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游记 之上海·苏州11号线体验

2023-07-21 10:25 作者:京州余兰  | 我要投稿

2023年6月,苏州11号线开通,连通了苏州市区和昆山,并与上海11号线对接。

上海地铁11号线作为全国最长的地铁线路,连接了嘉定,昆山花桥和迪士尼度假区,分为去嘉定的主线和去花桥的支线,并经过徐家汇等知名商圈。客流巨大。

本人仅体验了上海11号线的西北段。南翔站的布局很有特色,为一岛一侧布局。南行列车开左门,北行列车开右门,中间有临时停车线。南翔站后就是这两年加的新站-陈翔公路站。陈翔公路站建在一条路上面,和11号线其他的站区别不大(除了安全门款式不同),结构非常简单,使用了圆筒形设计和白色内饰,和北京房山线的车站很像。站台有空调候车室,等车时也不会觉得热,。结构上很明显可以看出是后来加的站,中间有高架桥的安全通道,当时修11号线时并未预留这个站

南翔站离古镇很近,大字壁上都有古镇的图案

11号线南翔-嘉定新城段是当时上海世博会赶工期赶出来的产物,加上线路弯道多,车速快,一路上非常的吵,列车通过弯道时会有非常响的轮轨摩擦声,还好一路上离城区比较远,边上都是农田,要不得被居民疯狂投诉,以后坐11号线时,可以考虑带耳塞。

嘉定新城站作为主线和支线的分界站,换乘客流很大。北行站台为主线,支线共用,南行中间的站台为主线使用,西侧站台为支线使用,在站后合流。北行列车出站后,主线直接上桥跨过支线,支线走侧线向西转弯,逐渐入地。列车在嘉定新城站前会有“嘉定新城换乘能力受限,换乘的乘客请在嘉定新城之前换乘。”的广播,将换乘客流分流到前面的几站,因为嘉定新城的上下车客流同样很恐怖,换乘客流一来真的会挤炸。

过了嘉定新城之后,列车入地,到达上海赛车场站。上海赛车场站为地下车站,但整座车站建在一个圆形下沉广场里,虽然车站在地下一层,两边都是隧道,但给人的感觉是一层的站台。站台有些区域是露天的,采光效果非常好,环境也不错。


上海赛车场站,站台建在下沉广场,其实这个露天站台是地下一层,上面的平台才是地面(一层)的位置。

出上海赛车场站后,列车经过一段很长的隧道,出地到达昌吉东路站。昌吉东路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地面车站,东侧出站后马上就是地下的隧道,西侧出站后,列车会在地面继续行驶一段,下穿高速公路后上桥。闸机,出站口和站台位于同一层,上面有来往两侧站台的天桥。整体站房挑高非常高,显得站里非常空旷。列车在安亭-兆丰路之间跨过上海的江苏的省界,到达苏州市境内,在安亭站后有临时停车线供列车折返用,可以在桥上看到省界的检查站。由于花桥站离上海市区非常远,11号线平均速度很慢,停站比市域快线密集,所以11号线从花桥去上海市区耗时很长,很多乘客会自带小板凳坐在车厢里。导致上海11号线一路都有“车厢内请勿使用自备小板凳”的广播。

花桥的上海11号线站台位于公路中间,站台位于三层。出站后从天桥跨过马路就可以到达苏州11号线的换乘厅。下面是一个公交枢纽,可以换乘去往昆山的公交。上海地铁换乘苏州地铁时,持有大都会或苏e行乘车码的乘客可以直接走无感换乘通道。持支付宝乘车码和公交卡的乘客需要先出站后进站。花桥站一路上都有上海11号线和苏州11号线的指示标,玻璃栏杆上也贴着换乘方向的贴纸。可能唯一做的不太细致的就是有的地方只用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区分上海地铁11号线和苏州地铁11号线,上面的字都是11号线,对地铁不熟的乘客可能会混淆,建议直接用“上海地铁”和“苏州地铁”四个字和两家地铁的logo代替两个11号线的标志。整体来说指示牌的效果还是很直观的,不容易迷路。苏州11号线的站台位于地下一层,需要下两段电梯。

最高票价为13元
意义不明的铁艺雕塑

苏州11号线连接了花桥和苏州市区的唯亭,横穿了昆山市,未来可以和苏州3号线贯通运行。当时是准备叫S1线的,但是设站太多快不起来,最后还是叫的11号线。苏州11号线主要服务的是苏州去昆山和昆山市内的客流,并没有像预期的一样服务上海到昆山和上海到苏州的客流。目前,坐地铁从上海市区到苏州市区需要3小时,远不如从上海站坐火车方便。

苏州地铁11号线整体还是标准化的部分更多。安全门的通长也使用了和其他城市相似的仿港铁设计,只不过为了未来直通苏州3号线,线路图中也把苏州3号画了进去。站台也有大字壁。花桥站的站台整体使用白色吊顶和白色立柱,素净简单。值得一提的是,苏州11号线也采用了无人驾驶技术,列车采用6B编组,头型看起来比较硬朗,大灯和可以亮的苏州地铁标志非常帅气。车头采用开放式驾驶室,不设司机室小门,无人运行时驾驶室开放,乘客可以看到前面的隧道。车门上方使用LCD显示屏,座椅由两种棕色的玻璃钢拼成。形成小桥流水的图案,石桥的倒影还映在水中,仿佛一轮明月。这个设计很简单,但富有江南韵味,也符合苏州江南古城细腻,温婉的形象,可以看出设计者确实是花了心思的。列车到站时的广播除了中英文之外,还有吴语方言广播,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贴心,因为很多不会开车的老人经常乘坐地铁,他们方言讲的比普通话好。


没什么,都是很成熟的设计

花桥站换乘上海地铁11号线,给个好评,上海地铁11号线就没有写换乘苏州地铁,这应该也算是后发优势。


我去的几座车站都是以色彩很鲜艳的蓝色和黄色为主色调,整体来说没什么亮点,都是“大家都有”的设计元素。整体的设计,从风格到站厅的布局和车站设施,和北京地铁的学院桥站很相似,感觉就是充满活力。

目前,苏州11号线东段平均8分钟一班车,我坐的时候满载率不高,车上也有很多小孩子和像我一样专程体验新线的无聊人士。

没有任何亮点的设计
真就大家都一样,我如果在这里放一张北京地铁学院桥站的站厅,大家可能真的觉得这两个站差不了多远。

其实,苏州11号线由于设站很密,平均速度和苏州市区的地铁很接近,根本上不来,从苏州或昆山去上海的“沪漂”们基本不会选择坐地铁去上海上班。大家还是会老老实实的开车(开车可以全程走高速,且在自己的小轿车上更舒适)。但是,昆山本身就是很大的工业园区,很多人在苏州买房,在昆山上班(或反过来),苏州11号线可以方便到这些西端的通勤客,这些乘客可以在11号线沿途的车站上车,前往苏州市区。同时,苏州11号线可以使上海11号线花桥站的影响力变大,使上海的花桥“睡城”向昆山方向深入3公里左右。地铁开通以后,上海上班的通勤客可以居住在离花桥地铁站更远的地方,坐苏州11号线换乘上海11号线进城。

再来说一说苏州没有机场的问题。个人感觉苏州并不是缺机场,而是缺快捷方便的市域快线。机场的修建设限很大。上海已经有虹桥和浦东两个大型国际机场,每天的航班很密集,天上的空域已经容不下苏州再修一个机场了。而且在国外的大城市中,一个大型国际机场足以辐射城市群中很多周边的中型城市和中型商业中心。但是前提是需要有快速方便的市域轨道交通连接这些城市和中心城市,如东京的羽田机场有京急电铁,埼玉市去机场的乘客可以乘上野东京line到品川,然后换乘京急电铁就可以去机场,全程耗时就一个半小时左右。以埼玉的地理位置而言非常方便。苏州也是如此,假设存在从无锡经苏州到上海虹桥的通勤铁路,苏州的乘客可以即上即走无需赶特定的列车,在一个半小时内到达上海虹桥机场。住苏州漂上海的通勤乘客也可以继续换乘上海地铁到上海市区,实现真正的同城效应。

所以,苏州11号线还是不够快(也没有越行线),无法起到连接苏州和上海的作用,但是极大的改善了苏州来往昆山的交通状况




上海·游记 之上海·苏州11号线体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