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晋十六国的西凉王子李宝:中国古代版的”《沙丘》王子“

2022-03-09 10:05 作者:燕赵节度使  | 我要投稿

美国科幻小说历史上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小说《沙丘》,多次获得大奖:1965年星云奖最佳小说、1966年雨果奖最佳小说。

沙丘系列的前三部长篇《沙丘》《沙丘救世主》和《沙丘之子》构成的“伟大沙丘三部曲”,曾被翻拍成电影和美剧并引起巨大轰动。

沙丘的主要内容是:帝国元首沙丹四世把亚崔迪家族发配到宇宙边际一个非常孤寂荒凉的行星——阿拉吉斯,又名沙丘。之所以叫沙丘,是因为这个小小的星球表面遍布岩石黄沙,水源极少,气候极为恶劣,生存非常困难。不久亚崔迪家族领主李托公爵被世仇家族暗杀,他的妻子杰西卡和儿子保罗逃往沙漠深处,得到了该星球的土著人弗瑞曼人的保护。在弗瑞曼人当中,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个传说:来自外星球的救世主,将会领导弗瑞曼人征服宇宙。

保罗成为了弗瑞曼人的首领,利用沙丘星球的特产——一种神秘的香料,率领弗瑞曼人开始了征服宇宙的伟大战争……

沙丘之子 保罗

作者在写这本小说时,当然参考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比如阿拉伯的劳伦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军方派了有“阿拉伯通”之称的陆军情报军官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前往阿拉伯半岛,联合四分五裂的阿拉伯部落,帮助他们争取从德国盟友奥斯曼帝国独立,借以打击对手。

《阿拉伯的劳伦斯》剧照

劳伦斯不负众望,联合阿拉伯人,穿过沙漠,冒着炎热与风沙,攻克了许多城市,屡建战功,威震中东。劳伦斯被誉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枪叔最近夜读史书,竟然也发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类似于“沙丘之子”的人物!

且听枪叔细细道来。

东晋十六国时期,在现在甘肃一带,先后出现了五个以“凉”为国号的小割据政权,分别是: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和北凉。除了前凉和西凉,其他都是胡人政权。而我们今天讲的沙丘王子,就发生在汉人政权——西凉。

西凉(400年—421年)是十六国之一,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00年李暠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417年,李暠卒,世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继位。但次年北凉军围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因此亡于北凉。

按理说到这里,本来西凉的故事就该结束了。西凉就像中国历史上无数个短命的小割据政权一样无声无息的灭亡。但故事没完,为啥?

你们忘了我们开头的故事了,沙丘王子啊!

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有个孙子叫李宝,在国破家亡之时被北凉军队俘虏,被囚禁在北凉的首都姑臧。姑臧,即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第二年,李宝的舅舅唐契、唐和带领他越狱,秘密逃出姑臧,逃到晋昌郡(今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反叛北凉。但次年又被北凉击败,没办法,唐契带着李宝和部众穿越茫茫的沙漠,再次踏上了逃亡之路,逃到西凉最后的城池——伊吾。

无论如何,李宝摆脱了阶下囚的命运,来到了他命运的转折之地——伊吾!

“伊吾”是隋唐以前哈密的古地名,汉称伊吾卢,隋、唐设伊吾郡,是指以哈密为中心及周围的地区,不是指今日伊吾县。

哈密以南是的“哈顺戈壁”,古称莫贺延碛,又称八百里瀚海,在哈密东南,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是“西域”的起点。据记载,此地“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玄奘取经,途中最为险恶的考验就是这里。御弟哥哥靠着宗教狂热、信仰与毅力才穿越此地。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大戈壁:“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劣风拥沙,散如时雨。”就是晚上到处是鬼火,白天到处是沙尘暴。

严酷的地形,几乎隔绝了伊吾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也为李宝等人休养生息赢得了喘息之机。唐契等人奉李宝为主,招募流亡,意图恢复。

当时,雄霸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柔然,长期与北魏争霸,被北魏蔑称为“蠕蠕”。势单力薄困守孤城的唐契主动向柔然称臣,柔然封唐契为伊吾王。因为当时李宝才16岁,相当于现在的中学生,自然啥事也管不了。

慢慢的,苦于北凉苛政的西凉人民得知旧主在伊吾还有余脉,不断穿越大戈壁前来归顺,达两千多家,小小的伊吾城开始热闹起来。

年复一年,小王子李宝也长大成人,他礼贤下士,勤政爱民,又从遗民中挑选强壮者日夜操练,希望有朝一日重返故土,恢复祖业。而西凉遗民也非常拥护李宝,愿意听从他的调遣,希望早日报仇雪恨,重建故国。

但李宝知道,凭借伊吾一座孤城,想要击败占据人口众多、富庶繁华河西走廊的北凉无异于飞蛾投火自取灭亡,所以只能潜伏忍耐,默默的等待时机。

这一等就是二十年,吃了二十年哈密瓜的李宝也由一个锦衣玉食的小王子变成了饱经风霜和风沙的糙汉。而伊吾城,在唐契和李宝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定富裕,绿洲沃野千顷,成了一座人间乐土。

而每当月夜之时,李宝登上城楼,向南望去。夜色中的大戈壁一片死寂,只有月色的清辉将它覆盖。越过这片大戈壁,就是故乡啊,是先人基业和坟茔所在啊。李宝默默的啜泣着,长叹无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从大戈壁南边逃过来的人告诉了李宝一个又一个震惊的消息……

439年,北魏围攻北凉都城姑臧,北凉君主沮渠牧犍出降,其弟沮渠无讳据酒泉向北魏投降。

442年,北魏为了斩草除根,派兵讨伐沮渠无讳,沮渠无讳弃城横越沙漠逃走。沮渠无讳先派其弟沮渠安周西渡沙漠攻鄯善,后两人会师,又占领高昌。承平二年(444年),无讳死,安周继立。一直到460年,北凉才被柔然所灭。

这俩也算是沙丘王子。

扯远了,再说李宝。

敌国北凉被北魏攻打节节败退的消息传来,李宝似乎看到了复国的希望,他立即率领军队,在伊吾誓师,穿越大戈壁。此时的北凉残军已经毫无战力,西凉军轻而易举的占领了敦煌。

敦煌,是西涼的旧都,400年西凉的开国君主李暠就是在敦煌即位自称凉公,建立了西凉。

至此,李宝一度恢复先人的基业,该政权被称为后西凉。

虽然收复了旧都,但李宝清楚的知道,现在北魏已经一统中原,势力扩张到河西走廊,强大的北凉尚且不堪一击,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宋也元嘉草草,更不要说自己孤城弱旅了。所以,李宝审时度势,很快就向北魏称臣。

魏太武帝拓跋焘赞赏李宝的忠诚,派遣使者授予李宝使持节、侍中、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兼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职位称号真不少,看来北魏对李宝很是厚爱,果然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仍然镇守敦煌。

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李宝入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朝见,留在京师,转任镇南将军、并州刺史。

太安五年(459年),李宝去世,享年五十三,魏文成帝下诏赐制服一套,赠以原本的官职镇北将军,谥号宣。

至于唐契,因为他们背叛柔然投靠北魏的事败露,结果被柔然强迫迁徙到伊吾以西的高昌,而伊吾则由柔然贵族占领。唐契被迫率部抵达高昌后,柔然趁机发动偷袭,唐契战死。 或许,北凉残兵也参与了围攻唐契的战斗……

枪叔有话说:虽然李宝并没有完全恢复先祖西凉的基业,但形势比人强,孤城弱旅总不能跟当时统一了北中国的北魏抗衡。审时度势,维护自己家族的最大利益才是最明智的。李宝的几个儿子在北魏都是名臣,而他的七世孙更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诗人——李白!

继续题外话:李宝,是西凉开国君主凉武昭王李暠第六子李翻的儿子。而李暠死后,第二子也就是李宝的二大爷李歆即位,后被北凉所杀。李歆的儿子李重耳逃亡刘宋,后归北魏,拜弘農郡太守,赠豫州刺史。

李重耳生子李熙,李熙生子李天锡,李天锡生子李虎,李虎生子李昞,李昞生子李渊!


东晋十六国的西凉王子李宝:中国古代版的”《沙丘》王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