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睡眠这件事儿

2023-02-24 15:02 作者:玲鹿逢霜  | 我要投稿

    睡眠这件事儿,其实就是激素和脑电波之间的缠斗。
    完整的描述一下睡眠周期,这是心理学专业课中的内容。
    睡眠分为动眼睡眠和非动眼睡眠,具体的非动眼睡眠又能划分为四个小周期,大致说下来就是四个阶段和眼动睡眠,这五个部分组成(眼动睡眠一般不用划分)。当我们犯困的时候,大脑中的脑电波从β波降频,降到α波,这就即将开始睡眠,睡眠的初期是第一阶段是混合波(频率开始逐渐降低),然后第二个阶段是睡眠锭(名字是根据脑电波图形取的),第三阶段是低频的△波+睡眠锭(说白了就是频率继续低),第四阶段是纯的△波(f(频率)降到底了),这个时候是最深度的睡眠,也是最难被唤醒的,除非有巨大的扰动(什么忽然给了个三连之类的);接着可不是完了啊,接着是进行频率开始逐渐升高,又往第三阶段走,然后第二,第一阶段,接着就该眼动睡眠了,眼动睡眠是睡眠里频率最高的睡眠了,说白了大脑在这个阶段是最兴奋的,所以我们会做梦,还有一些类的诸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等。
    上述为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概90min,所以才有了兔博士科普睡眠吐槽说为什么会有人保证睡眠都是8个小时。(额外补充,眼动睡眠时长在一晚上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所以总时长90min也是估值,累积5个周期左右更会有差值,但是一般时间为10-20min)
    所以为什么会有人建议中午睡15min,你睡40分钟,大概率会在△波的时候被惊醒,那再反应半天,对心脏好不好不知道,效率也是真的低。
    还有一些翻译的国外的睡眠建议,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吧。
一些好的习惯可能能够帮助你入睡

1.根据自己的生理规律睡觉(符合自己的睡眠节律)例如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

2.你在午夜前每睡一个小时就相当于在睡眠银行睡了两个小时!(午夜前入睡显得更有必要)

3.每晚保证7-10个小时的睡眠,并在中午进行20分钟左右的午睡,这取决于你的年龄与工作负荷。(小睡、午睡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超过20分钟的午睡,否则会进入到非快速眼动睡眠(深度睡眠)中,你会觉得下午都昏昏沉沉的)。

4.保持每天清醒都是在同一时间,尽可能一周都是这样,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你晚上按时入睡。

5.确保你在纯黑的环境中,关掉一切可见光和你能用到的APP。

6.睡觉前不要喝太多具有刺激性的咖啡类饮品,也别喝太多液体。

7.睡觉前两小时内适当的摄入碳水化合物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去改善睡眠质量,并能够防止清醒。在夜间你的大脑并不会睡眠也并不会停止使用碳水化合物,所以如果你的大脑感到饥饿,他就会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去从你的肌肉组织中获得葡萄糖(我觉得这并不太严谨,肌糖原和肝糖原明明也可以分解产生葡萄糖,译者注)。(糖原异生)

8.在睡前一个小时停止电子设备的使用(亮光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这块儿在why we sleep中也有讲到光源对于睡眠的影响,译者注))。佩戴阻蓝光眼镜也可以帮助减少电子设备造成的影响。

9.孩子和宠物应该分床睡。我十分理解,因为我有一个6岁和一个四岁的孩子,但每次他们移动或发出声音时,你就会从快速眼动中醒来。(各自的睡眠周期不尽相同,一同睡可能会相互打扰)

10.用一个三角形和楔子一样的枕头放在你和你孩子中间,这样能够提升你的睡眠质量。(我也没看出来有啥科学依据,译者注)

浅谈睡眠这件事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