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学园 | 加味四妙汤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
更多优质文章、名老中医免费直播、中医临床验案、书方药学习库,尽在“甘草学园”——纯粹、专业、平等、开放的中医学习交流社区,与中医同道共成长。
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原文链接:https://www.igancao.com/aq
作者:郑强
近年来,笔者运用加味四妙汤治疗慢性盆腔炎
1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所选100例均为我院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均
为经产妇,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6
24个月。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或下腹坠胀或牵扯感,常在劳累或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并伴有带下异常,不孕,B超及相关实验室检査符合《现代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以加味四妙汤为主随证化裁。基础方:苍术15g,黄柏7g,生薏仁30,牛膝6,狗脊7g,大贝20,茵陈30g,虎仗20,山药15g芡实12,荆芥炭6g,山芋肉6g。化裁法:腹痛加川棟子6g、延胡索15g、乌药6g;腰酸痛加千年健6g、海桐皮6g、桑寄
生15g;久病体虚加党参15g、黄芪15g、内金6g、莪术6g;月经先期加柴胡12g、丹皮10g、栀子6g;月经后期加当归10g、熟地10g、杜仲15g;月经期间加桃仁6g、红花6g、路路通6g。因本病较顾固且易复发,故服用3周为1疗程。连服2至3疗程,月经期不停服。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
状、体征得到改善、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改善轻微。
3.2治疗 结果100例中,痊愈68例,有效24例,
无效8例,总有效率92.00%。 4 典型病例
陆某某,女,34岁。2010年3月4日初诊。
患者有慢性盆腔炎病史近两年,平素腰酸乏
力伴带下色黄阴痒,曾服花红片、妇科千金片、妇乐冲剂等,症状时轻时重。因腹痛拒按伴带下色黄味臭1周加重3天来诊。1周前在某院查B超
示:右侧附件4.6cmx4.8cm炎性包块,子宫后方1.8cm液性暗区,相关实验室及外科会诊排除宫
外孕、阑尾炎、结石等疾病。予以头孢、替硝唑等输液治疗3天,诸症未减又见发热,遂求治于我科。刻诊:发热腹痛,右下腹拒按,腰酸沉重,带下量多,色黄赤如脓,味臭,自感阴中灼热,心烦口
苦,胃脘痞满嘈杂,小便黄,大便3日未解,舌苔
黄、厚膩,质紫气,脉弦滑略数。检查:T38.5℃,
HR78次/min,WBC及中性粒细胞増高,血沉增
快,尿HCG阴性,CT示:盆腔脓肿(48mmx49mmx
36mm)。中医诊断:癥瘕(湿热瘀阻型)。治宜清利湿热,化瘀散结。处方:
苍术15g,黄柏7g,生薏仁50g,牛膝6g,狗脊7g,大贝35g,茵陈30g,虎杖35g,山药30g,芡实20g,荆芥炭6g,山萸肉6g,川棟子6g,延胡索15g千年健6g,海桐皮6g,三棱10g,莪术10g,玄参20g,生麦芽30g,蔻仁6g,大黄20g(后下)。3剂。常法煎服
二诊:自述服上方1剂后,大便即通,发热退,
腹痛减。又进2剂热清,腹痛又减,仍拒按,大便日
行2次,不稀,腰酸诸症均减。效不更方,继用上方,
3剂加大黄同煮。
三诊:服药后效大显,身轻无热,腹软微痛无拒
按,腰酸减,带下量多微黄,赤色消无异味,纳谷转香、二便已调,舌苔黄厚膩已化、质红,脉弦滑数。上方薏苡仁减至30g、大贝30g,去大黄,加瓜娄仁30g、天花粉20g、鳖甲30g(先煎)、琥珀2g(冲服)。7剂
四诊:服药后月经来潮,先期3天色暗有块,腹
坠痛,腰酸,双乳胀痛,心烦意躁,诸症较上次月经
减。上方加丹皮12g、栀子6g、桃仁6g、红花6g、路路通6g。7剂。
五诊:月经后3天,复查B超,盆腔积液附件包
块消失,诸恙均消,饮食如故,舌苔薄白,脉和缓。瞩其于下次月经期复诊,再服药7剂,以资现固。随访2年未复发。 5讨论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
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所致,临床也常见有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者。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的病变组织中很少能够培养出病原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炎症,而只是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西医处理慢性盆腔炎一般不主张抗生素治疗,主要原因是盆腔内已形成粘连和瘢痕组织,药物很难进人受累部位。对于急性发作者需要抗生素静脉滴注消炎治疗,疗程要足时间要长,但也只能使病情好转,无法痊愈。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湿热邪毒残留与冲任气血博结,日久难愈,耗伤气血,虚实错杂,辨证属“带下”癜瘕”范畴。七情内扰,脏气不宣,肝气郁结或经期、产后血室正开,风寒乘虚而入,留滞于冲任胞宫,气机不畅,瘀血停留脉络不通而发本病。病机关键乃湿热瘀阻。治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主。方选四妙汤加味。四妙汤出自《成方便读》,原治湿热下
注,两足麻痿肿痛等症。笔者取其清热利湿之功,方中苍术苦温,善能燥湿;茵陈、黄柏苦寒,寒以清热,苦以燥湿,且黄柏功偏下焦又有引经之义;重用大贝、虎杖清热散结解毒;生薏仁清热除脓,健脾渗湿;牛膝、狗脊、山萸肉补肝肾、祛风湿;山药、芡实、荆芥炭有完带汤之义。纵观全方,清热利湿、化瘀散结,验之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6参考文献
[ 1]段涛,妇产科住院医师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5 2]许济群.方剂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84
3]刘敏如,中医妇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3 第一作者:郑强(1976-),本科学历,主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专业。 收稿日期:2013-01-20


I 原创声明
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