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巧妙的说:我只求作佛,不求余物
六祖慧能巧妙的说:我只求作佛,不求余物 杨爱民 1、 今天才子在攻读林雄编的《六祖慧能》,林雄小编水平很不错,才子全书看下来,没有发现有错误的话语。 葛兆光傻瓜编写《增订本中国禪思想史》中,才子发现书中大量的错处和他本人的错误言论。 老子说:善言无瑕疵。 这一句妙语的大概意思说:善于说话的人,善于著书立说在世间的高人,有才华的才子和平常人都对他的话语、他的学说能赞同,达到文学巅峰的人也很难在他话中或文章中找出不正确的话、不正确的观点。 一本书中没有错误的言论,就像一块美玉没有瑕疵。 一本书中有大量的错误的话语就像一块美玉上有大量的瑕疵,有错误的书注定会被时间和人心淘汰出局。 葛兆光小编被才子称为傻瓜,并被才子强烈抨击。 林雄小编被才子称为编写这一本书的水平不错的专家,被才子赞赏。 2、 六祖慧能被称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和孔子、老子被西方学者尊称为“东方三圣”。 六祖慧能从小砍柴卖柴到24岁,是一个樵夫,姓卢,祖籍河北范阳,生于岭南新州(今日广东新兴县)。 有一天他在挑柴去卖到客店,听到客店中的客人在念《金刚经》,慧能善根成熟,智慧焕发,一闻经语,心即开悟;但他当时还不知道客人念的是什么。客人告诉他说: 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今日叫五祖寺,又叫东山寺),其寺是五祖弘忍大师为主,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寺中礼拜,只听受此经,弘忍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六祖慧能听后很感动,从岭南千里迢迢来到东禅寺,非常诚心地拜五祖弘忍大师为师。 五祖弘忍大师对六祖慧能说: 你是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说: 我是岭南新州人,千里迢迢迢来拜您为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六祖慧能的妙语“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八个字后来成了无数的佛教信徒的口头禅或坚定信念。 五祖大师又说: 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五祖大概意思是说:你是岭南人,你们那个地方属于一个没有开化的蛮荒之地,你又怎么能够成佛? 六祖惠能巧妙地答说: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獦獠身”是指惠能自己,“和尚”是指五祖弘忍,惠能的妙语“佛性无南北”,后来成了南派禅宗的基本理论。 五祖弘忍大师听后非常欣赏六祖慧能的口才,接着安排六祖慧能去干重体力活,上山砍柴和米房踏碓舂米等。 3、 八个多月后,弘忍为了选衣钵继承人,让寺中门徒各写一偈,以表达自己对禅的理解和悟性。 一般的僧人不敢下笔,当时地位仅次于弘忍的僧人上座神秀在寺中担任“授教师”,他就像今天的某些大学中的教授或专家,他作出一偈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 弘忍看后觉得神秀傻瓜对佛学宗旨理解还不够透彻,这样的诗只到佛门外,未入佛门内。 4、 惠能当时还在干重体力活,听到神秀的诗后叹息说: 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惠能的话的大概意思是:你神秀傻瓜的诗确实够精美,还很压韵,但这只是俗人的想法和见解,你还没有达到明心见性、直了成佛的高妙境界。也就是神秀傻瓜的身心还是凡夫俗子,没有修成佛性,他要忘却的俗身,他还未忘却;他要了却的凡心,他还未了却。 接着六祖慧能作出一偈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傻瓜对自己身心上染到的尘埃,还要时时勤拂拭,他才能够保持身心的洁净。 六祖慧能却达到了此身非树、此心非台的无我、无心、无物的高妙境界。 佛家、儒家、道家的最高境界都是“无”,万法本归一,归一同于“”无”,归一合于“道”。 我们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做入世的事业。 我们要有无我的境界,才更能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断。 我们不能像古僧上座神秀一样执“有”之身心。 我们要像六祖慧能一样执“无”之身心,尽量达到无我、无物、无身、无心而为,尽力而为,尽人事听天命,身心尽量能与天地合而为一、化而为一,尽量达到与玄妙的“道”同在。 2023年3月31日笔于广东德庆县官圩镇旧市场出租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