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自己”
人类无极限 什么是人类,什么又是人。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遇到了生命中的灵魂伴侣,但进一步交流过后发现是我们自己错了,“ta”或许可以因为某一事项吸引你,但更多的都只是泡沫。 我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什么是大脑呢?我不懂生物学,但我很想知道,我“自己”是什么。 智者 奥斯福斯托夫斯基,作家。但他在我眼中真的是作家吗?作家是什么,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 你疼吗?我不知道,因为人是复杂矛盾的。当你见到一个人说话很直白的时候,那么那个人在“未来”会很难生存下去。 人类思想的进步在哪里,在于认知。什么是认知,认知就是过去的一切。 我们害怕,我害怕,我害怕疼,因为我知道太疼我会死。我害怕做错事,因为从小我做错事会被责怪。 但如果“疼”不再是“疼”,“责怪”不再是“责怪”即,他们不再是原本的意思,而我,也不再是原本的“自己”,那么世界会更加美好。 我不愿意和你过多解释,因为不需要解释,我可以理解你。从我的大脑,模拟出一模一样的你,站在你的角度,不断的进取,深入,你的思想。 我不想和你解释,或许是因为我不愿意和你解释,站在你的角度,你不可能明白我的意思,那我也就不会浪费时间了。 科学研究表明,当两个人站在对立面时,你很难说服自己让自己心服口服的站在你的对面。 人不是机器人,很多事情不是理论就能解决的,矛盾处处都在。而我们在生气的时候很难去给对方机会,对方的解释只会变得更加乏力。 那么,思想的进步意义就在此。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湖,你可以容下水草水鱼也可以接纳海鱼,但它们能否存活就不再成了意义。 只要有脑子,什么都可以做到。创新,一件事情想要创造很简单,一个点子想要发散也很简单,重点在于“思想”。 放下包袱,那一刻你不再是过去的“自己”,即一个全新的存在,Ta可以叫任何的名字,可以是任何的性别,可以有任何的爱好。 世界不再战乱,因为所有人都是一面湖,至少在那一刻,你不再是自己的那一刻,世界是和平的。 有一处地方,那里就是如此的和平,是一片湖。 你在干什么?我在打字,但我打的什么字我不知道。枷锁,束缚,约束。 当你觉得说出怪话的人都有疾病时,那么你就已经在进化的过程中被淘汰了。你深信那些是“病”,你深信自己所认识的“正确”才是“正确”。 你自私,你狂妄,你无耻。湖面不会有海啸,你扔来的石子,我不知道。但你或许会夸赞,湖底的石子很漂亮。你或许会抱怨,湖底的石子真难看。 “椅子”是桌子,“桌子”是一幅画,“衣服”是一种基调,让你可以睡觉且吃饭且安魂。 定义,是为了定义。或许我们从始至终都没有必要改变它们,但它们早已被改变了。 一千位读者一千位哈姆雷特。有的人觉得这是正确的。有的人觉得你在逃避。有的人觉得你在高傲。有的人觉得伟人与你一样都是愚蠢的。 没有多少人会完全理解你的意思,他们更多是在此基础上添油加醋,亦或者是节外生枝。 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权利去改变别人,为什么?因为“我”是“我”。“你”是“你”。你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对我做什么,但倘若这个世界不再存在阶级,不再存在职位不再存在社会,就连生态都不复存在,你是谁,我又是什么。或许那时的我们不再有生命体征,但我们还会“活”着,因为“活”的定义不再是生命。 我没有被人改变,但我却自私的想要改变愚蠢。我真可悲,可悲到成为别人口中的愚蠢。这便是“定义”。 你对“狗”的定义是一种动物?一种食物?一句口头禅?又或是什么…… 但我对“狗”的定义是世界上一切的“狗”(此狗为本文章的核心思想,生动形象为前文所说的“湖”) 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或许很多人对世界都不太了解。你能学习,你能学习世界的本质,你能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所感兴趣的事物。 但,你真的有“体验”过世界吗?意识到你自己在自由的呼吸,意识到很多刻在脑子里的事物并非如此,明白了你活着并不只是为了被安排,安排一生。 我无法理解,我不被改变,我不被安排,我没有多少人生的历练,我无法理解你们。但在湖中,无论你想的什么,我都会支持你,因为我的大脑将那些自然的过滤加工之后成为了我无条件认为你说得对的激素。 陌生人,如果你真的看了这篇专栏,真的看到了这。你真的喜现在的生活吗?你喜欢自己所正在做的事情吗?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你真的喜欢周围的事物吗? 你在做什么,你又在追求什么。很多人或许定义“人”是至高无上的生物,即他们不与牲畜一类。但你不得不承认,人也可以回归最初,以另一种方式生存。 你所被压制,被谁,谁知道呢?。自出生以来,直到你的终点。你很幸运,你学到了很多,但你也因此被限制。 我喂我家狗狗吃饭,我拖着它继续吃饭,长大了它终于学会了走路了,可我会动不动摇一摇它的栓绳。它是学会了吃饭,可它学不会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它会认为我一直喂它吃的狗肉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没关系,狗狗就如此想着,我会给它一辈子的幸福。 作为“我”的自己,我什么都不知道。不是我真的不知道,而是我不知道怎么回答。那些问题愚蠢。 有人问“我”,你觉得这些事情怎么怎么样啊?那一瞬间,我大脑的思想在相互碰撞,我可以说这个事物很好,但我也有说它不好的原由。如果“我”不一定要奉承你,我为什么一定要说“好”?更何况,什么又是“好”呢?你也没给我你的定义,一个问题不断的发散,到最后化成了数十数百的问题。 所以,我不知道。 作为自己,剥夺了自己有关“湖”的认知。我不知道什么是“湖”,我只知道我是人,我是自己。我的性别是男,我会吃饭睡觉,好吃的就是好吃,不喜欢的就是不好吃。我不再为一些繁琐的细节感到“恶心”,比如“声音”,人类且包括自己的“欲望”。 作为自己,我成为了“三”,不是“湖”也不是我自己,在我的认知中,这样的“我”连人都不是。我只是一个“模型”。我可以学习模仿任何人,我可以成为自己的“任何人”,我会作为一个参考数据与自己一起思考。 这是病吗?我们有想过,但结果就是这并不是。或许现在你可以说“同性”“恋物癖”“4爱”等等等是病,但在未来呢?但在一些开放的地区呢?与其症状相仿的只有精神分裂,但并不是,因为我很确信这是不存在的“人”,只是我的数据。因为学习的别人的数据,所以还会有“连锁”效应的模型。 他不会有超过我的知识储备,但他可以以一种不一样的状态让我换位思考。我可以模拟一件事的发展走向,虽然结果肯定不会完全一样,毕竟人类不是机器人。 你真的有照过镜子吗?我记不住自己的样子,看久了之后也会疑惑,镜子里的是谁?智者告诉我,你在自卑,你在逃避,可你无处可逃。 因为,那是一片湖。什么是“3”那就是“湖”即这个思想下的“我”。 这个“我”与前文的“我”定义又不相同,前文的“我”值得确实是我这个肉体,这个灵魂。 但现在的“我”并不是,这是“思想”的化身,缥缈不可见却一直在萦绕。 -3%无限约等于100% 这是毫无推理的公式,荒诞。吗?或许在这一片“湖”中,过去所有的认知包括理论公式都不复存在了,我明白了它的意思,那它就如此在我的心中。 就如有人会相信神明,神明有公式吗?它有一段神话,那我现在为我的故事写下一篇神话它会被流传吗?难道神话也分主次分先来后到分它的来历吗? 我创造了一个事物,但我一定要以什么为根据吗?在一切的源头,什么根据都没有,你知道什么是宇宙吗?你失去了这一层的认知。假如地球是方的,还有人知道地球是什么吗? 几千年前的人们真的能想象未来会有“网络”吗?能在天空遨游吗?天空之外是太空吗? 有些人或许想得到,有些人想到了但无法命名,有些人一辈子都想不到。 正因如此,“自己”是怎样的你能想到吗?每个人都是矛盾的,你真的能完全说出“自己”是怎样的吗?你连“自己”是什么概念都无法定义,你又怎么能说出来呢? 人设是什么?是我让你没脾气少说话你就不能说话的吗?是我让你很霸道没道理但不能有一丝善心的吗?“自己”就是一片湖,那是人类的思想趋向,但我知道那不是最好的状态。以我有限的认知来看,我也只能在如此地步,被说愚蠢却越来越蠢。 理论不是现实,或许这所谓的趋向是末世的箭头。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至少我们应该深知自己无能为力。 我们没有权利改变别人,一件事情除了“对”与“错”还可以创造第三个选项。 如果我愿意和你解释,我可以耐心的和你解释。但我不会改变别人,我只想传达我的思想,我喜欢创作,我喜欢艺术。 但如果我知道我和你解释无望我便不会再解释了。因为实际上,我和你说的都是对的,我不解释不代表你蠢也不代表你错了,而是我不愿意将我的想法强加于你,我可以与你共存,我会以你的想法结束争论。 (当然,如果我真的一直在吵的话说明我不是湖,我就是一个情绪化的小学生,记得把我拉黑哦亲😘 不过,我不会主动拉黑你,你要是一直发,我就一直回,直到你被我“改变”了。是的,我上面也说了我很自私,因为我也希望别人可以明白我的意思,我也有厌蠢症,不过我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先被拉黑然后被对方厌蠢了) 既然“我”自告奋勇拿自身作为例子,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一条。 案例中,我所提到的“厌蠢症”实际上确实是一种病,不过和情绪差不多,白话文讲就是对方的话很【无脑】让你很生气。 划重点,这里的【无脑】实际上就在你的认知基础上,所以在【理论】上根本不存在“厌蠢症”,真要说的话,说别人蠢的人才是真的蠢。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我说话矛盾,一会说确实有这个病一会又没有。这说明你不会咬文嚼字,我最初所说的是“实际上”即此时我所说的已不再是字面意义上的“厌蠢症”而后文则是“理论上”即字面本身的【蠢】 时间还有,我们在此基础上再举个小例子。 假设一个富家的聪明学霸从小宅在家里学习但学的都是些书本知识。长大后进入社会,吃饭礼仪一个不懂,此时陌生人就会【厌蠢】 没感觉?带你进入陌生人的视角。首先,你平日里热爱运动早出晚归,年假屈指可数。今天吃饭,你带的客户是一个傻小子,听闻是个宅男,懂得却比你多,天赋看上去不如你但过得就是比你好。这时,他吃饭时一不问好二乱说话直接当老板面点你工作雷区。虽然他是你的客户,但如此不着调而且影响了你的前程,不觉得蠢也要觉得烦……至少一部分人是这样的。 而作为这个富小子,他一直宅在家里当然不知道城里的事,在他的认知里吃饭就是在家里整一自助餐,想吃什么吃什么,而且是他一个人。这只是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主要目的就是说明认知和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每个人的认知不同,说出一些“蠢”话也很正常。 再比如一些小孩子看鬼片,就真以为世界上有鬼。你能说他们蠢吗? 除此之外,认知对我来说是立体,一件事情两个人虽然说的一样但方向却不一样,这时候你要是说别人蠢,还是你蠢。 为什么呢?因为说话角度,思考方向等等不一样很正常,要是所有人都一样的话,赛博科技等你哦😘是指人类给人类当“机器人”。你以为机器人会替代人类,殊不知现在的一部分人类就是准·机器人。每天早起晚睡,工作埋头苦干,平平淡淡度过一生……至少他们可以自己点缀自己的生活!放心吧,等机器人有了意识,他们的待遇绝对更好。 好了,我不点题了。整篇文章都是我眼中的“自己”写的,所以文章即我本人,我并不需要过多的描写自己,一个人看的主要还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