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院西安脑康心理医院:孩子患上了抑郁,家长该如何帮助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调查显示,中国有 24.6% 的青少年患抑郁,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 17.2%,重度抑郁为 7.4%。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不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可能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而识别青少年抑郁症格外重要。

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1. 情绪问题
青少年可能在学校或者是单位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具体的原因。
患者便深深的感受到所处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下心来认真的学习工作。
2. 反抗父母
患者在童年的时候对父母的管教是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或是走上社会之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和交流,反而还会处处与父母闹对立。
一般表现情况是不在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吃饭慢,不按时完成或不做作业等。
较为严重的表现就是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大闹并翻过去的旧账等。
3. 自杀行为
重症的抑郁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自杀。
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是抢救了其生命,但是未对其进行抗抑郁的各方面治疗,患者仍会重复的进行自杀。
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影响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自杀,而是被疾病因素的思想所左右,身不由己。

1. 接受疾病主动学习
家长可以上网收集一些关于青少年抑郁症防治的相关知识,对这个疾病首先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然后,通过医生全面了解孩子的症状、病情、治疗方案、是否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协助医生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2. 获得家人的支持
家长之间或者与长辈之间对疾病的治疗要达成共识,尤其是对于家里年长的老人。
要做好一些对长辈的沟通工作,以获得家人对抑郁的孩子一致的应对,为孩子的康复创造最好的家庭环境。
3.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抑郁后,家长往往会忽略或者说,不能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抑郁症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
孩子的抑郁背后,往往有至少一个以上情绪不稳定、甚至抑郁和焦虑程度更甚于孩子的家长。而家长这种不安的情绪会给孩子带去更大的危害。
4. 陪同就诊定期咨询
对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最好一起去见医生,一起了解孩子的病情进展,药物以及心理治疗的效果,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父母陪同孩子同时接受心理治疗,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需要父母双方的同时努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正确的教育引导,也需要来自父母适当的鼓励和安慰。
而那些不注重沟通,不顾及孩子自尊的教育方式,非但不会使孩子更加“坚强”,还可能引发令人心痛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