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之后》里的那个三进“共产党监狱”的人究竟是谁?
在电影《决战之后》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的情节:几个国民党战犯在“功德林”做操时看到了北洋军阀杀人的地方,开始担心自己的命运。结果一个国民党战犯认为他们没必要担心,自己已经三进“共产党监狱”了,不还是活蹦乱跳的。那么这个三进“共产党监狱”的人是谁呢?

根据历史记载,这个三进“共产党监狱”的国民党战犯是曾任国民党军第17兵团司令的刘嘉树。刘嘉树,别号智山,湖南益阳(今湖南省益阳市)人。1923年。刘嘉树考入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陆军讲武学校与黄埔军校合并,刘嘉树成为黄埔一期生。

虽然名义上是学生,但刘嘉树在黄埔军校也负责教学工作,新中国的开国上将萧克就是刘嘉树的学生。与其他黄埔军校的第一期毕业生相比,刘嘉树的军事生涯算不上出彩,但也是官运亨通。然而刘嘉树有一项尴尬搞笑的历史记录:被共产党俘虏次数最多的国民党将领。

1927年,刘嘉树当上了南昌宪兵营的营长。当年八月一日,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爆发,拒绝参加起义的南昌宪兵营营长刘嘉树就成了南昌起义军的俘虏。不过起义军没怎么为难刘嘉树,在离开南昌转移的路上就把刘嘉树给放了。这便是刘嘉树此生的一进“共产党监狱”。

1931年7月至9月第三次反“围剿”,当时已经升任国民党军 团长的刘嘉树参加了第三次反“围剿”。结果刘嘉树在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被红军俘虏了,而且俘虏他的红军指挥员正是萧克上将。不过萧克上将也没有难为刘嘉树,按照政策放了刘嘉树,刘嘉树二进“共产党监狱”。

解放战争后期,已经是兵团司令的刘嘉树一度考虑过起义或者投诚。但由于各种原因,刘嘉树还是在1950年2月1日的广西平而关战役中被四野俘虏。而萧克上将时任四野副参谋长,负责解放包括广西在内的西南地区。也就是说,刘嘉树又被自己的学生萧克上将俘虏了。

在广西平而关战役中被俘的刘嘉树也进了“功德林”,是为三进“共产党监狱”。可能是因为被俘的次数太多,所以刘嘉树在“功德林”的改造效果一直不好,没能赶上前几次特赦。1972年,刘嘉树病死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成为仅有的五位没走出战犯管理所的国民党战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