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式!
化疗是运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它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从而削弱患者抵抗力,并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今天介绍化疗的几种副作用的处理办法。

一、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化疗最普遍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急剧减少,从而引起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继发性感染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严重者会出现复杂难治的感染甚至死亡。
应对策略:
1、化疗期间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加强营养摄入;
2、定期复查血常规,遵医嘱根据骨髓抑制的程度进行必要的升白、升红治疗;
3、减少探视人员与串门、外出的频率,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4、每日对房间进行通风、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新、整洁;
5、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态,是否有头痛、恶心、低热、出血等症状,并及时报告医生。
二、肝脏毒性
肝脏毒性通常表现为药物性肝炎、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升高等,发生率较低,一般在给药后1~4周出现。容易导致肝脏毒性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阿霉素、紫杉醇、奥沙利铂、长春碱类、曲妥珠单抗等。大多数患者的肝损伤都为轻中型,可在停药后自行恢复。
应对策略:
1、定期复查肝功能,发现较严重的肝损伤应减少药物剂量或停止化疗或推迟化疗,等指标恢复后继续用药;
2、在化疗期间给予保肝药物,如肝泰乐、甘力欣、泰特等;
3、化疗期间保持合理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饮水,多休息,戒烟戒酒。

三、肾脏毒性
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需要从肾脏进行排泄,在肾脏中浓度最高,因此会对肾脏造成一定损伤,会对患者的治疗计划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最常见的会造成肾脏毒性的药物为顺铂。
应对策略:
1、化疗前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以便医生评估肾脏功能,采用合适的药物;
2、化疗期间少食多餐,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以促进药物排泄;
3、如果出现少尿、无尿、血尿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4、定期复查肾功能,如果有异常应及时控制,严重者需减少药物剂量或停止化疗或推迟化疗,等指标恢复后继续用药。
四、贫血
超过60%的患者会在化疗期间出现贫血的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头痛、面色苍白、心悸等。患者出现贫血时,应根据贫血严重程度进行输血、促红细胞治疗,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节。
应对策略:
1、饮食上多吃富含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以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如动物肝脏、猪肉、牛肉、动物血、鱼虾、蛋类、黑木耳、海带、豆制品等。
2、轻度、中度贫血但不伴有严重症状的贫血患者应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即“升红针”;
3、重度及以上的贫血患者应考虑输血治疗,分为输全血或红细胞;
4、保证充分睡眠,多休息,进行适当运动,改善体质状态,缓解贫血症状。

五、腹泻
化疗引起的腹泻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感染甚至休克,乃至威胁生命。容易导致腹泻的药物有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羟基喜树碱、卡培他滨、吉非替尼等等。
应对策略:
1、化疗前停止食用加速肠道蠕动的食物或饮料,比如牛奶、果汁、水果、辛辣食物等;
2、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少渣的食物,避免对肠道造成刺激,每天饮8~12杯水补充体液;
3、出现腹泻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物;
4、若每天大便次数多于6~8次,或伴严重腹痛,需尽快入院治疗;
5、腹泻期间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并做好肛周皮肤护理,防止出现溃疡或感染。
【关注公众号:爱递医学汇,了解更多癌症护理知识,加入全国抗癌病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