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思故我在“到底是不是唯心主义?

2023-07-25 22:31 作者:胡桃沢小姐  | 我要投稿

    几年前,不记得是学到必修四的哲学通论还是唯物论的时候,教材用日丹诺夫苏马的唯物唯心二元划分法,将“cogito ergo sum"即“我思故我在”这一表述划分至“唯心主义”范畴。当然当时我是不明白这里存在的问题的。

    而后,我又见到网上大力批判其将“cogito ergo sum”暴力地划为唯心主义阵营的作法。

    一些批判者指出:必修四将原句曲解为:“我思想,所以(导致)我存在”;然而其实意为:“我思想,从而(能由此得知)我存在”。

    曲解意的“思维导致存在”的观点在学生眼里用直觉感受就无比荒谬,而原文意在”推倒一切不可靠的前提,从cogito出发重新确定一切的存在,战胜怀疑主义“,和“唯心主义”无任何关系。


    不过我还是想指出,实际上“我思故我在"所在的一整套论证,仍属于所谓”唯心主义“范畴,更准确的讲是”独断论“&”唯理主义“范畴。注意,是“我思故我在"所在的一整套论证。


    那么,为什么如此?


    首先谈到背景:笛卡尔认识到先前的哲学—特别是经院哲学—运用三段论等逻辑方式论证神学内容与架构神之下的精密形而上学体系时,所用的前提是已预设好的不可靠的前提,而其他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也有许多是错误的,我们的感官也不一定可信,即便是上帝也有欺骗我们的可能·······笛卡尔有必要将一切的推论建立在一个可靠的前提之上。

    这样的问题,也曾被培根等人发现。不同于培根通过“实验”和“归纳方法”为根基重建科学乃至人类知识的方法,笛卡尔的方法选择将推理一切的基础前提放在“直观自明”的东西上,

“凡是清晰明确地被人认知的,都是真的”。

由此为基础,他对人类认识知识的能力抱有极其乐观的态度。

    与此同时海岸的另一边,经验主义的观点则认为:我们的知识局限于经验领域。康德后批判地指出,我们的知识虽然不止局限于经验,但仍源起于经验。康德在对经验主义进行批判与超越的同时,也对唯理主义进行了批判与超越。

    “cogito ergo sum",从“我思”出发的这套思维链条,到“我存在”这里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往后推至“上帝”等超验领域则失去了其可靠性。

    总的说,笛卡尔将“直观自明”作为推理的根基,脱离了“经验”与“实践”;“我思故我在"所指的一整套论证,又往后推至超验范围。

    “我思故我在"所指的一整套论证,其唯理主义的局限最终引向的是”无根据“的独断。只是这并不意味着“我思故我在"这一论述与笛卡尔的思想失去了其价值。笛卡尔的思想仍对后世思想,如现象学和拉康派精神分析等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种复习哲学史笛卡尔部分时基于随笔方式的费曼学习法应用罢了,存在但不限于偷换概念、论证结构营养不良、详略不得当、行文粗糙等问题,欢迎指出错误帮助学习。


”我思故我在“到底是不是唯心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