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小学语文五上面试试讲练习

一、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群雄逐鹿,。齐、楚、燕、赵、韩、魏、齐,号称战国七雄,
其 中秦国势力最为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板书 课题
二、检查字词 璧、壁
三、品读探究
字词已经解决完了,谁能说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这篇课文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将是指 廉颇,相是指蔺相
如,和是什么意思呢?和好,廉颇和蔺相如之间有和,那在之前就有不 和,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
中直接描写两人不和的句子。1.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
多战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 到我头上去了。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不满、不服气。读出这样的不服。你想补充? 爬字给你的体会最深。是啊,就连升迁都被说成爬,这
不服之情真是跃然纸上啊!读出这 种不服之情。
蔺相如真的像廉颇将军所说的仅仅靠一张嘴吗?让我们走进文本的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请同学们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蔺相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1.你认为蔺项如是一个 胸有成竹、镇定自
若的人,从哪个语句中感受到?蔺相如想了一会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 去秦国,如果秦王真的拿十
五座城来换,我就把和氏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 我一定把璧送回来。2.你认为蔺相
如机智过人。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 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
给你看。3.你认为蔺相如是不畏强权、毫无畏 惧的人。他理直气壮的说: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
城,现在璧在我手里,你要是强逼我, 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句话中有个词写
出了蔺相如的态度,那就是理 直气壮。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为什么会理
直气壮?你说蔺相如 抓住秦王特别喜欢和氏璧的心理。读出你的理直气壮。如果你就是蔺相如,你
会有怎样的 动作和表情来说这句话? 我们刚才通过学习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接下来要同样的方法,学 习蔺相如和秦王的第二次交锋--渑池之会。你体会到的是蔺相如的视死如
归。蔺相如看到 秦王这样侮辱赵王,他请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说:你现在离我只
有五步 远,你不答应,我就给你拼了。蔺相如仅仅为了拼命吗?他不怕死么?请你说,因为他知 道
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从这句话中你体 会到蔺相如
是什么样的人?蔺相如有计谋。是呀,如果你是赵王,你也会给蔺相如封官。 可是面对蔺相如的升
迁,廉颇不服气了。面对廉颇的不服气,蔺相如又是怎么做的?他远 远看见廉颇骑着大马过来,赶
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难道是怕了他吗?为什么要躲他呢? 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秦王我都不怕,会
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
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趁机 来打我们。从这句话中你认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顾全
大局,友好。
四、合作探究 当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是怎么做的?负荆请罪。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廉颇 是个顾全大局的人。当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此刻,廉颇他会说什 么?
蔺相如又会说什么呢?现在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说一说。你来分享,廉颇说不应该只为 了自己,不顾
国家利益。蔺相如说我们要做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国家。
五、拓展延伸 武将廉颇,文将蔺相如,为了将相和,国家才能和。国家和,人和人才能温暖和睦。
放眼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和,世界和平。中国愿以平和的心态与 世界和平相
处。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当你走出这间教室,希望你能记住这个美好的故事, 将相和,希望你愿意亲近这么一部经典史记,希望你记住这个美好的生活准则,那就是和。 课下同学们可以阅读史记的
其它故事,大禹治水、西楚霸王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