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位轻小作家真厉害!!#1——入间人间

2020-10-07 23:31 作者:cC0n1Kk710  | 我要投稿

人类最喜欢的还是人类的体温——入间人间

如果从平成年间算起,过渡到令和,要笔者说一个内心认为最为奇怪的小说家,恐怕入间人间(いるま ひとま Iruma Hitoma)会是这个称号的不二人选。

大家对于入间人间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不外乎《电波女与青春男》,《安达与岛村》,但是入间人间在轻小说的造诣却远不只这两本小说。

当你第一次打开入间人间的书,你一定会看到一个不知所云的叙述者在幽幽地阐述着一个又一个摄人心魄的故事。那些故事或欢快,或悲伤,或能够引起读者心里某处的共鸣。当读者真正,又或是懵懵懂懂的了解了,这个叙述者便合上了他的唱本,开始了另一端漫无目的的遥想:那是宇宙,草原,老去的我们以及妹妹,仿佛是魔王的水晶球,能够看清所有的美好与不美好。唱本中的主人公也明白了叙述者的意图,即便在一片黑暗中,也要抓住那道硕果仅存的光。

入间人间的作品便是这样,在一众轻小说作家做着架空的梦时,入间人间用独特且富有个性的文字打响了属于自己的名号:将日常事物正常化地描写,插入了大段繁琐的独白,故事结构与故事内容颇具跳跃性。若要以一词以蔽之,笔者倒是想到一个能与其完美契合的词:

电波。

这种写法很像二十世纪中叶的西方文学,通过大量甚至冗杂的人物内心独白来慢慢充实原本描写中所缺失的具体意向,这也是为何业界对入间人间作品有“文学性很高”的评论。与其相似的西方作家,笔者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Vladimir V.Nabokov),其笔下的《洛丽塔》正是以男主人公的第一人称独白讲述着一个鳏夫的故事,因此此书又有《一个白人鳏夫的独白》的另称。

你知道雾霭散去,他就是一派阳光明媚。——纳博科夫《洛丽塔》主万译

这无疑是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甚至在场景的转接上偏向意识流(指《妹与日》),当然也意味着入间人间的作品多少带点晦涩难懂意味在其中。关于这一点,入间人间本人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的写作风格受到西尾维新(にしお いしん Nishio Yishin 代表作:《物语系列》)、米泽穗信(よねざわほのぶ Yonezawa Honobu 代表作:《冰菓》)、上远野浩平(かどのこうへい Kadono  Kouhei 代表作:《不吉波普不笑》)的影响。而上述作家,包括入间人间在内,无一不是群像描写的好手。而对于时空的操纵手法,在上述诸君的作品里更是司空见惯。回到入间人间身上,笔者认为最能够体现这一特性的,当属其在电击文库的单行本:《我的小规模奇迹》(《僕の小規模な奇跡》)

《我的小规模奇迹》小说封面及目录(图源:wiki)

“虽然完全不喜欢你,但是和你交往也可以。作为代替,要好好地守护我,抱着就算你会死掉的觉悟。”在告白之时听到如此答复,读者们会作何感想?然而此时的“我”已经将自己的命运紧紧的与"她“牵系在了一起——不可以牵手、不可以直呼名字、不可以跟人说她是我女朋友、不可以打电话给她,但是,可以为了保护她而死。

入间人间是一位喜剧大师(注:此处的“喜剧”是“悲剧”的反义词,意在指结局完满,而不是引人发笑),尽管他在部分的场景以及细节的描写上显得有些偏向黑暗风,似在引导读者去往bad end进行遐想。这就好比一对在丛林中的探险者突然遇到了瘴气的袭击,每个人都会惶惶不安。但当读者拨开迷雾,探险者们又能看到冉冉初升的东阳,你的脸上也会重新挂上笑容。这也是笔者截取《洛丽塔》中的那个句子的原因——你总能从入间人间的小说中体会到雾霭背后的那一抹阳光。

回到小说本身,《我的小规模奇迹》本身就是双线双开的剧情,而且混乱的叙述角度和人称变换加大了小说的阅读难度。如果只是抱着图一乐的心境去看这一部小说,恐怕是很难看出个所以然来。那么,能说这篇小说写的不好或者不迎合市场来对它进行批判吗?恐怕也是不行。原因在于,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前,看上去的确是杂乱无章。但是在通读完整篇小说后,再回头去思索,那之前雾里看花的部分就会显得清明许多。这绝对不是一篇不带脑子就能看懂的轻小说。

(以下部分可能涉及剧情方面以及人物线索,请斟酌后继续观看)

二十年前的我(僕)在大病临死之前向已婚的她表白,却被她的丈夫用刀子刺伤——虽然初遇她仅仅是是擦肩而过。我(僕)的结果自然是表白被拒,然后寂寥的死去。而她的丈夫也因此获罪。

故事线仍然在延续。来到二十年后,同样有点呆呆的我(俺),像我(僕)一样自私地表达了痴痴的爱,不同于廿年之前的无疾而终,这次的她有“好好”接受了我(俺)的表白,却也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请求。

同时间的我(私)也因为鞋店与画的缘故与番茄(俊哥)产生了种种交集......

笔者在之前说过,入间人间是群像描写的好手,同时也是人物感情刻画的行家。从文中的多个僕、私、俺来看,虽然中文都译成“我”,却是三个不同的,带有血缘关系的人。而文中的“她(彼女)”也同时对应着两个人,如果把人称这一块理清楚的话,那么小说的结构就会很明朗了。

小说的最终结果是悲剧还是喜剧?在笔者看来,它的确是一幕喜剧——因为所有的人都找到了归属感,完成了自己的小小心愿。二十年前的我(僕)已经注定会离开人世,而我(僕)的最终愿望也就是向她(二十年前)表达自己的心意罢了,至于结果,管他的,只要情感传达到就行了;而二十年后的我(俺)和(私)则是两个彻彻底底的“傻子”则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到了幸福。这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大团圆式结局,唯一可能会意难平的,估计就只有二十年前她的丈夫以及被俊哥甩了的女大学生了吧。

入间人间所有小说的意图都是明确的,只不过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形式来慢慢地推进剧情。《我的小规模奇迹》从一开始就围绕着“奇迹”二字,但是通篇却又没有确切的告诉读者到底什么才叫做奇迹。而当读者开始反刍时,才恍然大悟——普通人的一生中能够遇上所爱的人,便就能够称为“奇迹”。善于以时空的变换与诡谲的场景设置来讲述日常的生活故事,这也正是入间人间区别于其他小说家的标签。

入间人间笔下各人物的关系图(图源:萌娘百科)

另外,在谈论到入间人间作品的时候,少不免要提及“单恋”(届かない恋)的话题。

在笔者看来,所有标着青春恋爱标签的作品都离不开三角形的稳定结构(bushi),而其中人物的心理纠葛和最后结局的走向正是最好体现作者的写作硬实力的地方。靠着各个作者对不同情节的拿捏把控,“单恋”(也就是国内所说的天狗)这一单元似乎成为了最容易发掘角色情感和心理活动的一点。而对“败犬”类人物的刻画也能够将读者更轻易的带入整个叙述环境,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有立体感和感染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笔者是英梨梨厨,以上。

“单恋”对应的情感是沉重的、大概率是没有结果的。这样一种畸形的爱恋多数时候指向的是一个Bad End甚至可能是Dead End。但是入间人间却形容单恋为“爱上美术品”,而这一点在上文所提到的《我的小规模奇迹》中便有体现:二十年后的我(俺)也正是这种呆头呆脑一根筋的愣头青。

时代遍地砖瓦,却欠这种优雅,教人理想不要去谈代价——谢安琪《家明》

入间人间对单恋情感的刻画方面造诣颇丰,无论是《我的小规模奇迹》中的我(俺),或是《电波女与青春男》中的御船流子,都是极为立体的形象,但是笔者接下来要去说的则是另一部冷门作品——《我的小规模自杀》(《僕の小規模な自殺》)

《我的小规模自杀》封面与目录 图源:wiki

这部于2015年发布的短篇作品虽然与上文所介绍的那篇名称接近,但除了大学校园的背景以及人物的关系外似乎再也没有共同点。而这篇《我的小规模自杀》的类型则是入间人间所擅长的现实与非现实的结合(参考《电女春男》)。

大学生岬士郎的餐桌上突然来了一只自称未来使者的鸡,它预言岬士郎喜欢的女生熊谷蓝将在三年后病死。对,你没有听错,是一只会说人话的鸡,并且断定了三年之后一位女大学生的死亡。初看到这,笔者不禁怀疑这是否只是入间老贼的恶趣味,看完第一遍仍然给人一种雾里看花之感,但是看到文章下面各路神仙的评论笔者才茅塞顿开——不排除作者自己本人的癖好情况下,笔者认为这依旧是一篇质量上乘、值得一读的轻小说。

(以下部分可能涉及剧情方面以及人物线索,请斟酌后继续观看)

本书开篇就抛出了一个经典难题——是否愿意牺牲一个人去拯救全世界。这种牺牲少数拯救多数的难题我们在各类文学作品或者论断著作中都曾见到过,比如很有名的电车难题。

电车难题图解

如果铁道上绑的是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那么当事人推动拉杆去救另外四个人的概率会更大。但如果那个人是你的亲人,或者说,是你的意中人呢?恐怕结果就要多加思索了。而在小说《我的小规模自杀》中的岬士郎也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是救下熊谷蓝,还是救下4000年后的人类种?

电车难题变式

让我们回到小说本身,《我的小规模自杀》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男主人公。有的读者可能要问——那岬士郎不是主人公,难不成是未来鸡吗?确实岬士郎在上帝视角看起来跟小说主人公一模一样,但他手上拿着的,确实男二的剧本,一个除了向熊谷蓝付出一切就没有其他生存意义的妥妥的悲惨系男二号人物。

岬的内心有过动摇吗?有的,而且不止一次。最开始是喜欢,再到自我认识的单恋,再到岬士郎的“自杀”,虽然总体上还是“爱情”没错,但其中的心境变化,读者只能亲自去字里行间摸索;熊谷蓝对岬动过心吗?不知道,除非去问入间本人,否则也很难猜测出熊谷蓝的真实想法:这个突然来ky的平凡男生是否还算不错?熊谷蓝身边的优秀男生太多了,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现充的典范,那还会轮到岬来表现自己吗?

来自未来的鸡对岬说:“你还是趁早快逃吧。待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也许可以存活下来。”然而最后岬却对熊谷蓝说:“就算是那样,我也会在你的身边。”岬士郎放弃了自己,放弃了家人,放弃了整个人类,最后换回来的是一个无力的笑容。单恋无疑是沉重的,更何况是背负了一个,两个,三个种族的命运。

笔者在上文中提到了谢安琪的《家明》,这是笔者很中意的一首歌,如果不去谈它其中的影射意味,那歌中的家明正是岬这类人的真实写照——“他出发找最爱,今天仍未回来。”但我们最终还是认为岬是胜者,因为他的目的不再是谈一场对等的恋爱,而是靠着自己努力才能维系住的关系,因此他并不需要听到那一声“请多指教”,能陪她走到最后就已然够美满了。熊谷蓝呢?她活下来了吗?入间给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所以说人类并不是没有生机,说到底“自杀”了的,还是只有岬士郎一人罢了。

临近破灭一霎,要是相信童话,还是有望看到天际白马。——谢安琪《家明》

梁汉文在《七友》中这样唱道:“白雪公主不多,认命扮矮人的有太多个,早有六个,多我这个不多。”岬对于熊谷蓝不过是一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等待的是王子,而小矮人却把自己的房子,床,吃食都分给了她。没有人会对岬或小矮人说不值得,因为他们所做的,正是他们所愿意做的事情。

还记得那个问题吗?牺牲一个人,还是牺牲全世界?岬士郎不过只是个普通人,没有超人的神力,没有钢铁侠的科技,也找不到方法去变异,因此他选择了听从自己。前者我们称之为英雄,他们有能力去维护一方安宁,懂得牺牲与被牺牲;而我们又很难从大义的角度来评判岬的行为——鸡说世界会灭亡,世界就一定会灭亡吗?那这个世界未免也太过廉价了吧?他只不过是想完成自己的心愿罢了。因此,在我们对英雄们歌功颂德时,也应该对那些只考虑到“小规模”利益的普通人持有一颗包容的心——我们不应该时时刻刻去苛责一个普通人为什么不能成为英雄。

入间人间的作品是有余温的,它们不会在你看过之后就销声匿迹,不会只让你过一遍眼瘾就就此作罢,它会让你停下来去思考,去感悟它的作者的真正意图。当你看了许多入间人间的作品后,似乎当初在新人赏给其处女作《谎男坏女》留下“风格过于诡异”的评审不无道理。然而我们的新锐百合作家入间人间也像另一位小说家笔下的羽岛伊月一样跌跌撞撞的闯出了一片天,开创了日轻中独一档的文风,而这个十月,入间人间老师的又一部力作《安达与岛村》(阿B译名《樱与抱月》)即将动画化,让我们一起在荧幕上感受入间老师文字的魅力吧!(雾)

另附:入间人间老师其他书目推荐

#1 多摩湖与黄鸡

在《电女春男》中登场过的笨蛋情侣的变态日常!甜度拉满

#2 妹妹人生(妹与日)

妹妹与哥哥的一生相伴时光!插画是fly神!

#3 轻飘飘少女从天而降

虚渺的世界和沉重的机器,还有混着糖的苦涩爱情。

#4 终将成为你:关于佐伯沙弥香

懂的都懂,入间人间,百合滴神!

喜欢的话还请三连支持一下up主嗷~~这是本系列的第一期,希望自己也能长长久久的把这一环节做下去吧,嗯!

这里cConiKk,我们下期再见!!!


这位轻小作家真厉害!!#1——入间人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