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辫】破军 (24)(完结篇)
<军事题材,架空时间地点及一切>
<又一个军事文码完,头一回我对自己写的故事里的人物感觉到很不舍,无数个熬夜至凌晨的日子里仿佛我也跟他们一起并肩作战过,不想说再见,大概是因为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吧>
<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勿上升>
杨九郎用铅笔在纸上轻轻涂了一层,留在纸上写过字的痕迹显露出来,那是一组经纬度坐标。
“开工喽,开工喽!”郝子强兴冲冲拿着这张纸奔向辎重车后座上的电脑。
跟着出来的姚锐还是有点儿担忧,“这么做有点儿不合规矩吧?”
殿后的张云雷拉开车门跳上副驾驶,“管不了那么多了,咱们先过去再说。”
杨九郎那边早就钻进机甲里面登上了辎重车,在无线电里呼叫着:“七杀,我准备好了。完毕。”
“收到,马上开启神经元连接”,张云雷系上安全带,戴上了经改装后可随身携带的传感器,“五秒钟准备……”
“哎……七杀你可真是有点儿越来越像他了。”姚锐踩了一脚油门儿,心甘情愿的当了“共犯”。
侦察营营部的人很快就发现他们几个都不见了踪影,跑到掩体外一看,伪装网下面只剩下几根八爪鱼一样支撑着的长木棍,机甲早已不知去向。
辎重车在广袤的戈壁上高速行驶着,掀起的阵阵沙尘掩盖了车辙留下的痕迹。
“巨门,情况怎么样了?”作为领队的张云雷询问。
郝子强看着电脑屏幕报告:“还有5分钟抵达目标区域。”
“武曲,发射无人机进行侦查。”
“了解。”姚锐打开控制器的盖子。
辎重车的尾部,一架固定翼无人机在杨九郎面前轻快的弹射起飞。
杨九郎站起身望着不远处经历过无数次演习被炸的像废墟一样的建筑群,活动了一下手脚,也准备下车。为防止暴露目标,辎重车不能靠的太近。
无人机广域搜索有了发现——一组分散的热源在盔显屏幕上亮起。
“好了,上吧。”杨九郎一脚踢开辎重车的挡板,迅捷的跃下。
“破军,小心点,别紧张,就当做是跟以前一样的模拟训练。”这种时候张云雷给予的更多是鼓励。
“蓝军已经行动了,在西边的仓库。”郝子强操控着无人机抵近到更近的距离。
杨九郎全力奔跑着,“破军正在向仓库方向穿插,完毕。”
他进入仓库旁边的一栋烂尾楼,占据了一个视野还算不错的制高点,在楼上布设具有遥控功能的反坦克火箭弹。
“巨门,把无人机监测的数据回传给我,红军在向东移动,借助无人机的话那边的情况也能看到。”
“马上。”郝子强敲键盘的手指上下翻飞。
杨九郎盯着屏幕,红军侦察营正在装甲车的掩护下搜寻街道两旁的建筑。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看到蓝军的影子,他们都躲在暗处,以冷枪自由she击的方式蚕食着红军的有生力量。
“七杀,难道苍狼那帮人会遁地术吗?怎么连热源探索都找不到他们的位置?”
张云雷也在思索,“恐怕是装备了什么能隔绝热辐射的东西。算了,放弃热辐射扫描改为肉眼搜索,战争打到最后的根本还是人。”
“那我现在过去吗?”
“再观察一下吧,锦上添花容易,难的是雪中送炭。这一仗打好了,没准儿就不会追究我们擅自行动的责任了。”
红军的战士们在朝仓库这边收缩靠拢。
杨九郎继续看着无人机的监控画面,突然一架履带机器人从仓库的杂物里冲出来,毫无征兆的向红军发起猛烈攻击。
“草,上当了!刚才的攻击都是佯攻,他们的目的是把我们吸引到中心陷阱后再用饱和攻击歼灭。”杨九郎“噌噌噌”从楼上踩着两边构成直角的墙体就往下跳。
那看起来真的是个四不像,履带上加装了坦克一样的炮塔,看口径估计是有一门120mm滑膛炮和两挺高射机枪,而炮塔最上方则是一堆天线还有监控探头。
“我去,这什么玩意儿?”杨九郎和郝子强几乎同时发出了惊叹。
“我听说苍狼特种部队有他们自己改装的无人自动战斗机器人,不需要人操控,通过设定的程序就可以自动识别军事人员发起攻击。”张云雷还算镇定。
红军的人也都是训练有素的,接敌之后迅速展开战斗队形,组织反击。
但是这家伙的火力实在是太猛了,他们被压在原地连头都抬不起来,不断的有人身上冒出标识“阵亡”的白色烟雾。
“七杀,我觉得它的弱点应该是履带和监控探头。”
杨九郎此时已经冲到了街上,那个机器人高速移动的监控探头捕捉到他的位置,炮口很快就调整过来。
“最关键的点是监控探头,”张云雷附议,马上在红军的公用无线电频道里呼叫,“营长,我们提供火力牵制,让你的狙击手瞄准炮塔上那个监控探头玩命打!”
杨九郎展开机甲上搭载的榴弹发射器,刚刚完成击发动作,一颗炮弹就朝他的方向打了过来。杨九郎飞身扑出去,炮弹在他脚边炸开。
真实的战场上,即便是演习用的训练弹带来的震撼感也是无与伦比的。
榴弹没能打中那家伙,杨九郎重重跌在地上,来不及起身系统就又显示自己已被锁定了,他赶紧就地向旁边翻滚,才躲过了高射机枪一连串的子弹。
红军的狙击手朝监控探头打完一枪,立刻转换位置到下一个狙击阵地,继续据枪瞄准,接连打了五法子弹都没能击中目标。
“监控探头的规避速度太快了,狙击手的肉眼瞄准根本就追不上,”张云雷咬咬牙,“破军,你继续吸引机器人的火力。”
话音未落红军的狙击手阵地就被机器人给识破了,一发炮弹过去楼顶上冒起阵阵白烟。
杨九郎躲到了一堵被炸塌了一半的矮墙后面观察着。机器人的炮塔俯仰角度被改装的超乎寻常坦克,从地上打楼顶的制高点居然都能够得到。
“你丫再能仰俯也不能直接侧躺吧?!”
杨九郎瞄准机器人没有被反应装甲覆盖的履带打出一发枪榴弹。
机器人被炸停了,只有炮塔还在疯狂的快速转动,仍旧无差别攻击着周围出现的任何军事人员。
杨九郎瞅准了时机,先是遥控对面楼上埋伏的反坦克火箭弹,连着朝机器人打了三发,然后猛的蹿出去,一跃跳到机器人的车身上,趁着机器人的武器系统被牵制,几乎是正面怼着炮塔上的监控探头补了一枪。
红军的侦察兵们欢呼起来,杨九郎则有些怅然。仗打到这里他们红军已折损过半,而自始至终蓝军的特种兵都没露过头。
后来从演习导演部那里得知,他们也不算是输了。蓝军在机甲出现之后判定如果继续投入兵力会陷入鏖战造成大量伤亡,所以留下机器人然后主动撤离了伏击点。
辎重车载着四人,又一次进入茫茫的戈壁深处。那不是路的路面上压面了车辙印,辎重车也碾上了这些辙印,有些轻微的颠簸。
姚锐全神贯注的开着车,郝子强已经有些昏昏欲睡,杨九郎则一直看着窗外的那些车辙印发呆。
张云雷拍拍已经坐到自己身后的车座上却还在纠结的杨九郎,“九郎,在战争中绝对的胜利是不存在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我们的战友在战场上少牺牲一点。”
一个交通哨在路边挥舞着信号灯,“原地停车!”
姚锐一脚急刹,连带着把郝子强也给晃醒了。
“熄火等待,全员禁止下车!”
入夜,演习进入最后的远火突防演练阶段。闷闷的炸响从他们目力所不能及的地平线那边传来,那是高速飞行的弹体撕裂空气引起的波动。
紧接着无数个拽光弹从头顶飞过,飞向另一边地平线之外的目标,爆炸声此起彼伏,震动从地面传来,炸起半米高的沙尘。
杨九郎被这密集的远程精确火力之壮观惊呆了,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又一波弹道划过天空,张云雷仰头看着,对杨九郎笑笑:“这是独属于军人不一样的烟火。”
一个月后,冬季气温接近零下四十度的朱日和某地。
“破军到达目标区域,输送分离。”
“预计五分钟后着陆,准备应对冲击。”
他们那次果然是因为红军首长帮忙开脱而逃过一劫,并且在年底的全军对抗军演中,杨九郎还趁热打铁争取到了驾驶机甲空降作战的机会。
动力机甲在雪原上驰骋,战绩卓然,“破军计划”的数据库基本建立完成。
一年后的初夏,生机盎然的西北边陲小城,杨九郎陪同张云雷一起回到科研所的那栋布满爬山虎的大楼里,参加军部高新技术研发与实战化联席会议。
会议结束的时候,将军单独叫住了张云雷,杨九郎便先行一步下楼去等他。
科研所大院里,几个刚分来的新兵正睁着好奇的眼睛东张西望,研究墙体上那些被爬山虎郁郁葱葱的叶子掩映住的标语。
“哎,你们看,那写的是什么?无形……战线,无……”
杨九郎听见,转头笑着说:“无形战线,无名英雄,无私奉献,无尚光荣。”
几个新兵看清跟他们搭话的是一个少尉军官,站成一排立正、敬礼。
手刚要往兜儿里插的杨九郎只得赶紧还礼,逗得赶来的张云雷笑的不行。
杨妈妈催他们回家吃饭的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两人终于在饭点儿之前赶到了。杨九郎开着车,看见杨国旭一直站在楼下的路边等着他们,赶紧降下车窗喊他:“爸,我们回来啦!”
走进屋,杨九郎照旧是先去给杨浩飞的黑白照片前面放上一颗大白兔奶糖,“哥,我们新一阶段的测试成功了,更多的我也不能再说了,反正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席间,杨妈妈一直往张云雷碗里夹菜,嫌他又瘦了不少。杨国旭看着大口大口扒饭的杨九郎,抿了一口酒,眼睛笑的弯弯的。
这其乐融融的景象让张云雷深深动容,可他们只有短暂的时间可以稍作停留,晚上就又要连夜奔赴研究基地,开始对动力机甲的能源多样化发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路上,杨九郎开着车,张云雷突然剥开一颗大白兔奶糖塞进他的嘴里。
“呦,这么殷勤干嘛?我开车也没多累,心疼了?”
“九郎,这次的任务不同以往,会涉及到he能的动力化实验。”
“嗯,我明白。”
“如果这样,咱们的工作保密级别会更高,可能在研究结束之前都不能再回家探亲了。是我把你带入这项无人知晓的秘密事业之中,你一直都跟优秀,可是却不能得到应有的荣誉,而且,以后也都要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我总是觉得对你很亏欠。”
“这话说的,你都以身相许了,我能有啥可亏的,我占了大便宜才是。”杨九郎笑着,看向他,“我现在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的确需要某种坚定的、值得的、义无反顾的信仰。”
“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
“我愿意,以身许国。”
长河为咽,青山为证;
岂曰无声?河山即名!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