓地的场合才能特殊召唤。
①:这个方法特殊召唤的这张卡的攻击力上升2400。
②:这张卡从手卡的特殊召唤成功的场合发动。给与对方800伤害。
③:这张卡被对方送去墓地的场合,以自己墓地最多3只「方界」怪兽为对象才能发动。那些怪兽特殊召唤。那之后,可以从自己的卡组·墓地选1张「方界」卡加入手卡。
效果与【方界超兽 乾达婆】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方界超帝 死雷之因陀罗】捏他自【インドラ/Indra】(因陀罗),也称“帝释天”。

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简称因陀罗,意译为能天帝。本为印度教神明,司职雷电与战斗,后进入佛教为护法神。
在梵文中,释迦(Śakra)意为”能够、有能力”;提婆(deva)意为“天人,神明”;因陀罗(Indra)意为“王者、征服者、最胜者”。其全名释提桓因陀罗(Śakro devānām indrah)合意即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即“能天帝”或“释天帝”,亦称因陀罗、憍尸迦、娑婆婆、千眼等。梵文汉译时为了符合汉语语序就将原语序反转,译作“帝释天”。
我们现在提到因陀罗,可能想到的是【火影忍者】里的那几个脑子不太好使的宇智波一族。

暗黑方界神 深红之挪婆

这张卡不能通常召唤。把这张卡以外的手卡的「方界」卡3种类给对方观看的场合才能特殊召唤。
「暗黑方界神 深红之挪婆」的③的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①:这张卡不受这张卡以外的原本攻击力是3000以下的怪兽发动的效果影响。
②:这张卡的攻击破坏怪兽时才能发动。这次战斗阶段中,这张卡只再1次可以攻击。
③:自己结束阶段发动。双方玩家受到3000伤害。
不愧是神,相比前面那两个名字牛逼哄哄的卡,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更简便的登场条件,更强力的抢血效果,还拥有了抗性(人称小物质)

原作中由小龙人版游矢,啊不是,是那个黑化版的蓝神,在拥有了全新的力量后召唤的【方界怪兽】
理论上在决斗链接可以一卡翻盘,所以暂时还没有收录,不过这类烧血卡迟早会收录,K社也是在前段时间发布了DL的新规则:效果伤害减半。

英文名Crimson Nova,neta自「シヴァ/Siva」(以及湿婆的前身,红色风暴与闪电之神,雅利安兽主鲁陀罗)。

湿婆(Shiv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毁灭之神。
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
和神话中诸多神一样,由于湿婆的全知全能性,因此湿婆的性别并不固定,而是根据相的不同随时变化。
暗黑方界邪神 深红之挪婆·三神一体

三神一体意为三重、三体、三位一体。在印度教神话中,三位一体指三相神,即是创造神梵天、维持神毗湿奴和破坏神湿婆。
「青眼究极龙」、「电子终结龙」、「三死青蛙」、「悠悠王」以及本补充包的「真蓝眼究极龙」这些融合素材为复数同名怪兽的融合怪兽,它们卡片上融合素材的记述方式都是「×××」+「×××」+「×××」。


「暗黑方界邪神 深红之挪婆·三神一体」也是融合素材为复数同名怪兽的融合怪兽,但可能是因为它的融合素材的名字太长了,所以记述为「×××」×3。以往用乘法来记述的融合素材都是特定属性、特定字段、特定卡片种类等等,很少有记述完整卡名。
拥有4500的打点,一效合格的抗性,二效反派专用flag效果,三效继承融合素材的效果,四效 配合暗黑方界神 深红之挪婆可以一次性造成6000点伤害。
总的来说是召唤条件、地位、效果,全部都是豪爽的超大型怪物,拥有与被称为最终形态相称的性能。
话说三位一体画风都是这样吗?


结语
好了,本期游戏王的设计美学就到此结束了,我会尽快更新下期的,敬请期待。
文章撰写不易,觉得不错的话就请三连吧。
我是hentai研究者,我们下期再见,喜欢我就别忘了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