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鉴敦煌|谁,才是大唐盛世之音的【C位】?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节选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要说对琵琶描写zui出神入化的诗词
小乐首推“千古第一音乐诗”
《琵琶行》
在白居易笔下,琵琶是富有灵魂的所在
它音色丰沛,形态优美
在岁月的长河中
伴随着一段段悲欢离合,流淌千年
尤其是珍贵的五弦琵琶
它源起汉魏之交
辉煌于大唐盛世
为国乐文化留下浓墨重彩
那么,五弦琵琶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这种消失已久的古乐器
是否有可能惊世重现?
今天,就让小乐和大家一探究竟吧~
PS:琵琶的历史悠久而深厚
小乐才疏学浅,还请各位看官手下留情
琵琶原名为“批把”
东汉《释名·释乐器》中记载:
“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
而它作为乐器出现最早是在秦朝
据说是人们在修长城时
发明的一种叫做“弦鼗”的击打式乐器
形状类似于“拨浪鼓”

随着张骞出使西域
中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绸之路”兴起
汉魏之交,西域乐人不仅带来了四弦琵琶
也带来了五弦琵琶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
五弦琵琶在宋代的时候便已失传
很少有人能真正听见它的声音
五弦琵琶的发展巅峰可以说是在唐朝
当时宫廷十部乐中,有八部都用了五弦琵琶
从敦煌莫高窟中的反弹琵琶乐舞
便可窥见琵琶在乐器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当时人们对琵琶的青睐

据记载现在世界上唯一一把传世的五弦琵琶
是现珍藏于日本正仓院中
唐朝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相传是唐玄宗赠予当时日本圣武天皇的“御物”
琴身用螺钿排列组合出精美的花卉纹饰
尽显大唐雍容华贵
下方骑在骆驼背上的胡人,手执琵琶
不禁将人拉回千年之前的丝绸之路

PS:之前热播影视剧《梦华录》中宋引章弹奏琵琶的姿势引起网友热议,到底是横抱琵琶,还是竖抱琵琶?
其实横抱琵琶是没错的,这在敦煌壁画中是有迹可循的,宋引章所弹奏的琵琶是继承了唐宋时期的弹奏方式,被称为南音琵琶,横抱琵琶用拨片来弹奏,弹出来的声音更加大方。

斗转星移,朝代更迭
五弦琵琶的辉煌不再
曾经的风华绝代只能通过壁画和文字才能领略
但时代终究会孕育不平凡的人
他们充满热情和向往
克服困难终于得以复原五弦琵琶
让它重奏天籁
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
带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
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
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让古乐器重获新“声”
复原的五弦琵琶音色惟妙惟肖
音乐响起仿佛置身壁画世界
重回千年之前,世界亦真亦幻
为观众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一千多年前,琵琶曾在某个角落奏响
玉珠走盘、余音绕梁、荡气回肠
诉说着兴盛与衰败
成为当之无愧的“民乐之王”
如今在乐动敦煌
离散在历史中的乐音最终得以被找回
发起一场穿越千年的古今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