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HAD项目推介 |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中心动态照明设计

2022-09-13 11:27 作者:清华建筑设计院  | 我要投稿


图片
图片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中心动态照明设计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位于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沟口,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米,总用地面积8.996公顷。


01

项目简介

PROJECT INTRODUCTION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包含游客服务中心、国际交流中心、荷叶宾馆改造、林卡景观、白水河和翡翠河驳岸加固、立交桥及引道建设等。作为景区标志性建筑及门户,项目建成后,将为每天最多4.1万人次游客提供交通接驳及保障性服务。


图片
△二层平台全景©THAD


项目的设计立意与九寨沟自然山水形态呼应,建筑内外充分体现藏文化内涵,造型舒展流畅,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是富有深厚文化底蕴、集各项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 “环境建筑”。


02

设计理念

DESIGN  CONCEPT


“月光”

因建筑尺度拟自然山体,常规用光尺度难以匹配其“环境建筑”的立意。沟口周边的山峦恰成起伏态势环绕,时隐时现的月光赋予了场地独特的夜晚气质,因此,采用人工月光(色温5000K)的照明方式,为建筑表面提供5-10lx的月光照明。


月光投射灯具的位置位于流线外侧,且多垂直于流线。投射方向顺延自远山背后的真实月光,与主视看方向同向,避免对行人造成眩光。5个灯杆的位置隐于场地周边的树旁,杆体向场地外侧微曲,降低对日间景观的影响。两组灯架安装于国际交流中心屋面,对建筑东侧进行补光。为控制眩光和天空溢散光,月光灯具特制了十字防眩格栅,并通过控制系统限定灯具亮度。


图片
△投光与人行流线分析©THAD


日常模式仅照亮西北侧主体,呈现静态月光。节日模式启动动态月光的演绎。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光斑交叠,该模式的人工光开启比例为2%—17%,每小时耗电低于1 kw·h。


图片
△静态月光(一层广场)©THAD


图片
△静态月光(林卡回望)©THAD

图片
△静态月光(水上餐厅平台)©THAD


“火光”


图片
△林卡经幡鸟瞰©THAD


林卡经幡创造了声、光、风景交织的奇妙景象,具有疗愈属性。建筑靠“月光”表达自然,经幡靠“火光”表达人文。最重要的是将可能破坏神圣意境的灯具隐藏起来。经与景观团队的讨论试验,灯具集中隐藏于中心柱的托盘结构中,用暖色光和高显色性传递火的意向,并通过场景控制实现“转经”的动态图像。


图片
△转经©THAD


图片
△轮回©THAD


图片
△经幡外观©THAD


“星光”

根据景观团队设计的星空地面,定制与小料石尺寸相同的发光砖。在低亮度环境中,发光砖的亮度控制极为重要,根据现场视觉感受,通过控制系统将亮度设置为2%输出,色温为4000K。


图片
△二层平台鸟瞰©THAD


图片
△调灯过程©THAD


03

项目信息

PROJECT  INFORMATION


项目名称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中心动态照明设计

项目地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建筑类型文化旅游建筑

用地面积89,960.92m²

建筑面积30,649.84 m²

设计时间2018

竣工时间2021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设单位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施工单位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庄惟敏 霍春龙

建筑设计庄惟敏 霍春龙等

景观设计朱育帆设计团队

照明设计同原照明工作室  

照明设计主持张昕

照明设计团队韩晓伟 赵晓波 王丹 周轩宇 牛本田

结构设计刘湘等

给排水专业崔艳辉等

暖通专业刘建华等

强电专业徐华等

弱电专业郭红艳等

绿色建筑刘加根等

交通设计段进宇设计团队

标识设计秦庆新设计团队

室内设计王祖明设计团队


撰稿 | 同原照明工作室

编辑 | 企划部

版权 | THAD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如需转载,请联系THAD企划部

图片


THAD项目推介 |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中心动态照明设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