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我们接着昨天的话继续谈。”如果这句话发生在两个人之间,也许情绪会激昂些,但如果一个人自己和自己说,就显得荒凉。对于所有人来说,共鸣是一种愉悦的享受,无论感受到的是悲伤还是欢乐。欢乐其实无需多谈,我更加渴望的,是那种彼此放弃尊严的泪水,这样的痛苦,是可以被写进诗中,或者是被放在诗的意境,是可以在灰色的雨水里尽情拥抱的倒影,是可以勾唤起所有人的记忆的音乐。这样的悲伤,或者说所有人的悲伤,都是孤独的,但是恰恰如此私人的泪水却可以引来洪水,引来一片山谷中的悲情。 我现在可以继续拖开开一些有关书本的内容,但是我累,你也许会问,为什么要举那么多书名,客观来讲,里面的内容也不是空穴来风,的确是有利于理解书本内容的,但是我还是偏爱于另一种解释——显摆。没错,也许本意就是这个。虚荣心一直在我心里,我一开始很排斥,想要极力隐藏,这样显得自己云淡风轻,但其实这还是虚荣心,直到现在,我也慢慢接受了,我想,我才十六岁,有什么资本来变得无欲无求,就像书中的所有人一样,他们那种坚定地孤独都是在歇斯底里的风暴之后的。我觉得,现在这个年纪不该装成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也许在生活里粗粗的看,也有几分滋味,但是不妨理性的分析分析,是不是有些小小的虚伪? 青少年可以颓废,也会堕落,但是难以无欲无求。虽然我讲这些话也显得虚伪,毕竟我也就这个年纪,但是我还是想说说我的看法。少年的颓废的原因我几乎都不用说,如果你现在也在读书的话,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有这种感觉得,没有人满怀激情的过着每一天,但是也没有人不可能永远失去激情,但是现在的我们的确渐渐地减少了许多不羁的时间,但是我们都没有什么办法去改变,我们想过幻想未来,随着认知的增加,未来在我们眼中如同死亡一般成为了一座麻木,单调,艰难,而无法逃离的坟墓。 我喜欢带着唯心主义的色彩去欣赏自然,如同欣赏《百年孤独》这本书一样。自然能够赋予我们思想,也可以赋予所有生物以思想,每个物种的思想都大相径庭,彼此有着不同的本能,不同的欲望,不同的苦难,不同的对待生命,死亡,爱情的定义。我们很难我们的认知究竟是怎么来的,其实许许多多的有趣的灵魂都是擦肩而过的迅疾,一棵树却可以屹立百年。我们无法想象这棵树究竟会有什么思考,他们无法像我们一样四处奔波,舟车劳顿,只能长久的伫立在一个地方,熟悉着周围的所有的一切,每一天的变化是太阳的强烈,是雨水的温柔,他们能够怎么想?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跑的太远,让无穷的远方景象愈加的清晰,其实也愈加的减少了我们去追求他们的渴望。我相信,如果让一棵树木在生命和奔跑中选择,他们也许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奔跑,因为对于一个可以一生独自拥有一片土地的生灵来言,所有的远方,都变得和空气一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