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集·卷七
斯水居士 撰
律诗凡三十六首
芙蓉园
饮罢曲江柳,歌成仕女图。
夹城千骑拥,行在万方趋。
紫气云根转,丹霞地势殊。
归来意将尽,日暮却当垆。
壬寅七月四日于西安曲江
长安秋夕
双鲤何年达?悠悠渭水滨。
黄头漂泊易,乌鹊往来频。
烟火新灯语,风霜旧里人。
咸阳桥上客,犹不敢归春。
壬寅七月七日于西安曲江
曲江池
旧岁风烟楚客悲,今朝花柳曲江池。
劝君此醉长留梦,流水千年恨莫随。
壬寅七月八日于西安曲江
拟长安古意
长安城阙何年在,长安歌舞几时闻。
灵沼池头波漾月,曲江天际水连云。
衣冠易老升沉定,山岳无情今古分。
唯有年年秋雁过,飞花著尽石榴裙。
壬寅七月八日于西安曲江
五湖诗序
流水十余春,吟诗几度贫。
长安闻雁客,吴越看潮人。
有意怀吾道,无心著此身。
归舟随范蠡,云外浣风尘。
壬寅七月于北京蓟门
酬曰一病中见寄
与君一曲蹉跎意,生世自知行路难。
日月不曾身后待,风光何似眼前宽。
已闻断雁惊秋早,犹盼孤枝傲雪寒。
合把明朝托瓢酒,诗成唤取醉中看。
壬寅八月于北京蓟门
次韵子瞻公叔合为古诗赋郭熙秋山图
千里萧疏极平远,咫尺收尽空山晚。
一江寒水带重云,数片轻帆入叠巘。
西风摇落正凋秋,板桥石浦不胜愁。
此夕白发送君去,长亭更在短亭头。
壬寅九月于北京蓟门
次韵鲁望问友疾
大疫嚣喧无绝期,闻君一病即为诗。
素娥独夜思偷药,玄鸟春田梦采芝。
尘世凄迷还小酌,黄粱飘渺又新炊。
东篱有路且归去,应发菊花千万枝。
壬寅九月于北京蓟门
立冬即事
交集寒凉日,漂沦客思深。
何当一壶酒,得意此中寻。
壬寅十月十四日于北京蓟门
月蚀
月逢十五夜长盈,偏暗今宵薄世情。
天狗应怜客愁意,却教望眼复还明。
壬寅十月十五日于北京蓟门
寒三首
其一
暮云停不飞,人迹晚来稀。
渡口渔歌尽,扁舟一叶归。
其二
木叶飘飖下,凝弦人自哀。
商声挟秋去,心事逐愁来。
其三
人苦别离后,风凄沦落间。
高楼辞北雁,目断几重山。
壬寅十月于北京蓟门
秋试归来题诗集卷尾戏赠刘魏二友
九流曰一圣贤争,处士云升父老荣。
诗鬼奈何青史简,词人自是白衣卿。
无妨身后子虚事,且乐世间乌有名。
知我文章肩泰斗,多闻直谅更相迎。
壬寅十月于北京蓟门
喜网课
觉来闻道还家早,涕泗方知堕满衣。
笔下千言犹世故,胸中万卷更玄机。
儒冠误我徂陈事,客路留人返旧扉。
不管江河与鸿雁,直须卧待阮郎归。
壬寅十月二十三日于北京蓟门
赠曰一二首
其一
君子惜贤何惜禄,至交原在笑谈间。
岂缘一夜忽惊梦,自许终年无数山。
闻道青云争直上,行看流水不高攀。
有时踏尽萧郎路,情怯三杯两赧颜。
其二
一任绝交书卷后,九皋入酒素琴焚。
寂寥冬日尊前会,枯朽霜风笔底文。
去岁千端沉瘴土,来愁万里渺层云。
更堪才思阑珊夜,灯下行行写遍君。
壬寅十一月于北京蓟门
杂诗三首
其一
我意不缘君,君身亦有属。
无心只同好,此道长踯躅。
其二
本非多情种,燕雀有心猜。
借问何来者,不知己曾来。
其三
黄河水滔滔,来去尽泥浊。
痴情有如此,宁死不相约。
壬寅十一月于北京蓟门
疫气
大疫横秋气,沉云未解围。
千门凋岁月,百亩黯芳菲。
红烛随寒减,金丹入酒肥。
谁闻太平曲,中有泪痕稀。
壬寅十一月于北京蓟门
寿友人生辰
陈王八斗兴当今,科第从来不量斟。
羽翼渐丰知命达,君亲正许报恩深。
生平质气尊前见,日久才名风里寻。
快意千秋直到老,乐中何用问鸣琴。
壬寅十一月二十九日于北京蓟门
咏渔父·回文
江秋晚照斜竿半,眼冷人知空醉醒。
双影弄云开水镜,幢幢月起鹭河星。
壬寅十二月于北京蓟门
与历公夫妇
鸾凤鸳鸯与瑟琴,春宵一刻值千金。
原来天意长相守,何为凡尘苦作霖。
壬寅十二月于北京蓟门
初雪日从友人游
寒云衰草冷行尘,强觅风光兴味贫。
幸得玉京相眷顾,飞花点点亦逢春。
壬寅十二月二十二日于北京蓟门
奉和壬寅岁晚感怀诗兼赠诸同窗
人生忽惊暮,涕泗恨蹉跎。
去国青云渺,怀乡白发多。
枝寒驱宿鸟,烛灭失飞蛾。
此句无情最,文章妙手何?
壬寅十二月二十八日于北京蓟门
潞河怀古
北面寒山南渡船,朔风吹雪入平川。
车登辽海惊涛石,客望汉家回雁天。
万事浮沉鱼逐水,三春迢递柳堆烟。
最怜江上乘槎者,孝道忠心两未全。
壬寅十二月二十九日于北京蓟门
过秦岭
两处冬春色,一山子午中。
高望昆仑雪,回见小崆峒。
癸卯正月一日于西安终南山
入蜀
青天开蜀道,蜀道绝青天。
买路复无路,涉川还有川。
岩峦剑门夺,波浪铁桥穿。
到得平原日,驱驰竟不前。
癸卯正月一日于成都浣花溪
蜀肴
尝遍蜀山尝蜀肴,饥时口腹不须教。
笋香鱼美寄无所,盐透羹温盛有筲。
王粲好为楼上赋,扬雄难解客来嘲。
甘餐一饱千金足,此乐何妨君子庖。
癸卯正月四日于成都浣花溪
拟杜咏怀古迹
昔日少陵怀古迹,今朝松柏亦悲歌。
古今世事易相似,松柏流年愁却多。
无路凭君定戎马,有堂供卧听江波。
诗家总为国家苦,泪洒千秋看汨罗。
癸卯正月五日于成都浣花溪
浣花吟
浣花溪曲浣花游,花在溪桥柳色头。
试引春风桥上度,好无心思驻扬州。
癸卯正月五日于成都浣花溪
赠别二首
其一
花遮红粉水鸣环,风月今来总觉闲。
燕子双双归处柳,也曾梦里为君攀。
其二
无故风流耻笑前,青楼薄幸亦潇然。
谁教一顾惊鸿影,肯把相思染杜鹃。
癸卯正月五日于成都浣花溪
忆东坡
千百诗书谈笑试,古今忧乐等闲看。
东山晓梦飞仙去,坡下何曾炼就丹。
癸卯正月六日于成都浣花溪
朝别锦城
天际流霞逐日生,云关雪岭始分明。
风光一带皆潇洒,何处江山次锦城!
癸卯正月六日于北京蓟门
子虚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