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观《三伏》有感(后篇)

2023-08-01 15:30 作者:通云佛TYF  | 我要投稿

本篇为后篇,前篇是在刚看完《三伏》全流程当晚所写,情绪略有激动逻辑可能也有疏漏之处(但我认为《三伏》已经接近点击式视觉小说了,看全流程和玩全流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代入感上,对剧情的理解相差应该不多)。 后篇是经过一段时间思索所写,

主要讨论一下1.为什么小邱之死会密集出现吐槽不满的情况;2.综合分析摸警徽和爬梯子刻意立flag,恐高强行降战力,木板说碎就碎,杨校长说来就来,小邱为什么不挣扎不说话不抵抗认命等死等剧情并试图找到背后原因;3.为什么我前篇中把小邱之死比作暗黑四多南之死(

其实更想说是复联四钢铁侠之死加暗黑四多南之死,不过本质上给玩家带来负面体验的还是小邱之死中与暗黑四多南之死相似的部分)。 说《三伏》之前,我需要先说说复联四和暗黑四。 复联四钢铁侠之死大概就是群英战灭霸,钢铁侠趁乱偷无限宝石,然后打响指自我牺牲拯救世界。这么看或许合情合理,但是按照电影中的剧情钢铁侠真的必然牺牲吗?也不尽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观众分析电影中确实是有复数的机会可以让另一个人打响指或者避免钢铁侠的死。那么为什么钢铁侠还是死了呢?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小罗伯特唐尼接下来不演钢铁侠了。而这个原因是在电影剧情之外的,是在拍摄之前就定下来的。

所以复联四的编剧并不是按照现实中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依时间线先后从前向后见招拆招编写的剧情,而是先确认了钢铁侠之死的结果再从后往前去逆推出一个尽量合理的死法。

把主角之一写死是很困难的,或许也很简单。

困难的写法要让剧情合理要让观众买账,前者需要在理性上盘逻辑铺线索梳理剧情最后安排一个客观上不得不死的死局,后者需要在感性上动真情埋伏笔引导情感最后安排一个感情上不得不死的死局。

而复联四在观众对每个角色能力 装备 性格甚至按照人设在什么情况下会做出什么反应都知根知底的情况下逆推更是难上加难。不过复联四的编剧努力在做到这一点,为了让剧情合理编剧给每一个发展的结果都安排了一个看起来经得起推敲的前因,通过因果链使角色在遇到各种事件时最可能做出的选择都导向他们想要的选择,也就是通过一步步事情的发展一个个角色的选择最终造就一个逼迫钢铁侠打响指的死局,一个1/1400万的钢铁侠的死局(尽管确实还是有别的选择比如惊奇队长,但是电影的剧情倒也能说得上1/1400万)。情感上复联四一个劲给钢铁侠圆梦,夫妻美满育有一子见到老爹消除误会,几乎让观众觉得钢铁侠死而无憾了,就差来一句你放心的去吧,最后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努力复活的人为了亲人朋友一个按钢铁侠的性格会义无反顾的死局。

所以剧情上复联四选择编织因果链引导死局,情感上选择了却后事 心愿已了 放心去吧+有为了活着的人不得不死的理由所以牺牲献身,而编写过程是先确定钢铁侠之死的结局,再从结局逆推。

而暗黑四的编剧采用的就是

简单的写法,意外

。不管什么人物能力人物设定,就是

意外

。现实里有人走着路被陨石砸死,有人走着路被口水呛死,凭什么游戏里身经百战的战士不能去毫无警惕无理由的意外招惹墙上一个一看就很可疑的小怪,然后被小怪意外一爪就无抵抗的意外捅死。剧情到了该死人的时候那就给安排上死一个,只要编剧脸皮厚你管是怎么死的呢。为了让玩家捏着鼻子接受这个剧情的意外,堵住所有活着的可能,编剧贴心的从情感上让受害人无理由不抵抗的赴死。有理由吗?没有理由,就是手贱。有抵抗吗?没有抵抗,就是挨捅。那你角色都这样了还能活着?“玩家们都好好看看嗷,这是他自己凑上去的,他被捅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抵抗,跟我编剧没关系就是他这时候该死了。”这么做肯定是有大问题的,但是为什么还会这么做呢?因为编剧是先想到的角色死后多么悲壮和之前杀敌多么悍勇,结果敌杀完了人还活着好好的确实悍勇,可是接下来悲壮之死的剧情建立在他死了的基础上,那现在也没有敌人只能随便找个由头让他死了。“剧情就像豆腐块一样一块一块的没有衔接”“前有一段旷世传奇,后有一段悲壮之死,如何能让这两者很好的衔接呢?”

所以总结一下,暗黑四多南的死就是剧情上安排意外+为了让玩家情感上接受意外而写的受害者主动无理由不抵抗,写作流程是间断式的 想好了一段段精彩的剧情但是想不到办法去很好的相衔接。

接下来看临时工小邱的死,

有与钢铁侠的死类似的地方,比如剧情上都塑造了一个没有选择不得不死的死局

,区别是复联四采用编织因果链的方法不断引导,小邱之死采用的是暗黑四意外的方法。有死局吗?有,发现小芸不能见死不救,爬梯子过木桥都是单行道,小芸是盲人小邱只能在旁边引导,木板碎了小邱只能去救,杨校长来了因为恐高无力只能去死。但是

这个死局是建立在严密的因果链上的还是建立在一堆意外上?是意外

,临时工意外的发现了小芸的牢房,杨校长意外的刚刚好这个时候回来,木板意外的成人通过时没事小孩子一踩就碎。

情感上跟复联四一样都在前文埋设了情感伏笔

,区别在于复联四的伏笔是帮助观众更好的接受钢铁侠的死亡,三伏的伏笔是为了激起玩家意难平的情感。

但是与复联四相比三伏的伏笔显得刻意

,比如城管剧情,第一次相遇埋下明镜台第二次相遇引出警察校友政审不合格,与主线剧情有什么结合呢?正常游玩流程直到末尾看到临时工的原因玩家才会知道“我就说那个地方剧情有点奇怪,原来是干这个用的”这不是刻意吗?

就好像一个告示牌,为了让之后某些行为有所依据,把告示牌立在了一个最不影响周边环境的犄角旮旯,但是再怎么不影响环境一个告示牌也是格格不入的

,最好的选择是让环境自己告诉你。 见到小芸之后的剧情更是伏笔都怼到脸上了,摸警徽演出很好,但是刻意吗?有点刻意,

小芸被关了两年,有人来救了还要纠结是不是警察,就算是坏人先跟着逃出去不比在监牢里机会多?对于小芸来说,只有在把假眼交出去的时候才有充分的理由表现出对是不是警察的纠结,因为唐雨说要给警察,但是在监牢里遇到一个陌生人就开始纠结了?不应该是先逃出去再想办法找警察吗?即使唐雨说过会找警察来救,但是如果来的不是警察但真心救你,你就不跑了?死等?

这段剧情从结果逆推才有充分的理由,剧情逻辑上为了让小芸把假眼给老徐,所以要让小芸知道老徐跟小邱是同伴,要让小芸知道小邱是警察,但小芸刚认识小邱没一会小邱就死了,告示牌就只能立在她们两个刚见面。从情感上要让小芸结局是不是真警察,那就要有一个瓷器口警徽,两人只有这一个见面机会,告示牌也只能立在这。逆推看似一举多得,但是从正常时间线看显得刻意。后面爬梯出井虽然也是怼到脸上,也刻意,但是这一段要比摸警徽好,因为要给自己打气要给小芸打气,至少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还是通过逆推,

真的有必要对小芸说有一个警察救了自己所以自己才励志当警察吗?是为了给小芸打气还是为了给玩家介绍?“所以姐姐跟当年的警察一样挡在你前面”跟摸警徽时“像盾牌一样”不重复吗?

为了给小芸打气只说自己当年差点被扔下去恐高但是现在姐姐为了救你努力克服了你也要努力,对小芸来说效果有很大差别?

与其说这段剧情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给自己和小芸打气,不如说更像是在跟玩家交代遗言,“我要死了,但是这段前因后果之后要用,我死之前先讲给你”。

不过这些都不算大问题,也不是不能接受,如果最后是顺应前面伏笔铺垫“保护”“姐姐挡在前面”

为了拯救小芸而死

,虽然剧情安排都是意外,伏笔刻意,但是

玩家情感上是走得通的。

问题就在于当楼上的靴子落地的时候,小邱的死最直接的部分,既转头见到杨校长到被推倒摔死,是采取的复联四有一个不得不死牺牲献身的理由的处理手段,还是采取的暗黑四多南无理由不抵抗的处理手段?

运用反证法,假设有一个不得不死的理由

: 如果说理由是为了救摔下去小芸不得不死,可要是杨校长没来小芸可是会摔死而临时工会活着,根本没有不得不死。 如果说理由是杨校长出场了抢走小芸,为了救回小芸临时工

拼死一搏

,但这个理由成立的前提就是有拼死一搏,搏在哪?唐雨被抓尚能说两句话,

就算恐高加拼命拽小芸浑身无力,临时工连话都说不出了?

恐高强行降战力就好像暗黑四多南之死的“放松警惕”一样,只是给玩家一个理由,让玩家不要去纠结这一段剧情的不合理之处,就好像一个奶嘴,“多南之前打了那么多仗为什么在地狱中心开始瞎逛?放松警惕嘛。多南也知道墙上的尸体不是摆设会打人为什么还走过去?放松警惕嘛。墙上的尸体在缓慢活动还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为什么还要凑的那么近?放松警惕嘛。墙上都把爪子扬起来了来不及躲怎么都不用手挡一下?放松警惕嘛。它很厉害。”恐高也是同理。 小邱不知道老徐已经暴露,老徐都夸她机灵,

小邱的恐高症要是严重到一下话都说不出,那之前也根本没可能自己走过木桥,所以想办法说两句话让杨校长放松警惕给老徐创造机会,就算努力过后被杨校长说“你是想保护老徐吧,可惜下辈子再当好人吧”不比一动不动连努力的意愿都没有安安稳稳被推下去要合理?

如果她不抵抗是已经知道自己现在没可能武力救走小芸,那

为了尽最大可能让小芸获救,并不能找出她不抵抗下还不得不死的理由

。按照之前“盾牌一样保护”“挡在前面”“克服自己”

小邱反而应该会想到要挣扎的活下去想办法传递信息

不得不死的理由变成了无论如何都要努力活下去传递信息的理由,就算还是被无情杀死。

无论如何努力活下去传递信息做到最好就像后面老徐从后备箱出来见到小邱的那一幕一样,虽然那肯定是做白日梦,但是写一段

“她扑过断桥 腿软摔进大佛 死前给老徐发消息”或者“被推倒 挣扎扒住桥边 再被杨校长踢下去”,不比现在明明应该挣扎一下但是连个求生欲望都没有,毫无反应被推下去合理?

如果她连挣扎求生的力气都没有,也明白她已经必死救不了小芸,

那让她不得不死的理由可以是视死如归,以自己不反抗的死亡去传递小芸的信息

,但是很可惜游戏里也没有。

比如手在背后偷偷按手机的快速回播键?就算最后沈副局是收到临时工想办法以无抵抗死亡主动发出的消息,不比手机失去信号自动报警好?或者像天下无贼中刘德华死前没发出的短信一样,有努力过或者努力的意愿。

既然反证不出有无抵抗不得不死的理由,那有反抗有挣扎才是合理的吧?就算真恐高浑身无力能有一个挣扎的样子,一个想发消息的意愿或者一句话也是个交代啊?

可是什么都没有,临时工什么都没做,没有最后一搏 没有挣扎求生 没有以死传音 完全没有求生欲望,临时工是在完全没有不得不死理由的情况下不抵抗,甚至在可能有理由求生的情况下都看不出有挣扎意愿,蹲在桥上以一个重心最稳的姿势一推就倒的摔死。

她没有选择可能性最大的死法,也没有选择最符合人设的死法,她选择的是让自己的死不明不白以在玩家知晓她是临时工时让玩家最感动的死法

,或许这里是想留白,让玩家开放式思考小邱为什么不抵抗小邱当时在想什么,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说是编剧压根没想好,想让玩家自己帮着圆。 在看完结局之后回过头来分析这种死法无疑是对前半段小邱人设 小邱精神 玩家努力 玩家情感的最大否定。小邱死前知道自己是临时工了吗?小邱死前突破第四面墙知道屏幕前有一堆等着她死然后开哭的玩家吗?小邱死前知道会有幻象跟老徐合作吗?

小邱到死都觉得自己是警察只不过是秘密部门,虽然现实中警察也有个别败类,但是有哪个警察独闯虎穴救出人质,然后人质被抢了就“我死就死吧,反正有队友”?

所以说小邱之死这一段,剧情上有个看起来死局,但死局本身没有严密的因果链而是一堆突发意外的拼凑;情感上安排了伏笔让玩家知道小邱这里要死,但真死到临头又没有让玩家欣然接受小邱不得不死的理由,可是没有不得不死理由的小邱又连抵抗的意愿都没有,完全放弃求生。就好像是通过小邱自己的认命来让玩家捏着鼻子咽下去她的死一样。

虽然作者结局可能想表现推倒小邱的手不是杨伯鸿,是上面是沈副局,但是越仔细思考越只能发现推倒小邱的手不是杨校长不是沈副局只是编剧。(哪怕小邱说句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都能给圆回来人设没崩,她是不知情卷入上面博弈中的棋子,但是最后她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其妙认命了,这还怎么往回圆) 那么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

我个人认为把复联四和暗黑四的原因合起来就是了,作者先是想好了后面人鬼情未了的动人 临时工炮灰的愤慨 真假警徽的悲伤以及之前定好的demo剧情一直到两人合作发现张尸的这两大段剧情,又根据这两个一前一后预先定死的事件来逆推出如何能承上启下平稳过渡。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后半段剧情节奏过快(杨校长手起刀落),小毛刺也多(杨无镜片眼镜的镜片溅了老徐的血,老徐光盘被拿时透过行李箱拉链但杨看光盘时老徐在地上老徐装后备箱时压根没有拉链的事,杨为什么闲的没事非要看一遍光碟 杨心狠手辣且觉得苏有勇有谋 杨不会多想想老徐有没有同伙),苏秘书唐雷唐雨人设或多或少都有问题(苏有勇有谋直接莽到张何窝点里就算苏说要果断那也是第一次给张何打电话的时候连衣服都换了没时间踩点拿兵刃,唐雷开牛肉火锅店硬等妹妹 苏不联系他他也不去找苏,唐雨去砸场子靠山是苏结果苏自身难保了唐雨还想不到有人要搞盛科想让神童彻底消失想不到小芸可能要出事),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小邱之死的塑造上。 之所以说可能是预先想好结局沈副局公开临时工 想好“光暗画面人鬼情未了” 想好真假警徽,1.很明显人鬼情未了的作图精细程度有很大提高,2.人鬼情未了到真假警徽剧情的逻辑基本自洽(因为小邱死了所以老徐心灰意冷所以沈副局可以对老徐吐真言是临时工所以引出真假警徽),3.以结尾段剧情为结果向前逆推也能符合临时工无抵抗摔死 符合诸多意外齐来 符合剧情节奏过快 符合伏笔埋设刻意,

更重要是正因为有人鬼情未了的幻象,之前小邱无理由不抵抗的死才有了合理解释。幻象会把所有的一切都告诉老徐,那小邱死前挣扎/拼死一搏/传递信息就毫无意义没有必要,所以当然不用让小邱在死前做出反应,因为后面已经都写好了。可还是那句话,小邱她自己知道吗?

我感觉这里也可能是弄巧成拙,

临时工幻象本想表达“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是幻象的存在直接导致小邱人设的自我矛盾,小邱努力的自我否定,这下真就本来无一物了,有幻象还要你小邱干嘛?

当然,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后半段剧情明显比前半段粗糙,但如果说编剧是故意要写幻象的存在抹杀小邱本人意义,我觉得不太可能,更像是我之前所说多个环节没注意或者没处理到位结果加一起爆炸了。

后半段想写的东西太多太乱而且前后定死,前后段剧本水平不一致使得观感割裂。大纲里先设定好了几个非常精美的桥段,但是没想好怎么串联,通过逆推出来的两段间衔接的剧情操纵感非常明显,就好像这一段所有角色都是台前木偶,所有经历的事件都是为了飞快的过剧情直到下一个精彩部分。

幻象的存在使得小邱无理由不抵抗的死,从玩家视角看前后剧情逻辑合理,从编剧视角看合理,唯独从小邱本人视角看不合理。

对玩家来说虽然剧情逻辑顺上了,但是总会觉得小邱的死,有点别扭没有意义。 如果我猜的都没错,或者有错但其中有合理的部分的话,

只能说其实这些本质上都不是什么特别致命的大问题,但是当问题在后半段集中出现或者因为前后段的对比被凸显出来,而且是在感情释放的某一个关键点上,之前游玩的玩家越带入,小问题造成的影响就越大,更别说还有不少其他零零碎碎的小毛刺

,也就带来了steam评价好评如潮变到特别好评的情况。 最后附上几个steam评价链接(说明并不是我个人挑刺或者过度解读,而是共性问题) https://steamcommunity.com/profiles/76561198272804169/recommended/1880330/ https://steamcommunity.com/profiles/76561199362042839/recommended/1880330/ https://steamcommunity.com/profiles/76561198945788097/recommended/1880330/ https://steamcommunity.com/id/moyfoxther/recommended/1880330/

观《三伏》有感(后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