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工作的艰难日子该怎么度过,来看看老一辈都吃什么?
近日重庆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午工人们还在赶产量,下午就被裁员,工人们接受不了这样的决定,发生了扔倒产品、集体围堵相关责任人、甚至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
从心理上,能够很好地理解工人们的情绪来源于,突然失去工作的愤怒,疫情转变期的档口,突然间没有了收入来源的恐惧都是工人们“失控”的原因。
中国高速发展多年,内部长期安定。这三年的风云突变,让每个人都遇到了日子的难。老一辈的居安思危、吃苦耐劳的精神,到了这个时候,又是该拿出来让我们回故回故、学习学习了。
从新中国解放到成立、到发展这几十年中,回顾每一个重要阶段的跨越并且取得巨大成就,都与艰难的困难分不开。过去的中国贫穷落后,老一辈养成了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来回忆看看老一辈们在过去那些艰难的时刻都吃的是什么?
红军长征中吃什么?
一定有人会说:吃草根、树皮,还煮皮带吃。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实际上,在整个长征中,红军的食物种类非常杂,除了粮食,也有野菜、野果、草根、野兽的肉等等。
解放初期人们吃什么?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经济还处在贫穷落后的时代。当时北方的人们没有细粮吃,大部份吃玉米、高粱这些粗粮。肉食蛋类很少,南方的人们大多时候是一些大米配着素菜和咸菜吃。
特别要提的是自然灾害的三年里,全国人民过的日子都特别难。当时许多百姓因为没有食物而无法生存。
能生存下来的,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曙光。中国开始发展后,经济物质才开始改善。记得那时,酱油伴饭、开水泡饭下咸菜豇豆、豆腐乳。
值到粮票取消后,老百姓的饭桌上才开始逐步丰富起来。最常吃的就是母亲做的回锅肉,每次都会炒一大盘,可以吃好几顿。但是,吃咸菜的习惯还是保留着。
之后又经历全国工人大下岗。不知道有多少80后,还记得那个时代小时候常吃的菜。那个时候,大部份的家庭都经历了一阵子经济短缺的困难。那时下岗的父辈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岁,面临的也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转行,另行出路。那时常吃个简单的蛋炒饭配豆瓣酱吃着都香,豆瓣酱下饭,能吃不少饭。
之后的中国社会发展还算稳定,老百姓们在吃方面越来越丰富多元,生活水平提升起来后,习惯了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这三年突然的变化,大家都不希望日子再过回去。
但面对现实,我们还是得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有希望改变现状。思想上的转变也必须跟上,继承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扬新一辈的创新精神,要相信坚持就是胜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文章:tanya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