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科普:IS2

约瑟夫·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 (IS-2),又称JS-2(Josef Stalin 2)重型坦克,是苏联的一款二战重型坦克。IS-2是以约瑟夫·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它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原本的KV重坦系列已经严重过时,完全无法击穿德军新式重型战车装甲,而后继的IS-1(主炮口径仅85mm)又无法解决问题而导致。在二战后,苏联曾将IS-2出口到几个共产主义阵营国家。

类型 重型坦克
原产地 苏联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43-
使用方 苏联,中国,古巴,捷克斯洛伐克,朝鲜,埃及,波兰人民共和国
生产历史
研发者 车里雅宾斯克制造厂
制造数量 2250辆(截止1944年晚期)
3854辆(总共)
衍生型 IS-2M,ISU-152
基本规格
重量 46.25吨
长度 10.33m(炮向前)(IS-2M)
长度 6.63m(IS-2)
宽度 3.44m(IS-2)
3.36m(IS-2M)
高度 2.39m
操作人数 4(车长,炮手,驾驶员,装填手)
装甲 最厚120mm
主武器 122毫米D-25T战车炮1门,备弹28发
副武器 12.7毫米 DShK重机枪1挺,7.62毫米 DT轻机枪3挺,共备弹2,079发
发动机 V-2K V-12柴油机,600匹
悬挂 扭力杆悬挂
作战范围 150km(IS-2)240km(IS-2M)
速度 37km/h
历史
虽然IS-1可以承受虎式坦克的攻击,但是在实战中,其火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8]因此,苏联的工程师们就意识到IS-1需要换装更加强力的火炮。因此,一方面,限制装备85mm火炮的IS-1的生产,另一方面,准备为IS-1换装100mmBS-3或122mmA-19火炮。尽管测试结果表明100mmBS-3穿透力较122mmA-19为强(不过122mmA-19的穿透能力也并不差,在测试中摧毁了豹式坦克的前装甲),但最终,考虑到100mm火炮数量不足,苏军最终选定了生产资源和弹药较为充裕的122mm火炮。122mm火炮最初安装单膛炮口制退器,但因为其在测试中发生爆炸,故改为了双炮膛制退器。
但是当时的设计师科京并不满足于仅仅对IS-1进行武器升级,他设计出了比起IS-1机动和防护都较好的IS-2坦克。IS-1的台阶式倾斜装甲换成了低平式的,从而使得在装甲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防护能力提高。为了防止坦克失衡,苏军放弃了增强IS-2炮塔防御的计划。因为时间和经费不足,也没有重新设计新炮塔,而是沿用了IS-1的炮塔设计。
有证据显示IS-2的装甲对于破片杀伤防御能力不足,虽然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对装甲进行回火处理来解决,但因为考虑到成本太高加之工艺复杂,苏军并未采用这一做法。因此,这成为了IS-2的一个缺陷。
苏军的突击炮ISU-152、ISU-1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使用移除炮塔的IS-2的底盘生产。
其继任者IS-3在参加柏林胜利阅兵式时就让西方观察家为其性能大吃一惊,在50年代,IS-3更是给了西方国家很大冲击(西方将领甚至认为:苏联的坦克技术已超越西方十年)。
IS-1,IS-2,IS-3截止到1945年6月一共生产了3752辆。
外观
IS-2(1944年以前的型号)采用低平式倾斜装甲。炮管比较长,前方装有炮口制退器,炮塔有着较好的避弹外形。在炮塔顶上安装有1挺装有光学瞄准器件的12.7mm机枪。
性能
IS-2的传动和悬挂装置比起KV系列都要好。速度比起KV系列有了提高,重量也比KV系列要轻。同时,炮塔和底盘都是重新设计。它可以在1000m的距离外防御8.8cm火炮的攻击。其装备的122mm火炮能在1000m外击穿160mm装甲,而且对于工事的破坏力也强于虎式坦克的8.8cm L/56。但因为主炮口径较大,不得不采用分装装填。
IS-2M的续航能力达到了240km,超越了虎式坦克的140km和虎王坦克的110km。
不足
IS-2的射速较低(仅2-3发/分),主炮备弹量不足。(仅有28发)而且前装甲对于破片杀伤防御能力不足。有证据显示IS-2的引擎在极高温环境下表现不太理想。
西方观察家曾经批评苏联坦克制造过于粗劣,但是苏联却回应称因为坦克损耗较大不得不这样做。
衍生型号
IS-2 Mod. 1944:改为采用全倾斜装甲设计,以及换装具有更好的火控系控与双重炮口制退器以及装填更快的122mm D25-T 主炮的IS-2。尽管被部分西方学者称为IS-2M,但实际上IS-2M在苏方纪录中是指1950年代改良后的车型。
IS-2M:在1950年代中期,为提升IS-2的作战表现,对其采取了包括在车体两侧加设外挂油箱及储物箱,以及在履带顶沿加装护裙的改进,在苏方记录中称其为IS-2M。
ISU-152:使用IS-2底盘制造的突击炮。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