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RIZ课堂—什么时候可以用分割原理?

2022-12-15 15:58 作者:天行健六西格玛  | 我要投稿

分割原理,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分而治之和模块化的策略,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最简单朴素的方法,应用非常广泛。

那,什么时候可以用这个原理呢?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场景:

1)如果我们需要在一个现有的系统(或者物体)上的增加功能或职责,而现有系统的功能比较笼统的情况下:

典型的例子是垃圾箱,垃圾箱的功能是回收垃圾,但我们现在需要对垃圾的回收进行分类,这就增加了垃圾箱的职责,不仅要回收垃圾,还要分类,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垃圾箱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这也是原理中的第一种情况。对于软件系统中,对数据的访问分成文件数据的访问和数据库数据的访问也属于此类。当然,如果增加的职责比较复杂,有时候简单的分割并不容易解决,反而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2)如果系统过于笨重或者体积过大,不便于移动或运输 这个主要是针对实物型的系统,比如可拆卸衣柜,整体衣柜大而笨重,不便于运输和搬动,通过分割原理变成可拆卸的衣柜后,就使得移动和运输更加容易。

3)如果系统比较复杂,整体上不便于制造。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分割成比较容易制造的子系统(组件),然后通过组装来完成。这种例子就非常多了。其实软件系统的构造者(Builder)模式就是这种思想;

4)如果系统过于庞大,不便于使用和维护软件系统的面向服务,面向对象其实都是这种思想,将庞大的系统按照一定维度进行分拆,从而达到便于使用和维护的目的。微服务就是典型的分割方法的应用。



TRIZ课堂—什么时候可以用分割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