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两性相处,这件事最致命

2020-11-18 20:20 作者:旺旺屋  | 我要投稿

两个人的相处,从有缘相遇到默契相惜,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个致命的细节,就是指责人。


通常,我们总觉得身边最亲近的人是最不会离开的人,于是总把情绪和脾气肆意的发泄给他们,动不动就抱怨不断、指责不休。


殊不知,图一时口舌之快,三番五次地狠话责备,其实都是在伤害对方。

久而久之,一个人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从据理力争到默不作声,越痛越不动声色,越苦越保持沉默,慢慢地也就心凉而死。


1.

指责,感情的最大杀手


两性相处,有时候最大的感情杀手,不是个性不合、外遇出轨,而是日常不依不饶地无端指责。


记得《围城》中有个片段,方鸿渐回家吃饭,妻子说留了姑母在家里吃饭,所以早就吃过了,嗔怪他没早点回。方鸿渐立即沉下脸,呵斥妻子存心让他挨饿。


因为这一点琐事,两人吵了起来,方鸿渐动手打了妻子,妻子愤然离家出走,使两人并不牢固的婚姻彻底决裂。


其实,方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还暗下决心要对妻子好一点,而妻子也正在家等他回来吃晚饭。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关心彼此,却忍不住发起口舌之争,伤了自己也凉了对方的心。



理直气壮地指责往往很容易,可是责备一出口,就意味着伤害,不仅无法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反而使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越推越远。


《省心录》有言: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成年人的关系中,有一种修养叫做遇事不责备。


所以,要维护好一段关系,应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少一分指责和谩骂,遇事学会体谅,有事坐下来商量,这才是相处的最佳模式。


2.

指责,最伤人心


与人相处,少不了磕磕绊绊,免不了矛盾冲突,学会心平气和地沟通,口下留情,反而能让关系更亲密默契。


要知道感情中最伤人的,不是吵架,而是阴阳怪气的暗相嘲讽,无止无休地互相指责,那些尖酸刻薄的话语就像是一把利剑,字字刺痛人心,句句留下致命伤痕。


久而久之,说的人疲倦了,听的人厌烦了,最后彼此都只剩心累和长久的沉默。



正如《十年一品温如言》中所说:

“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更加沉默。”


于是,那个一言不合就跟你大吵大闹的人不再对你发脾气;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也不再絮絮叨叨;那个隐忍付出、默默关心的人更加不声不响。


曾经的两人,热火朝天千言少,而现在,话不投机半句多。


一次次的指责,一次次的失落,积累在心中的情绪慢慢放大,你不懂我的委屈,我不认同你的说法,无法沟通,便只能冷漠相对;无话可说,便更加冷若冰霜。


心酸总有千百种,沉默不语最难过。

 

心累、心伤到一定程度后,争辩是多余,吵闹是浪费,沉默成了最后的反抗。


3.

悲莫过于无声,哀莫大于心死


豆瓣上有句话说:

“放弃一个人,从来都不是一瞬间的事情,当你把我全部的爱慕和关心一点点消磨干净,我也渐渐的攒够了对你的失望。当初那么喜欢,现在这么释然。这段路我只能走到这儿了。”


深以为然。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一种沉默,叫心死;有一种绝望,叫心灰意冷。



如一个人遇事总是开口指责,数落怨怼,那么迟早会把一个人滚烫的热情浇灭。


尤其,当一个人看不到另一个人的付出和优点,而是总抓住对方的瑕疵和缺点不放,这样的感情久处必冷。


因为对方已在心里和你划清界限,无论你说什么,都不会再听,更不会做出改变。


最难愈合的是人心,最不该伤害的是真心。


人一旦心寒到了极限,往往就会选择闻而不听和视而不见的方式保护自己,所有难捱的坏情绪,都自己默默消化,任凭你怎样的甜言蜜语也暖不热,再好的实际行动都无法挽回。


悲莫过于无声,哀莫大于心死。

 

只有伤到心死的人,才会真正的明白放弃一个人不是咬牙切齿,不是痛哭流涕,而是云淡风轻。


4.


最后,分享马克吐温曾说过的一句话:

“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辜负。”


是啊,时光匆匆,与其花时间责怪他人,显得张扬跋扈,不如说句没关系,有我在。



人生漫漫,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互相体谅包容,才能守望幸福。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收敛锋芒,平静生欢喜,不负岁月,不负心中之所爱。

来源于:旺旺屋


两性相处,这件事最致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