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伊甸星门建造过程中,竟发生过这种神奇的故事丨E百科

—
本周的E百科又与大家见面啦!
EVE背后的设定与故事,
大家了解多少呢?
不清楚也不要紧!
E百科会带着大家深入新伊甸,
探索EVE背后的故事。
—
那些在盖伦特联邦境内从佩卡琉特环域到帕特里的旅行者可以走一条捷径,穿过奥佩里亚一个死气沉沉、杳无人迹的白矮星星系。现在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星系的名字叫做奥佩里亚,大部分人只知道它的昵称“老人星”。
在恒星间跳跃引擎技术出现前,帝国扩展疆域的唯一方法就是派遣飞船去恒星系建造星门,这种工程飞船可以达到30%的光速。以这样的速度,一个10光年外的星系需要33年方能到达。工程飞船船员在整个航行期间都在低温休眠舱中,在接近目的地的时候苏醒。

后来,在跳跃引擎技术可用之后,其中一些船改装了跳跃引擎, 这意味着数十年的低速航行已经成为过去。然而,旧型号的工程船都没有基于跳跃引擎技术来建造,这些舰船遭遇不测的传闻频繁地传播。其中一个便发生在了老人达列克瑟的工程船上。
在YC 11年,盖伦特 - 加达里战争已经走向尾声,一艘盖伦特工程飞船驶向一个当时被称为称为奥佩里亚的荒凉星系。该星系的小行星带十分贫瘠,但是它作为将佩卡琉特环域和帕特里之间的通道,却有着很好的长期贸易前景。
这艘工程飞船从维洛勒星系出发,大约有12光年的航程。体感航行时间估计只需要几分钟。船员由5人组成,相对于以前动辄需要数十个船员的情形已经大为缩减。由于战争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实际建筑工作主要由无人机和机器人承担,船员仅仅担当操作员和技术员的角色。

这艘工程飞船出发后不久,灾难从天而降。由于导航员的计算失误,飞船在飞行若干光年的距离后撞进了一个小行星带中间。巨大的小行星结结实实地击中飞船,低温休眠舱被毁,四人不幸死亡,只有一个人幸存下来。很幸运,他在低温休眠舱失去效能前醒了过来,他叫瑟尔·达列克瑟,这艘飞船上无人机的操作员。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联邦当局,由于盖伦特被卷入在战争中,联邦内部依然在争论之中,因为在统合部的调解下,他们考虑了与加达里的和谈。开发奥佩里亚星系不会有什么短期回报,同时他们也不可能再承受损失掉另外一艘价值数百万的ISK工程船的风险,因此他们选择搁置这个项目。
由于空间站的工作人员明显注意到了舰船的计算误差,同时其空间信标和通讯阵列在撞击时已被损坏,因此这艘船被认为被毁坏并被注销。
达列克瑟目前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为了节省空间、减轻重量,飞船没有携带任何食物,只是在他们苏醒后,可以通过运行一些球形温室来种植可食用的植物,但是这需要靠近一颗恒星来获取最基本的光和热,换言之,这些温室和种子在深层空间内毫无所用。

水也是另一个紧迫的问题,同样的窘境还有氧气稀缺。飞船目前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小行星在飞船的一侧撕开了一个巨大的裂痕,并且破坏了飞船上很多至关重要的系统。货舱的毁坏尤其严重,破损的装备和小行星四溢的碎片充斥着这个狭窄的空间。
达列克瑟利用他的工程知识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从修改装满液氢和液氧的能源箱开始。当飞船接近目的地星系时,能源箱会协同动力系统来使飞船减速,乱碰这种能源箱可不是闹着玩的,因为燃料都是高危易燃品。但是耐心、谨慎的达列克斯成功使它产生了可控化学反应,从而得到了水和氧气的供给。
然后他把在飞船中所能够找到的所有玻璃碎片和金属板焊接起来,以便收集和储存来自遥远恒星的任何微光。这已经足够他在一个温室里生产食物了,把温室和飞船的化粪池连接起来,植物的肥料问题也解决了。这样他就得到了赖以生存的足够食物和氧气,达列克瑟已经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小生态系统。

当达列克瑟在飞船上解决了生存问题并稳定下来之后,他下一步要着手调整飞船的航行路线。这次碰撞轻微地改变了飞船的航线,但是在浩瀚的宇宙中,这意味着飞船已经偏离原定向奥佩里亚星系的航线有数十亿公里之多。动力系统已经遭到彻底毁坏并无法维修。船业已失控,即将永远迷失在深层空间内。此刻每耽搁一秒的时间,就意味着飞船偏离航线越远,必须即刻解决。
达列克瑟并没有打算花费宝贵的时间来制造一个全新的动力系统,而是想到了一个独特的主意:飞船象征性地搭载了一些战斗导弹。
他让导弹在飞船坚固的外壁爆炸,通过对冲击点和爆炸当量的精确计算,达列克瑟成功迫使飞船回到了既定航线上。达列克瑟原本试着把飞船完全转向而返航,但发觉他没有足够的导弹来这么做,况且船身也不可能再次承受住猛烈地爆炸。
百无聊赖的旅行开始了,飞船距离奥佩里亚星系仍然有数十年的航程。达列克瑟把这些时间用于借助货舱里的一堆破铜烂铁来设计和制造稀奇古怪的机器。他发现撞击飞船的小行星蕴含大量极其稀有的超噬矿,由于无与伦比的特性,所以使得它在高级机器人和无人机制造业中价值连城。

也许是经年在失重状态下工作、生活的结果,尽管所在的环境缺少原料和工具,达列克瑟却有一种对高技术部件超凡脱俗的敏锐直觉,他制造的东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在创意和工艺上登峰造极,无出其右。
飞船终于到达奥佩里亚星系,由于小行星的撞击和后来的导弹轰击所造成的飞船速度下降,比原定时间晚了十年。
这些年来,达列克瑟想出了一些使飞船减速的方法,现在机会来了。他的主要方法是借助这个星系中的天体来帮助减速,即使飞船的动力系统本身还无法控制。达列克瑟设法用仅余的燃料使一些定向推进器工作。
现在他开始在星系内的行星间来回穿行,利用行星引力来使飞船减速,有时甚至不惜危险,进入行星大气层(用一个手工制造的护盾保护飞船)。通过这些新奇的方法,达列克瑟成功停下了飞船,避免了脱离星系再度进入深层空间的厄运。

如今达列克瑟已经老了,由于长时间在失重环境下,他身心憔悴、情况不佳。但是他的热情依旧,既然他已经到达了目的地,那就不要半途而废。尽管来到奥佩里亚星系使他欢欣鼓舞,不过他的境遇仍然糟糕,没有丝毫获救的希望。他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完成既定的使命:独自建造星门。
所有用来建造星门的设备在早前的灾难中被毁坏或者混淆得无从辨别。达列克瑟不得不耗费心血来设计和建造新的无人机和机器人工厂。他工作的中心主要在一个较大的小行星附近,它位于一颗明亮耀眼的白色主星和其微小的暗棕色伴星之间,从而使得工作可以方便的开展。在那个小行星上,达列克瑟建立了一个小的装配工厂兼住所。
历经5年披星戴月的辛劳,在机器人朋友的帮助下,他终于独自完成了建造星门的工作。这可能是整个EVE世界中少数的几件壮举之一,达列克斯当时已年逾80,苍苍的白发,皱纹交错的脸孔,微微颤抖的双手,他便是在如此境况下完成了这项伟业。

当这艘历经磨难的工程飞船蹒跚地出现在维络勒星系的星门时,想象一下当时星门管理员那震惊的表情吧,这任务很久以前就被认为失败了,船员也全部罹难,现在陡然惊现的飞船只手完成了这不可思议的壮举,令人肃然起敬。
达列克瑟成了媒体和公众追逐、关注的焦点。之后,他实现了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旅途中所规划的蓝图——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西顿工业。
几年后他去世了,虚弱的身体以及衰竭的内部器官,由于损坏严重而无法克隆。
但他的遗产仍然深刻的影响着今天,西顿工业是新伊甸中规模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工厂,其奠基人的革新技术仍然主导并左右着整个无人机工业。相对于达列克瑟旷古迄今的功绩,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而把奥佩里亚星系更名为老人星就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互动话题
相比于亚光速航行的老旧工程船来说
如今新伊甸的飞船航速几乎都能超越光速
那么各位舰长手中跃迁速度最快的飞船是哪一艘呢?
欢迎留言分享~
好啦,本期内容到此就结束了~
下期预告
新伊甸各大帝国间开展交流活动以来,设立一个宇宙标准时间一直是讨论的议题,那么宇宙标准时间的设立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下期为您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