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辨别对方爱不爱自己,到底有多难?

01
在图书馆自习区的座位上,收到了他的便签纸,上面写着感谢我送的小饼干。他是不是喜欢我?
今天生日,她送了我可爱的公仔,是不是在向我表白?
他电话没接,短信不回,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别人,是不是早已不爱我了?
这些也许都是人们在一段感情关系中,下意识的小动作,或者当时一些无法控制的想法。换种说法,也可以称之为爱情中的“不安全感”。
你何时确认对方真的爱你?
有时候,我意识到自己于一段关系中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某种证明,证明某段感情过去曾经存在,现在正在发生,或者将来能够继续。当事情还未开始的时候,我会因为某次意外的相遇,感到一切皆有可能发生,从而有所认定;当事情已经完结的时候,我需要翻看聊天记录,触摸对方送过的礼物,才能确认彼此曾经真情实意。
有时候,爱情明明存在,却不一定等同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爱与被爱。

02
更糟糕的是,有时出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伴侣起了疑心,认为对方在某些行为上对自己有所隐瞒。这时,他们可能会选择翻看手机、检查衣物,甚至是当面对质。这一切都只为找寻自己被背叛的佐证,又或者是在搜索无果后发现对方并非另有他人,由此去推断并重新确认自己仍旧被爱。
然而,人一旦开始,便很难真正打消怀疑。
谁心中不曾有过怀疑?应对怀疑有两种办法,问或者不问,但都是徒劳。假如询问并且要求答复,那么可能会听到对方说“不是我干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注意那些没有说出口的内容,语调的内涵、眼神的闪躲、声音的颤抖,也许是佯装的讶异和愤怒,并且无法再问第二次。
假如不问,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是新的,永远蓄势待发。假如选择不问,要么就让疑心渐渐消散,永不发问,要么就得为其找寻更充足的佐证并精心准备发问。
你真的爱我吗?
当人们对爱情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也许会面临两种选择。其一是听之任之,继续原先的平淡生活,努力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想到;其二,便是掌握主动权,去调查、去追究甚至刨根问底,逼问对方某时某地到底发生过何事。两种选择都有其充分的理由,任何人选择了怀疑或者相信,都无可厚非。

03
在《如此苍白的心》这本书中,有来自同一家庭的两姐妹先后结婚,各自遇到了上述的情况。她们两人性格截然不同,一个自信、严肃,另一个则性情更为开朗。面对丈夫的行为存在巨大疑点这件事,她们分别作出了两样选择,从而导致事态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引出了她们完全不同的人生和结局。
两个小姑娘中的一个,成年以后,蜜月旅行回来没多久,走进浴室,站到镜子前,解开衬衫,脱下胸罩,用她父亲的手枪枪口摸索心脏的位置。她父亲当时正跟几个家人和三个客人一起待在餐厅里。女孩离开餐桌大概五分钟后,枪声响了。
她自杀的原因没有人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一个谜。

04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男子,刚结婚不久,便得知自己的家族中曾经发生过的这件往事。也许是想要避免自己的婚姻早早夭折,也许只是一种迷信的心理作祟,他和妻子开始一点点探索搜查,想要揭开这桩自杀事件的来龙去脉。她当初为什么自杀?为什么目睹此事的家人们都闭口不谈?
他们得知,当年女孩的丈夫是在饭后开始吃甜点时才到达岳父家的,他的震惊程度不亚于当时在场的任何一个人,而且对他造成的痛苦更大。
连我都不知道。一切都很完美,我们之间没有发生什么事,我们在一起很幸福。我不能做任何解释,也无法解释。早上分别的时候,我没有发觉任何异常,还互相说着甜言蜜语,与往常的任何一天没什么分别。

05
随着调查的深入,主人公自己的婚姻也经营了一年有余。然而,他却渐渐生出了一种、两种、三种不详的预感,且越来越强烈,仿佛婚姻的车轮在冥冥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驶向堕落,坠入迷雾。对于女孩自杀的真相,每个人仿佛都不愿提起,即便勉强开口也无法说出事情的全貌;面对妻子,他也感到困难重重,好像婚姻中的双方都对另一半有所保留。
他想起了婚礼那天,父亲给他的一句忠告。
他把我拦在一个小房间里,从正面伸过手来,按在我的肩膀上。他挨得很近,两眼紧紧地盯着我,不过目光并没有那么犀利。
他严肃而又平静,脸上的笑容在他将那个简短的句子说出口时消失无踪。“我只告诉你一件事,”他说,“等你有了秘密,或者已经有的秘密,不要说出来。”
之后,他脸上又浮现笑意,再次说道:“祝你好运。”
乍听之下,年轻人只觉得父亲是老糊涂了,在婚礼上说这番言辞,真令人扫兴。秘密,你在说什么呢,怎么可能呢?我有什么秘密呢,难道是我的旧爱?妻子又有什么秘密呢?当然,这无从得知,否则她的秘密就不成之为秘密了。

06
在大多数时候,人们会倾向于认为,相爱之人就应该无所保留。既然互相喜欢,那么便坦然分享一切,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优点还是缺点、犯过的错误、坚持的观点,都向对方和盘托出,以表明自己的真心。或者说,是相爱赋予了对方知情的权利。
可是到后来,事情的发生速度超过了讲述速度,生活的变化程度也超出了人们的掌控。所有的事情本身并不是秘密,或者根本未加保密,但是对它们只字未提,或许就使之变成了秘密。直到某一天,当事情被提出、被审视、被质疑,便会成为两人之间争吵的导火索:
你早就可以告诉我的,你一向什么事情都跟我说。或许,其实你并没有。
07
《如此苍白的心》以一位年轻男子的视角,讲述了新婚的隐痛,和对家族秘密的追寻探究。从一桩自杀出发,展开三个有关猜忌、爱和背叛的故事,并在小说的结尾汇聚于一点。一个又一个秘密层出不穷,既竭力隐藏自身,又渴望显露真相。作者以惊人的悬念和深刻的笔触,剖析了传统婚姻、爱与背叛,描摹出现代社会中感情生活的困境。
谁不曾怀疑过自己的爱人?
在小说中,主人公面对危机四伏的婚姻,终于找到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法。这个方法正是自杀事件的起源,是秘密被埋藏四十年的根本原因,或许也正是许多人早已了然于胸的行事准则:
维系婚姻的唯一办法,是让那些秘密永久地存在下去。

08
《如此苍白的心》于1992年首次出版于西班牙,一经出版引发欧洲文坛轰动,获西班牙文学批评奖,英译版于1997年获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并与《魔戒》并列为德国出版史上最畅销的翻译作品。
本书是西班牙当代国宝级作家哈维尔·马里亚斯的代表作。他被认为是西班牙有史以来最国际化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已在57个国家和地区被翻译成44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800万册。马里亚斯写小说非常细腻,被称为西班牙作家中“最会描写女性的男作家”。
哈维尔·马里亚斯被认为是距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西班牙作家,近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2022年9月11日,马里亚斯在马德里的家中病逝,西班牙举国哀悼。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称他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并表示9月11日是“西班牙文学的悲伤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