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9 “你们把我抓去,我也要说” 育儿切忌急功近利
昨天,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凭综艺《中国梆子大会》现场的一段话,冲上热搜。她痛批行业现状:“几百万、几千万,花那么多钱排一台戏,得了奖之后,放在仓库里,老百姓也看不到,戏呢?钱呢?你们把我抓去,我也要说。”在各种客观困境中,守得初心,见月明者,甚少;被裹挟前行,急功近利者,甚多。
先说说剧团。剧团身处体制内,“唯上不唯下”,为拿经费求生存,只能排新戏拿奖,演出不接地气的剧目,新戏只演出两三场,何谈打磨?
再细察育儿“急功近利”的问题。全民内卷浪潮下,家长普遍忽视儿童成长规律,超前学习、功利学习、盲目追求立竿见影。
一年级孩子学完二年级的知识;孩子刚上7节乒乓球,就盼着他能打上30个回合;孩子刚学数学,就被认为能做对20以内加减法……
儿子学英语初期,要录制两句视频作业——I am a boy. I am five years old。录了十几遍,就是说不好,委屈地掉泪。我一下子拉下脸,催他快录,他越抹泪,我越烦躁。
我的不耐烦,直接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我心想“这么简单,都学不会;录了这么多遍,哼哼唧唧,烦死了;学好英语,将来不说移民吧,至少可以进个欧美外企,你给我认真学。”我如此急功近利,注定面目可憎。
给儿子报英文培训的初衷,是不想让他错过3至6岁的语言敏感期。扎实掌握一门外语,帮他开阔眼界和思维,不被中式思维所桎梏,活出精彩人生。但是,我走着走着,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一教就会,一学即会。以我们的能力评判孩子,平白增添压力,导致他们厌学、和父母对着干、不做就不会显得我无能,逐渐染上拖延的毛病。
有的家长,甚至期待孩子完成那些未经适当训练的任务,直接忽略“授人以渔”这一过程。
比如让幼龄孩子从一摞书中拿出指定书籍,他不懂要将上面的书先搬开,而是直接暴力抽取,导致书本四处散落。这和孩子的大脑发育程度有关,更和缺乏父母的具体指导有关。
花时间训练,意味着用词和期望要明确,比如,“把奥特曼玩具放进蓝色玩具筐、汽车玩具放进黄色玩具筐,然后,我再告诉你下一步怎么收拾玩具”,这样的训练会有帮助。
在我吸取英语课的教训后,儿子学乒乓球时,我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慢即是快”,多鼓励,少要求。
儿子在第10节课时,只能连续接住教练的6个球,却在第11节、第12节时,分别接住27个、52个球。
这只小蜗牛终于开了窍,量变产生质变。“渴望学习”是孩子出生自带的内驱力,当我们放平心态、闭上嘴巴、松开双手,孩子会向我们展示旺盛生命力。
我很喜欢《牵着蜗牛去散步》这一绘本。孩子,是慢慢养大的。育儿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的包容与耐心。
好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积极影响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家长何妨放慢脚步,用心聆听孩子的需要,静待花开,蝴蝶自来。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全文1155字,感谢阅读。)
往期回顾:
No.27 安庆母女三人投河背后 盘点父母的糊涂性格(二)
No.26 3岁儿童车库内被撞身亡 盘点父母的糊涂性格(一)
No.23 母亲节将至 7岁儿子竟然说不给我养老
No.22 你别总夸我了 用鼓励替代赞扬
No.20 从史航性骚扰事件 聊儿童性教育底线
No.16 你打!你打吧!长大我就能打你了!
No.15 管好你的情绪 疗愈自我 快乐育儿
No.14 扪心自问 你有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吗?
No.13 一眼识别孩子性格 对症下药
No.11 张家界跳崖隐情 那脆弱的亲子关系
No.6 拒绝讨好 从女星私密视频谈讨好型人格
No.3 常想一二 育儿之论复杂性
作者简介:憨妈琪琪公号主理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曾任现代快报记者,曾先后于苏宁云商、卫岗乳业担任小部门主管。现居家兼职中,努力在日常中读懂孩子,快乐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