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马岛之魂》中的元日战争

2021-02-17 00:35 作者:绝灭歌姬  | 我要投稿

前言       

       对马岛,位于日本、韩国之间的朝鲜海峡中部,现属日本长崎县管辖。由5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696.29平方公里,属日本第八大岛屿。最大长度和宽度分别为82公里和18公里。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因其位置的为重要的海上枢纽,因此成为历史上众多战役中的必争之地。比如最著名的就是明朝时期的太阁丰臣秀吉以对马岛为进攻跳板,发动了针对朝鲜的万历朝鲜之战。(1592-1598年,日本史料记载为“文禄·庆长之役”)。然而再往前推几百年,公元1274年和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就发动过两次战争以征服日本,交战双方均在对马岛爆发过激烈的军事冲突。2020年7月17日,隶属于索尼互动娱乐的游戏开发商Sucker Punch工作室发售了以元日战争为背景的《对马岛之魂》。游戏一经发售就火遍市场,我就借着游戏的这个还没退的热劲赶个晚车,给大家介绍一下那700多年前的战争。

文永之役

       公元1267年已经征服了欧亚大陆并拥有广大领土的蒙古帝国在这一年确认了国家新的统治者,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也正是在这一年忽必烈定都中都(今天的北京),建立国号为元。同时,蒙古人挥师南下进攻南宋,虽然南宋顽强抵抗但奈何实力过于悬殊,致使原本就危如累卵的南宋朝廷再度受创。1276年,南宋首都临安被攻破,宋恭宗被俘。大臣陆秀夫、文天祥带着残余力量和另外的两个皇帝继续与蒙古人进行战斗。与此同时,忽必烈要求高丽、日本和中南半岛等国家宣誓臣服并纳贡。起初高丽对于元朝的态度显得是摇摆不定,但在威逼利诱和亲元派当政下,朝鲜半岛最终也成为了元朝版图中的一部分。

      但是在日本的问题上,事情却显得不是那么顺利了。公元1267年,高丽使节奉忽必烈命令渡海赴日,向位于九州岛北部的大宰府递交了元朝国书。在第90代天皇龟山及大臣们的商议下,日本决定修书给元朝。但镰仓幕府连署(类似于副总理的二把手的职位)北条时宗认为此举无任何意义,因为这件事就给耽搁了下来。没错,当时的日本是处于北条时宗所率领的镰仓幕府时期。真正的话事人不是天皇而是幕府。在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且无果后,高丽使者只得暂时返回。因为之前有过高丽敷衍过元朝的先例,因此忽必烈要求高丽再次前往日本递交国书。而这时的北条时宗已经从二把手转为一把手,负责镰仓幕府的大小事宜。在数次推脱无果后,北条时宗给忽必烈回了一封信。信中以蛮夷称呼元朝,这种无礼的态度自然引起了元朝的不爽,两个国家冲突的导火索就此点燃,战争一触即发。

       公元1273年忽必烈最后一次向日本下达了归降诏书,但结果跟之前几次一样。1274年,元朝政府以蒙古大将忻都为总帅,洪茶丘为右副帅,刘复亨为左副帅,总计四万的大军(由蒙古、女真、中原和高丽人组成),搭乘战船900艘直扑对马岛。日本方面,因为对北条时宗执政镰仓幕府一事不满,其异母兄弟北条时辅与1272年发动兵变。最终,北条时宗赢得了胜利,使得日本上下可以团结一心的对抗蒙古人,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

       公元1273年10月5日,元军抵达对马岛周边海域,准备进行登陆作战。负责对马岛海防事务的是出生宗家的宗助国(无独有偶,几百年后进攻朝鲜的先锋之一是领地在对马岛的宗义智)。在听闻元军抵达的消息后率领麾下士兵前去侦查敌情,期间遭遇元军,再撤退无果的情况下与元军展开战斗,后寡不敌众继而全军覆没,对马岛也宣告沦陷。之后,元军以此为桥头堡,攻占了隔得不远的壹岐岛。就当时的结果看,元军似乎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但在北九州,形式却急转直下。元军从登陆点百道原和今津上岸后,便遭遇了日本御内家武士的多次冲锋。在混乱中,副帅刘复亨被一箭射于马下。而在博多湾,战局起初蒙古压着日本的一边倒局势,但正午时分,日军武将菊池武房携200名骑兵冲入行进中的元军阵中,短暂的震慑了元军也让日军的士气有了恢复。第二天,决定拼死一战的日军武士发现元军竟然撤退了。原来,由于元军内部众将失和,导致军队无心继续前进。考虑到粮草的消耗,外加近几日连绵大雨的影响,更坚定了元军撤退的决心。这个被称为“第一次元日战争”的文永之役虽然以日本胜利而告终。但是北条时宗深知对于实力强大的元帝国而言,这仅仅只是个序幕,更艰苦的战斗肯定会再度袭来。

弘安之役

       文永之役结束后,忽必烈又接二连三的派遣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元朝,但使者都被日本方面直接宰了。公元1279年,在东南一直苟活的南宋政权彻底垮台,历时320年的宋朝宣告灭亡。如今的东亚大陆政治局势基本趋于稳定,元朝终于可以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征讨海外国家。1281年,元军分东两路出发,矛头再一次指向了日本。东路的统帅是上一次的老朋友忻都,率蒙、汉、女真共计四万多人。南路的统帅是札剌儿担任,南宋降将范文虎作为主将,麾下共有南宋士兵十余万人。根据第一次战败的教训,这次大军开拔前忽必烈特地叮嘱务必要团结一致,遇事共同商议。然而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和内部的猜疑却不是那么简单能化解的,而这也为元军第二次出征失败埋下了种子。

       按照出发前制定的作战计划,东路军从庆元出发,担任此次作战的主要作战部队。西路军从定海(今天的宁波)出发。还随行携带了种子和生产工具,以备在日本当地屯田驻军。1281年5月,东路军抵达对马岛。和第一次一样,元军没有受太大损失就夺得了对马岛和壹岐岛,忻都随即下令继续攻打北九州岛,但这次的北九州岛再次成为元军的噩梦。由于北条时宗早已预料元军会二次进犯,因此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北九州岛不但加强了岛防工作,同时还将守军的武器也换了一茬新的。当舰队抵达北九州岛周边海域时,一时间竟然找不到登陆作战点。负责守备的日军一方面从环岛石墙后对元军射击,另一方面又多次派军袭扰,而元军竟然对此毫无招架之力。接连一个月的持续进攻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无奈之下,忻都只好下令暂时撤回壹岐岛,而在北九州岛的日军也因此获得了难得的补给和重新搭建防御工事的宝贵时间。

       另一方面,由于南路军的总帅札剌儿突然暴病而亡,使得南路军耽搁一个多月后才与东路军会合。在此之前,日本派遣九州岛的各大名接连进攻壹岐岛上的元军,最终使得元军不得不放弃此地,改选在鹰岛驻军。这期间元军也发动过数次小规模进攻,但都是无功而返。同年7月30日,台风如期抵达日本海域。由于元军将领大多不擅长海战,从而导致其舰船首位紧密相连(学曹操铁索连环?)。在台风的作用下,远征军所乘坐的船只相互挤压,最终损失惨重。南路军主将范文虎本来就因东路军大败而畏首畏尾,如今远征军如此惨重的伤亡再加自己也险些溺水而亡的经历,于是他随即下令撤退的号令。主将撤退其余的大小军官自然也都无心恋战,也紧随其后纷纷逃离战场。但此时在日本九龙山尚有三万名元军盘踞在此,最后在日军重重围剿之下大多数纷纷战死,生还者也被日军尽数俘虏。元朝政府苦心经营多年的东征计划,最后以悲剧性的结尾全部付之东流。

尾声

       回国后,率先撤退的范文虎将罪责悉数推给同僚,而本人却升官至中书左丞,之后幸存下来的几名元军士兵返回元朝后,忽必烈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后,将范文虎革职查办。忽必烈原计划进行第三次的东征,但由于群臣反对再加上皇族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和安南(现在的越南)发生暴乱,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在元朝的后期,由于统治的昏庸和朝廷的腐败,加之民族隔阂愈发不可收拾,最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1368年明将徐达攻陷大都,元惠宗逃往漠北,成立北元。公元1388年,朱元璋命蓝玉第六次北伐,同年,北元统治者放弃帝号和年号,元朝至此彻底灭亡。但往后的数百年,蒙古部落的骚扰却也成为了明朝最为头疼的问题。

       而另一方日本的镰仓幕府在文永和弘安两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极大的助长了实力和野心,北条时宗甚至一度产生反攻中国的念头,但终因实力和经济不济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而胜利的同时,也是镰仓幕府财力和统治下滑的开始,这也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种子。公元1333年,日本爆发了大规模的“倒幕运动”(几百年后还会有第二次的),在“东胜寺合战”一役中,幕府战败,北条守时和北条高时双双自杀,镰仓幕府灭亡。自此,日本进入建武新政和南北朝时期,在不远的将来日本将会迎来更加混乱的“战国时代”。


《对马岛之魂》中的元日战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