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Beyond the Grid - 拉提菲故(笑)事(话)集

2021-08-10 14:21 作者:LittleYellowFish  | 我要投稿

天天被工程师盯着体重 痛失美食的可怜小孩 / “晕车”的F1车手 / 非常想家 万分嫉妒欧洲车手能回家睡自己的床 / 开“坦克” 的经历 / 不要再问我小时候爱不爱看车赛了SOS

这是一期轻松愉快很有料的播客,录制于疯狂的匈牙利站之前,当时的拉提菲还不知道自己会在本站收获生涯最佳完赛成绩。本期播客中谈到了车队、家庭、美食等等,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有钱老爸和巴库的STAY OUT 乌龙也都有提到。

有一个感受就是,当所有人都在玩“付费车手”的梗,或者其他的梗时,车手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就变得不再立体。就算和“顶流”的Mazepin, 以及逐渐受到大家喜爱的Lance 放在一起,他也显得没什么存在感。虽然威队本赛季还是在上上下下,但是可以看到研发上的进步,成绩上也能有所期待。

退一万步讲,夏休没有F1比赛看,没事儿干了解一下各位车手也很有意思呀。比如本期节目里讲到的,他十几岁就一个人在欧洲跑卡丁比赛,而家长留在加拿大照顾其他手足;他的家庭也并没有汽车运动的渊源,是他自己选了这条路;疫情以来一直回不了家,虽然26岁了但还是天天羡慕欧洲车手离家近。现在都说"athletes are humans first" 嘛,车手也是普通人,从这些故事里也能品到一些大家共同的心路历程。谁知道“笑话集”听到最后还挺想哭的,救命!

大部分认真翻译,小部分偷懒,内容有所删减。欢迎指正。



0. 节目信息、内容提要


Beyond the Grid 2021/08/04 期,

featuring Nicholas Latifi, 

hosted by Tom Clarkson


1. 夏休 / 2. 体重 / 3. 关于爱好 / 4. “开坦克”的尼克

5. 自我评价与展望 / 6. 车队所有权变更 / 7. 新老大 JOST

8. George, Alex and Esteban / 9. 青年生涯 / 10. F1启蒙故事  

11. 我想回家 / 12. 早餐 / 13. 从商?读大学?/ 14. 老司机们

 


1. 夏休

 

Tom: 夏休要来了!你也和我一样期待吗?

Nicky: 挺期待的,前半程的11场比赛过得好快,夏休可以好好放松调整一下,研究一下前面的比赛。

Tom: 你是更希望继续比赛呢,还是迫不及待想放假了?

Nicky: 我个人很期待夏休。这个看情况吧,如果夏休前状态火热的话,可能就不希望被假期打断;像我这样起起伏伏,之前三连赛也很累,趁机调整一下,给车队给自己放放假也挺好。

万万没想到夏休前最后一场比赛第八完赛,最终收获6分……



2. 体  重 

To eat or not to eat  永恒的难题

 

Tom: 夏休的时候想怎么放松呀?nutella?

Nicky: 吃点好的,整点高热量早餐。松饼、可丽饼、华夫、法式吐司,回归本色!

Tom: 那等你比利时回来的时候,座位估计要做大一点了。

Nicky: 对哎,被工程师发现肯定又要被说了,之前还做了一个很好笑的梦……因为我蛮高的嘛……

Tom: 你多高啊?

Nicky: 我186,但体重没超标,只是因为长得高所以要特别注意。但我的工程师特别严谨典型工程师了,他是连0.01秒都要计较的那种人。“你重的这200克体重,可是要以车队周末的速度为代价的哦”,这样的人。前两星期我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模拟器上工作,然后我的工程师走过来,对我口吐芬芳:“太慢了!你体重太轻了,影响到整体重量了。”但是这个梦还挺好的。

Tom: 你参赛的体重一般是多少?

Nicky: 所有的装备,鞋、头盔、HANS,全部加起来4.5-4.8公斤。身高越高,装备肯定就越重。因为鞋子会更大,衣服布料也会更多。要是头大的话,头盔也会更重吧哈哈。我的称重一般保持在排位赛前77.5公斤,所以净重在72上到73下。

Tom: 那体脂不高啊,没多少nutella

Nicky: 对,这还是补足水分后的体重。不过比赛前不会吃得太饱。其实和早上起来的体重差不多,没吃饭,略微脱水。

Tom: 是啊,我最喜欢早上起来称体重了!



3. 关于爱好

 

Tom: 那你有什么其他的喜欢的运动吗?会约朋友打球吗?

Nicky: 好久没有打球了,现在住的地方附近场地很少。我今年连比赛都看得不多,因为时差还是有些影响的。我喜欢看直播,不喜欢看回放,第二天知道结果了再看就差点意思了。

Tom: 是看猛龙的比赛吗?

Nicky: 会看,猛龙是我的家乡球队嘛。今年打得不好,季后赛都没进,但不是主队的比赛我也会看。真的很想念有篮球陪伴的日子,虽然我这身高,开赛车太高,打篮球又矮了点哈哈

Tom: 其他的呢?比如Charles 喜欢下棋,打板网球……或者你会和 George 一起玩一点什么运动吗?

Nicky: 呃……其实没有。你说的这些爱好,Charles 和 George 的我都知道,但是我自己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业余爱好……

 


4. “开坦克”的尼克

军事基地参观感想,STAY OUT

 

Tom: 最近有一张照片,你在一个像坦克一样的东西上?

Nicky: 那个其实类似重型火炮。我今年的训练师,以前在皇家海军陆战队服役。有天我们训练休息,他就带我到一个军事基地,去和士兵们见见。好多都是刚入伍的新兵,让我觉得自己好老哦。

(然后Nicky 说自己参观部队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发现部队里高效清晰的无线电交流和F1很像,也值得学习。)

Tom: 你自己都说到无线电通讯了,那对不住我必须要提提巴库了 (stay out stay out)

Nicky: 那次真的很惨,不仅掉位置还被罚分了,驾照上狠狠地记了3分。那圈早些时候车队通知我进站换胎,结果快到维修区入口的时候我听见了这句 stay out stay out... 参加车队无线电沟通的人员其实很多,从工程师到换胎技师到策略组到车队经理都有,不只有转播里出现的那些。不管怎么说,这是我们团队的失误,车队已经进行过沟通,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乌龙。

(军队还有其他和车队相似的点,比如部门划分,和职能分工,他们也有专门负责维护的部门;军队里也有经常有大型器件要运来运去,还挺像F1车队的。)

 


5. 自我评价与展望


Tom: 我觉得你今年进步很大,尤其是单圈,你自己觉得呢?

Nicky: 确实有进步,我正在努力和队友缩小差距。虽然我自己看数据看名次的时候,觉得进步不算明显,差距还是很大。

Tom: 你把差距缩小了一半。

Nicky: 真的吗?我不知道哎。不过确实开这台车更顺手了,虽然有的场景下依然不太理想。总体来说有进步,但还要继续努力。我们今年的车有连续进入Q2的实力,去年差距在0.5秒左右,必须跑出perfect lap 才有希望,就算进了Q2大概率也是掉在末尾。今年缩小到了0.05-0.1秒,节奏建立起来了,我们认为这台车有进Q3的潜力。

Tom: 车队策略会因此改变吗?

Nicky: 称不上。因为像摩纳哥和这里(匈牙利),这些赛道超车很困难,所以排位很重要,要把重心放在排位上。如果是巴库那种很容易超车的赛道,就很依赖赛车性能和刹车时机。知道车有进Q2的能力这件事,和轮胎策略关系更大些,关系到练习赛和排位赛轮胎的使用。如果没有希望进Q2的话,就没必要给后两节排位赛留胎了,Q3可以跑三套。如果进了Q2但是没轮胎了,那你不还是P15吗?我们不可能每场都进Q2,所以现实一点的做法是,留一套胎以防万一。但是如果用不到这套胎,最后还回去一套全新的,也挺尴尬的哈哈。

Tom: 已经28场了,你现在参加过的大奖赛(Nicky: 吓我一跳,以为你要说我已经28岁了),从去年墨尔本第一次正式参赛到现在,心态上有什么变化吗?

Nicky: 当然,信心增加了。刚开始不知道应该在比赛中去期待什么,虽然开过季后季前测试,还是很紧张。因为疫情推迟开赛了,又是很大的挑战。后来经历了几场比赛,信心就逐渐增加了。去年的车真的挺难开的,今年的就要成熟很多。如果还是去年那台车的话,肯定会一直锁死打滑转向过度……开到今年的这台车之后,我放心了,可以告诉自己这赛季不会再像去年一样糟了。虽然通过圈速对比很难看出这些变化,但是车手自己心里清楚。我知道这辆车开起来会顺手很多,这也给了我足够的信心。自信在F1赛事至关重要,因为车手在超高速的极限下比赛,就像在刀刃上行走,状态太紧张了不利,但太松了就会掉速度,我深有体会。

Tom: 今年有哪些期待?

Nicky: 有很多可期待的。从第一年到第二年,肯定会有所进步。我相信经过一年的适应,自己能找到适合自己节奏,也能开始分析比赛分析赛车了,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提高。这是不一样的,“我们做得不好,因为能达到的却没有达到”,和“不错,我们在持续进步了”。我现在的状态就是,能看到提升的潜力和空间,如果都能成功转化的话,就可以实现理想的进步。



6. 车队所有权变更


Tom: 我们说说车队吧,和这支车队和你刚加入的时候相比,有什么变化?

Nicky: 变化太多了。我们现在基础很牢固,有希望在未来实现竞争力。而我刚来的时候,车队各方面都很困难,尤其财政。车队表现也不理想,19赛季很艰难,疫情是最后一根稻草……对威廉姆斯家族来说,真的很遗憾,因为这支车队是他们一手创立起来的,他们为这项运动贡献了很多。“威廉姆斯”的名字,就是一级方程式的同义词。

这个篇章的结束让人很心碎。Claire 也真的很勇敢,在作出抉择的时候,她选择把车队和员工放在第一位,因而最终放弃了家族的管理,把车队所有权交出。

随着新的管理团队的接手,车队的未来有了着落,员工的未来也有了着落,真的很好。我们目前还在做组织架构上的调整,新的技术总监会来,每个人的目标也都很明确。车队有深厚的基础,相信在此之上我们能继续进步,大家都很兴奋,期待未来几年车队能取得更好的位置。



7. 新老大 JOST

 

(Nicky 说新领导非常容易接近,“像个人”,是个很坦诚很幽默的人。车队里的技师和其他成员都愿意找他倾诉。)

Tom: 他对你和George 的态度一样吗?

Nicky: 我们车队里没有明确的一号二号车手。不知道老大和George 的关系怎么样,但我和他关系还不错。

Tom: 他对表现很重视吗?有没有给你提什么目标?

Nicky: Jost 没有给我硬性指标。但我自己肯定希望取得和队友一样好的表现。



8. George, Alex and Esteban

 

Tom: 从数据上看,你和George 的差距在哪里,特别是排位赛?

Nicky: 他很擅长建立节奏,一圈一圈地提高成绩。有时候我第一圈会开得比他快,但圈速并不能像他那样稳定提升。在跑飞行圈的时候,很容易过度推进,导致圈速不快反慢,但是George 不会,这是他的优点。

Tom: 在进入F1之前,你曾经和Alex 和Esteban 做过队友,和他们比起来,George 是不是你最强的一个队友

Nicky: 我们的驾驶风格都很不一样的。比如在F3 的时候,Esteban 的风格就和我完全不同。目前看起来,George 可能是我所有队友里最强的一个。他的能力很均衡,排位和正赛都很强。现在我们俩一队了,我们要共同进步。嗯,可能他不用再进步了哈哈哈。



9. 青年生涯

四年DAMS和更早以前

 

Tom: 算上GP2 系列赛和F2,你在DAMS 待了整整四年,真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哎,为什么没有考虑去其他队呢?

Nicky: 这个讲起来也确实挺复杂。第一年的时候,其实我自己也不太确定。因为16年的队友Alex Lynn 很强劲很有竞争力,而我很挣扎,有点拖后腿的感觉。我安慰自己,只是一年不顺利而已,没关系的。我想如果留队的话,也许能帮上点忙,与车队共度难关,帮车队重回巅峰。17年我们确实也做到了。那年我和队友的领奖台数量基本打平,我稍落后一些,但整支队伍回归正轨了。这样看来18年留队就比较顺理成章了。不过其实18年还是挺困难的,因为规则改动换了新车,我对新的设置适应得不太好。啊,那时候真希望自己是第一年的新手,那样就有犯错的理由了。

Tom: 再往回倒一倒,说说2013年。那年你去新西兰参加了一个丰田系列赛,怎么会想到要去的?

Nicky: 哦那段经历真的很酷。其实我2012年就开始在欧洲参加单座的系列赛了,也知道第二年还会继续比的,但是我想在冬休找些比赛参加,保持一下状态。本来是家和欧洲来回往返的,从那以后我就长期在外了,所以这次比赛也是我离家的一个序章吧。我们那批蛮多年轻车手也去参加了的,我们在新西兰玩得很开心,滑雪啊山地骑行啊去湖边啊,一整个月呆在一起,大家关系都变得很铁。

Tom: 听上去就很开心,让我想起以前Tasman Series 的车手也总是一起出去玩。不过除了这些开心的回忆,你会很想家吗?17岁就一个人到欧洲去,离家万里的。

Nicky: 对我来说,远离家乡这件事,直到现在都不容易。从我13岁跑卡丁车开始,绝大部分的比赛都是在北美参加的,在北美之外参加的比赛,两只手绝对数得过来。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F1,那不转战欧洲是不行的……



10. F1启蒙故事

家族遗传“晕车”,伯乐反复劝说


Tom: 打断一下,在北美也有很多赛事,比如Indycar这些,多伦多也有。为什么你这么明确自己的目标是F1呢?

Nicky: 可能因为开卡丁车的缘故,所以经常去蒙特利尔看F1比赛。其实刚开始也没有以F1为目标,后来才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目标,可以尝试追逐一下。当时F1就是心目中最顶尖的赛事,整个氛围都很酷。

Tom: 你的家人和赛车运动有渊源吗?还是从你开始的?你有没有缠着爸爸妈妈说“我就是想开F1”?

Nicky: 这么看来我还蛮特立独行的,因为我们家并没有赛车的历史。我爸偶尔会和几个叔叔去赛道日遛遛GT,因为他们爱车,但那算不上正经赛车。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家人出去玩,那是一个夏天,我们去了一个卡丁车场。我那时候大概12岁,因为年龄限制,开不了很快的车,但我爱上了这种感觉,从蒙特利尔回家之后,我就问爸爸能不能找个离家近的室内卡丁车场,让我周末去玩玩。每周末和爸爸哥哥一起去开车,也像是我们三个联络感情的方式。

Tom: 你爸会跟你比赛吗?

Nicky: 他开车,不能说是“赛”。说起来很好玩,虽然他爱开车,但是开得太猛了会晕。他有时候开模拟器都会晕。其实我第一次正经开模拟器的时候,也是脸色刷白像个鬼一样。我也坐不了过山车,已经好几年没玩过了,上次去的时候我直犯恶心。开得了F1但坐不了过山车哈哈哈。

Tom: 是家族遗传吗?

Nicky: 没错。开赛车这件事我都是暗自确认了好几遍才决定的哈哈哈。不管怎么说,后来我爸联系到一个负责赛道日的人,他在多伦多有一条卡丁赛道,离我住的地方40分钟,他也带一些学员,所以我就去练了。这个故事其实蛮俗套的,不过是事实。一开始我就是开着玩儿的,但教练觉得我作为一个零基础的学员,还蛮有天赋的,就建议我们说,应该让我往职业发展。结果我说:“我不想”,因为我觉得周末开开就挺开心的了。最后是他一直鼓励我,告诉我“你能行”。

Tom: 方便告诉我们他的名字吗?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

Nicky: 我想说的,但他可能不太愿意被提及姓名。我们现在还保持着联系的,相比教练,他更像是我的人生导师。他会给我一些建议,他就像家人一样。总而言之,在他提了这件事有三四次之后,过了几个星期我爸妈终于松口了,他们说“好吧,那要不你去试试看吧,但是如果你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哦”。

后来我就开始正经比赛了,也算不上正式比赛,因为是四冲程的不是二冲程的。总之开起来比我在室内快很多,所以我马上就着了迷。我还记得自己的第一场比赛,比较特别,是一场类似耐力赛的慈善赛,但有很多老手来参加的。当时下雨了,但我们所有人都用光胎跑到底,我大概滑了有六七次,但在二十个人里最后排在第六名左右。从此我真正爱上了赛车,就一直在开了。

Tom: 那几年你和Lance 一起比过赛吗?

Nicky: 我们只一起参加过两三场卡丁赛。因为我比他大,所以我们虽然经常参加同一场比赛,但是在不同的组别,最多只有两三次分在同一组。

Tom: 你小时候对F1有多爱?会不会顶着八小时的时差(Nicky: 五小时)看英国的比赛?

Nicky: 在我开始参赛之前吗?那我可能算个伪车迷哈哈。我只记得小时候去现场看加拿大大奖赛,真的很酷,啊……但是其他站的电视转播看没看过,说实话我一点也没印象了。总之在我开始比赛之前,我只记得去过现场看比赛;后来自己也参赛了,就会尽量抽空看多转播了。



11. 我想回家


Tom: 那我们回到思乡的话题吧。你去欧洲的时候,是家人都留在加拿大,还是父母之中有人陪你到那边?

Nicky: 没有,他们都留在加拿大的。

Tom: “去吧,儿子!”

Nicky: 哈哈对的。但他们会尽量来欧洲看我的比赛,虽然现在疫情可能不太方便。一直到我在F2的最后一年,我爸妈都尽可能来看我的每一场比赛,虽然有时候不是两个人都能来,也挺好的了。我爸嘛,是个大忙人,经常周四晚起飞周五早上到,带着时差看一个周末的比赛,然后周日晚再飞回去,周一马上又投入工作。所以他们也很不容易,也牺牲了很多。

而且我们家有几个孩子,除了我哥之外,家里还有两个比我小的需要照顾。我刚开始参赛的时候,两个小朋友还小,这个年龄段还是父母陪在身边会比较好。他们很想一直支持和照顾我,但又不能长时间离开家里的孩子。估计我哥是不在乎,爸妈不在家,就可以喊朋友到家里玩了是吧。两个小朋友可能也意识不到,家长总在天南海北地飞。

对我来说,这段经历的挑战,一是长途奔波,二是离家时间久。刚开始肯定是很困难的,Daniel 的家比我还远,我相信他也感同身受的……

Tom: Daniel说他从疫情以来就没回过澳洲了,感觉蛮折磨的。

Nicky: 我也是,回不了加拿大。从低级别升上来之后,能回家的时间已经很少了,这次从去年六月到现在,我都没回去过。主要原因是疫情,加上日程也比较紧。从来没有离开家这么久过,虽然我已经算是长住伦敦了,就像Daniel 平时住摩纳哥一样,但还是不一样的。长期见不到家人朋友,很想念,而且我们整个车手圈也就那么些人,就几个美国的、几个巴西的,很少有加拿大的。欧洲的车手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哎,比赛周结束坐个飞机,一个半两个小时就回家了哈哈。

Tom: 你把伦敦当成了吗?你应该在那里有朋友吧。

Nicky: 可以这样说。我在伦敦和女朋友一起住的。我从15年到现在一直住在伦敦,从14年到现在一直在英国,但期间还是会短暂回家的。飞一个半两小时就能到家的话那多好,随时可以见到妈妈爸爸,去找朋友玩,睡在自己的床上……这些和飞越大洋到另一个半球怎么能比呢,这些对我来说是一种奢侈。但我愿意牺牲这些,我很乐意。虽然有时候还是觉得家里真好啊,虽然我已经26岁了哈哈。



12. 早餐


Tom: 做饭你拿手吗?我忍不住想象你17岁一个人在大洋彼岸的场景,一个人用nutella 涂涂吐司。是因为这个你才这么喜欢nutella 的吗?

Nicky: 做早饭我挺拿手的。所以很多早餐食物都是我的最爱。

Tom: 早饭一般吃什么?

Nicky: 偷懒的时候要么吃点炒蛋,或者牛油果吐司,或者配花生酱,有时候就吃一碗酸奶,配点莓果谷物片。这些都不需要什么技巧,把东西从冰箱里拿出来就行了。但我很拿手做可丽饼,可丽饼配nutella枫糖浆。前两周我还做了法式吐司,很奇怪,不知道这种冲动是从哪里来的,因为我小时候也不吃法式吐司。但我还是吃了,很好吃,经过女朋友认证的哦。午餐晚餐的话,幸好伦敦这边Uber Eats 外送订起来很方便



13. 从商?读大学?


Tom: 说起你父亲,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有没有给过你压力,希望你从商?

Nicky: 哦,完全没有。在开始赛车生涯之前,我原本是想走这条路的,我第一第二年跑卡丁赛的时候,也还不确定要不要把赛车作为职业。那时候我在上高中,修了几门商科相关的课程,希望进大学读商科。我挺喜欢这些东西的,本来也确实很可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但是当我决定走职业赛车道路的时候,他非常支持,从来没有说过“我不希望你这么做,我希望你来跟我一起工作”,没有。我们家的其他孩子也是,我哥哥和我爸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后来他做别的去了,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去了。两个小朋友还没进大学,故事未完待续……

Tom: 但是他们肯定会上大学

Nicky: 对,我家很重视教育,学校教育对我也很重要。我完成了高中学历,和英国的A-Level 差不多,也是进入大学的前提。我知道这已经高过很多车手了哈哈哈,真的。但我修完高中也费了点力,最后的一年半我是在线修读的,因为不想来回跑。我答应父母如果职业赛车这条路走不通,就会回大学继续念书。

Tom: 现在还是这样吗?你已经成功进入了F1,是不是就不考虑大学了?

Nicky: 这个嘛,凡事无绝对,四五十岁还能上大学,我还希望在F1在多呆几年呢……

Tom: 你可以去拿一个名誉学位,霍纳和Toto 都有。

Nicky: 嗯,这些都有可能,但是我希望过好多好多年再发生



14. 老司机们


Tom: 最后一个问题,围场里有很多老车手,比如Alonso 在匈牙利就要过40岁生日了。像他这样的老司机,和你们年轻车手是怎么相处的?你们之前还交换了头盔。

Nicky: 对的我们交换了头盔,他基本和所有人都换过一遍了,很有意义,我会好好珍藏的。我和Alonso, Lewis, Kimi 都有过交流,当然Kimi 相对比较安静哈哈。感觉他们都很好相处,也会给年轻车手各种建议。不过这么大的年龄差一开始让人不太适应,因为进F1之前都在和同龄人一起跑比赛,突然碰到这么多有经验的老司机,非常震撼。

Tom: 那像Fernando, Vettel (Nicky: 哎呀我忘了Seb)或者Lewis, 在你看比赛(或者不看比赛)的时候,他们以前是你的偶像吗?

Nicky: 必须的,我很崇拜Alonso 和Hamilton 他们,特别是自己开始比赛了之后。他们都有很高的成就,比如Vettel 的四冠。我刚开始给车队开一练的时候,就觉得能跟他们同场竞技特别光荣,现在成为正式车手了也是。现在的围场里的情况是,一半都是和我一起参过很多比赛的同龄人,“人还是那个人,只不过换了辆车而已”;而另一半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世界冠军,所以真的很酷。



END 



Beyond the Grid - 拉提菲故(笑)事(话)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