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miko!二三想法

关于《吹响吧!悠风号》的二三想法
近日看了《吹响吧!上低音号》,我觉得非常不错。
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以黄前久美子的视角看整个社团同学的变化,似旁观者,又似参与其中——友情与梦想是京都永恒的主题,《轻音少女》是在此上的温暖的旋律,而《吹响吧!上低音号》则要现实得多。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黄前久美子的性格
动画中很多人都说过黄前久美子“性格糟糕”。
但其实我觉得黄前久美子是很多人性格的代表,或者说有很多人性格的影子。我喜欢这部动画的主要原因也是觉得黄前这个角色的塑造特别惊艳,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
我总结下来她的形象大概是这样:外热内冷;不喜欢待人接物,但有很会看群体气氛,很会说场面话;知道别人想干什么但对很多事都是一副局外人的态度;非特别大事随大流;不喜欢承担责任。
很多社团内发生的事情她不是不知道,知道了想要更加了解,以掌握更多来维持自己社交地位的安全感,却不愿意去对此干涉些什么。她很清楚什么时候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是场面话,对什么人说场面话;当要自己说实在话时,她往往顾左右而言他。
我想在校园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为人处世,用最低的成本来维持最大限度的社交地位——也仅此而已。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冷漠,仅仅是在外表上戴了个面具,让接触的不至于冷了心罢了。丽奈确实是同一类人,只是她不愿意把面具戴在自己身上。
如果用动画中的话来说,她们的性格也是同样的糟糕。冷漠的同时又带着几分傲气。
我很喜欢。以前的我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只不过面具戴的更深了,也分不清有多少张,哪一张的真假了。
(二)
关于大赛。
大赛前总是非常紧张的。我看这部动画的时候仿佛自己又经历了一次竭尽全力与紧张的过程(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但不得不承认,京阿尼很成功)。
其实大赛前再多的鼓励也是无济于事的,说什么把大赛当成平时测验什么的,以我个人经验来看也仅仅是说说而已,只要自己心里知道这次比赛的重要性,那份担子就不可能放下。
紧张是最不可避免的,当别人上台时候,想象力会无穷大,讲讲鼓励话这种场面话反而有助于把注意力放回到比赛身上。
但当站上台的那一刻起,看着台下的观众,将出第一句话,干出第一件事开始,所有的紧张仿佛就消失了,时间也仿佛变得很快,平时训练好像也用到了实处。
所有的努力都不可能被白费,所有的付出都将得到回报。这是我陪北宇治高中参赛的最大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