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量子多体理论 ——BCS超导理论专题(1)

2022-08-30 20:03 作者:掷骰子的肖  | 我要投稿

本科-硕士暑假期间的最后一篇Note,明天就要去中科大报道了!用BCS来对这个暑假收尾,再完美不过了!

终于终于终于到超导(SC)了,我们来看看用格林函数方法如何计算这块硬骨头。

背景:1911年,实验物理学家Onnes 发现:将汞冷却至4.3K时其电阻竟然变成了零,即超导现象。从此之后,对超导现象的理解成为了物理学们最想触碰的宝藏(一共诞生了10个诺奖),Einstein、Feynman、Heisenberg等这些伟大的名字都试图解决超导问题,无一不失败。四十多年后,Bardeen、Cooper、Schrieffer (BCS)终于给出了超导电性的微观解释,简而言之:电声相互作用导致的有效吸引使得自旋、动量相反的电子配对凝聚。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一些超导的唯象解释,比如London方程(假设了与矢势有关的超导电流项,再耦合进Maxwell eq)以及Ginzberg-Landau方程(就是把Landau天才的二级相变理论应用到SC)。其中G-L方程不仅解释了实验,还做出了一些预言,比如第二类超导体的存在。但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唯象解释背后的物理本质,直到BCS理论出现。当然,BCS仅能解释有限数量的常规超导体,随着新材料的涌现,也许我们需要崭新的多体理论了。

      但是, BCS理论在物理史上的地位如何强调都不过,其不仅丰富了当时是崭新领域的凝聚态物理,与粒子物理学中的手征对称性破缺、Higgs机制也有着深刻的渊源。从有效场论的现代角度阐述BCS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限于我现在对此蹩脚的理解,还是暂时不讲了吧,flag立下,寒假之后用更现代的观点重新写BCS的Note!因此现在我们主要讲的是Gorkov的格林函数方法,Gorkov当年首先用此严格推出了G-L方程。

Let's start !!!


量子多体理论 ——BCS超导理论专题(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