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火蝠观察|品牌直播间销量破亿,店播商家时代已来?

2023-11-21 10:51 作者:冰蚁传媒  | 我要投稿

双十一大战结束了,但是电商的硝烟还未弥散。


11月12日,双11收官,各家平台没有公布GMV战绩,取而代之的是精细化运营数据。


但从媒体汇总的资料当中,可以看到,直播依然是增长的“火车头”。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是超级头部主播(达人)独挑大梁,店播(品牌自播)崛起成为直播电商新的增长引擎。


天猫在2023双11战报“亮点”中,特别指出“店播爆发元年”。数据透露,58个直播间成交破亿,其中38个是品牌店播,451个店播成交破千万。天猫消电、珠宝、运动户外、家装家居、服饰等多行业店播成交增速亮眼。


▲图源:天猫


淘宝是直播电商的开创者,如今直播电商进入下半场,淘宝再次开创了店铺直播的风潮。艾瑞数据则显示,2023年企业自播的成交额占比将达49.8%,与达人直播各占半壁江山。


这个双十一,店播已然有了爆发的趋势。未来,达播与店播之争,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达播不再一家独大

店播崛起势不可挡


无独有偶,小红书在战报中同样强调“店播”的潜力。


其战报显示,店播开播商家数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700%,店播GMV,为去年同期的6.9倍,店播涨粉量,是去年同期的14.2倍。


去年双11,店播就有了崛起的势头,有的品牌直播间的预售当天观看量,几乎赶上了头部主播。到了今年,尽管各大平台打法不一,但“店播”成了共同的关键词。


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都在加大扶持品牌店播的力度,小红书、视频号等新玩家,亦以店播等方式参与大促竞争。


业内人士认为,主播“去头部化”,似乎已成为品牌和平台一致的目标,店播崛起的背后,是品牌、消费者、和商家多方促成的结果。


实际上,今年双十一,头部达人主播们的日子都不好过。


辛巴“慕思”床垫事件引发舆论,后来,其400万粉丝抖音账号被封。


▲“小杨哥”相关微博热搜词条


李佳琦在眉笔事件之后,又深陷底价协议、二选一条款,多次登上热搜;抖音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也因“低俗带货”站在风口浪尖上,跌出抖音带货榜首。


这些超级主播齐齐翻车,背后的品牌自然受到牵连。正如“79元花西子事件”,负面舆论的压力,足以毁掉一个品牌全部心血。


在消费回归理性、品牌回归良性增长的当下,品牌对于达人直播的态度,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达播正逐步回调到更合理的边界内。


品牌们也不像往日那样对达人偏于“狂热”,甚至还产生矛盾。

一方面,是“价格”的矛盾。出于对价格的考虑,达人直播往往要求品牌给到最低折扣,甚至公开「全网比价」、「破价」,这不仅会影响品牌店铺自身的销售,增加价格控制难度,还会削弱品牌力和溢价能力。


此外,就是超级主播的“坑位费”、“佣金”增大品牌负担,虽然卖得多,但利润率却不理想。


▲“低价”相关微博热搜词条


另一面,是“品牌”的矛盾。达播的本质是营销、种草。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来自主播个人的影响力和价格优势,而非品牌和产品本身,因而无法担负品牌未来的成交转化、持续经营。


店播的本质是经营、拔草。品牌的线上经营链,未来的方向是从达播种草到店播拔草的经营闭环。


如果过度依赖达播,品牌和商家很难沉淀自己的用户资产,形成留存复购。随着直播电商进入下半场、消费理念越来越成熟,未来的增量在店播,逐渐成为行业共识,甚至可以说是“无店播,不品牌”。


品牌代表“忠诚”,沉淀品牌价值,重点在“做大私域资产”。商家需要达播带来疾风骤雨式公域爆发,更需要店播带来细水长私域增长,那样才能形成留存、带来复购。



店播的终极理想

——私域流量


流量越来越贵已经成为共识,相比高成本拉新,深挖现有用户资产价值更切实可行。


在存量时代,店播给品牌商家的数字化赋能,价值远不止于品牌形象展示。


当然了,绝大多数品牌商家最关心的,仍是生意爆发——这是店播效用的最直观体现。


数据更具说服力:阿里妈妈公布的数据显示,直播为淘宝天猫商家带来的生意增量,是平均水平的7-11倍。


店播还对品牌新品打造的效益带来显著提升,新品上架100天内,直播新品较非直播新品的GMV平均高4亿。


▲淘宝直播入口


成交量增长的伴生品——是私域流量暴增。


淘宝数据显示,今年双11以来,平台总商家会员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0%。逛逛的用户渗透率和时长大幅增长,淘宝直播的用户规模增长了70%,尤其是高购买力的男性用户被明显激活。


在公域,用内容化和外部合作提高用户活跃度;在私域,丰富商家触达和运营用户的手段,把潜客、新客大量转化为老客、会员。公域流量开闸放水、私域运营提升用户粘性,这就是独特的店播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升品牌私域经营能力,今年以来,部分平台推出了放开私域最低价、“店号一体”等举措,帮品牌商家实现了长期用户留存与持续交易转化。


淘宝店铺与逛逛、直播等账号完全打通,改善店铺可逛性和消费者逛店体验,提升公域流量向私域转化的效率。



这大概是很多品牌商家梦寐以求的景象:自直播带货蓬勃兴起以来,品牌们就期望能搭上直播电商的快车。但是之前“达播格局”趋向于中心化,导致只有少数品牌能“搭上车”。


现如今,店播遍地开花正在打破“中心化”局面,直播电商的红利充分向更多商家释放。


以往品牌商家们都在“等风来”,现在随着直播电商大幕切至“下半场”,现实已如他们所愿——风,已来。


火蝠观点

HOTFOR OPINION

对品牌而言,“达播”是初期“打江山”,是疾风骤雨式的GMV增长和品牌曝光的扩大。而“店播”则是“守江山”,是细水长流式的长期品牌资产沉淀。


达播之于“白猫”,亦如店播之于“黑猫”。无论是白猫还是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无论是达播还是店播,实际上,都是品牌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手段,不是孰优孰劣,而是双轮驱动增长。


只不过,在留量>流量的当下,且经过双十一的验证,过去是达播的天下,但在未来,店播可能会更加大放异彩。


火蝠观察|品牌直播间销量破亿,店播商家时代已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