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之罗马共和国(第八期)
后三头同盟
(一)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为首的元老们刺杀恺撒的行为不仅没有成功稳固住共和制原则,反而让受到恺撒好处的民众愤怒。恺撒的党羽马克·安东尼趁机秘密煽动平民暴动,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等阴谋者被迫逃离罗马城,安东尼为避免暴露自己假意镇压暴乱。前43年安东尼、屋大维和雷必达为拯救罗马的未来在波伦尼亚结盟,史称后三头同盟,不久获得公民大会的承认。

结盟前生涯
安东尼

(一)马克·安东尼·克列提库斯的母亲茱莉亚·恺撒是恺撒的亲戚,安东尼早年因缺乏父母管教而过着花花公子的生活,而且还老去赌场赌博。前54年安东尼跟随恺撒征战高卢,他的军事才能因被恺撒认可而被恺撒重用,此后安东尼成为恺撒的强烈支持者。前50年恺撒想在高卢总督任期结束前竞选执政官,保守的罗马元老院要求恺撒必须放弃总督的职务和军队的指挥权才能竞选执政官。恺撒深知自己放弃这些权力后在罗马政局中没有话语权,甚至会被权势强的庞培迫害,最终与元老院闹矛盾。当时任职保民官的安东尼建议恺撒和庞培同时交出兵权,元老院因得到庞培的好处而不赞同安东尼的提议,安东尼为怕成为庞培的攻击对象而逃离罗马城加入恺撒。

(二)前49年至前45年间恺撒击垮庞培及其党羽后成为终生独裁官,安东尼被恺撒任命为骑兵统帅。前44年安东尼向恺撒敬献一顶王冠,恺撒当地否接称王的建议,不料此事被泄露后导致恺撒被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等60多名元老刺杀。

安东尼在恺撒死后当选为执政官,西塞罗建议安东尼为平和各方之间的紧张向元老院请求特赦刺杀者,安东尼认为言之有理而同意。不久元老院特赦刺杀者,并为恺撒厚葬,安东尼当天煽动罗马市民袭击刺杀者,刺杀者因罗马市民的暴动而逃离罗马城。此时恺撒的养子屋大维登上政治舞台,因是恺撒的财产继承人而获得罗马民众和军队的支持,安东尼为此不得不拉拢屋大维。

雷必达

(一)马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是老马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之子,雷必达父亲因在罗马内战时被人诬陷为是恺撒的党羽而被元老院处死,雷必达因此憎恨元老院投靠正在崛起的恺撒。前49年恺撒在西班牙与庞培的党羽战斗时让雷必达监管亚平宁半岛,前44年恺撒击垮庞培及其党羽后任命雷必达为骑兵长官。不久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为首的60多名元老刺杀恺撒,参与刺杀的盖乌斯·卡西乌斯·隆吉努斯建议元老们将恺撒的部将雷必达和安东尼一同诛杀,马可斯·布鲁图斯认为元老们应该只对违背共和制原则的独裁者处决,元老们认为马可斯·布鲁图斯言之有理而放弃刺杀雷必达和安东尼的意图。恺撒死后雷必达选择追随安东尼,不久又与崭露头角的屋大维结识。
屋大维

(一)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原名为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其母亲阿提娅是恺撒的外甥女,屋大维出生不久后被恺撒认养为子。屋大维被恺撒送往阿波罗尼亚军事学院接受军事教育和训练,这段期间屋大维不仅磨砺意志品格,还熟悉军队的文化,为日后的军事斗争奠定了基础。前44年恺撒被杀,屋大维当时年仅十八岁,正在阿波罗尼亚军事学院中。面对混乱危险的形势屋大维没有逃避,而是返回罗马城接受恺撒生前的手书继承恺撒的财产。屋大维的亲属因惧怕恺撒的仇人会进行清剿而建议屋大维不要向外公布自己是恺撒的儿子,屋大维反而不接受亲属们的提议毅然公开自己的身世以唤起平民对他的好感,许多平民因受过恺撒的恩惠而响应屋大维,元老院和军队中也不少人有受过恺撒的恩惠而对屋大维不遗余力的支持。此后屋大维结识安东尼和雷必达,这也是新一轮动荡的开始。
穆提那之战
(一)前44年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为首的元老们刺杀恺撒的行为表明恺撒在贵族圈内不得人心,受恺撒恩惠的平民和军队因恺撒被菁英们刺杀反而愤怒起来,再加上安东尼的煽动罗马城立马在恺撒葬礼当天发生暴动,参与刺杀的元老们被迫逃离罗马城。

此时恺撒的养子屋大维从阿波罗尼亚军事学院回来看望恺撒,并按照恺撒生前的手书继承恺撒的遗产,作为恺撒副手的安东尼对此非常不满,但为了利益不得不拉拢屋大维。安东尼为积攒力量对抗屋大维与元老院达成妥协,成功当选执政官,在任期结束后成功争取到马其顿行省总督的职位。安东尼利用自己的军威获得马其顿军队的支持,当初恺撒为巩固各行省都让自己的势力同化他们,因而这帮人因安东尼是恺撒的部将而听命于他。

屋大维因清楚自己在罗马政局中毫无地位而通过借力打力的方式发展势力,为对抗安东尼这类具有军事才能的恺撒旧部主动靠近力量羸弱的元老院,元老们因忌惮拥有军事力量的恺撒旧部而与屋大维共同撑起场面。

(二)安东尼因马其顿行省曾经是庞培的非嫡系省份而担心此地的军队会在关键时刻反水,于是向元老院请求把自己调到山南高卢任职总督。元老院因非常清楚山南高卢的战略地位而否决安东尼的提议,并派西玛斯率3个军团控制山南高卢,安东尼早料到元老院不会满足自己而率5个军团北上波河流域。



安东尼得知西玛斯曾参与刺杀恺撒的行动后便以为恺撒讨回公道为由攻打山南高卢,西玛斯虽然有3个军团,但基本上全是缺乏战争经验的士兵,根本无法同安东尼手下的的老兵们相提并论。西玛斯为抵消安东尼的战斗力优势率军躲进穆提那城迎战,安东尼搬出自己在高卢战场的经验建设大规模围城工事来围困对手。此时安东尼手下的2个军团临阵倒戈,宣布自己只效忠于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安东尼为加紧战事准备没有管他们。

元老院在屋大维接收效忠自己的2个军团后得知安东尼叛乱,让演讲大师西塞罗宣判安东尼为国家公敌,不久两位执政官希尔提乌斯和潘萨招募7个军团,在元老院的命令下与屋大维的2个军团联合讨伐安东尼。安东尼得知元老院派军队讨伐自己后留1个军团继续围困穆提那城,自己亲率2个军团迎战敌方援军。安东尼首先面对的是潘萨率领的4个军团,潘萨也因自己手里的士兵基本上全是新兵而在野战中吃亏,无法靠数量优势击败对手,最终潘萨军队溃败,潘萨本人也阵亡。


在安东尼处于胜利的喜悦时屋大维和希尔提乌斯率领的5个军团到达战场,安东尼因对手数量太多、自己部下筋疲力尽而退回穆提那城附近的营地,屋大维和希尔提乌斯也悄悄地跟随安东尼到达穆提那城附近。屋大维和希尔提乌斯包围安东尼的围城工事,安东尼为化解危机派骑兵等辅助部队抵御敌军,自己让主力部队强攻穆提那城。骑兵在防御的态势下无法逼退数量更多的步兵,所以外围的壕沟顺利被敌方填平,一直在城头观察局势的穆提那守军见战机已到后出城与援军夹击安东尼。安东尼的主力部队因将大量精力用于攻城而显得分散,无力抵抗对手的集中一点式强攻,因而开始溃乱。

希尔提乌斯趁安东尼的军队溃乱准备亲率1个军团对安东尼本人进行斩首行动,于是绕过激烈角逐的正面战场直扑对方主帅营帐的位置。当大批安东尼士兵发现后方起火后便不顾一切地向入侵安东尼营帐的希尔提乌斯军队发起反攻,希尔提乌斯与潘萨的情况一样无法抵挡敌方的反扑,最终希尔提乌斯本人阵亡,其部下见指挥官死后全部溃逃,希尔提乌斯的斩首行动失败。

屋大维没有因两位执政官阵亡而慌乱,反而施展自己的谋略技巧重组军队反攻安东尼。没有退路的安东尼军队爆发出比对手更强的求生欲,他们不仅挡住屋大维军队的猛攻,反而逼得屋大维军队节节败退,屋大维因对手全是百战精兵而撤退。安东尼因自己的兵力非常少而担心自己在原地会遭更多的敌方援军压制,于是自己率全军离开穆提那撤退到附近的帕尔马城,随后一路撤到帕尔马西北部的利古里亚海岸。安东尼在利古里亚海岸得到3个军团的增援,准备反攻屋大维,屋大维因同僚指挥官阵亡而不急于对追击安东尼,于是留在原地进行整理。此时元老院发来指令要求各军团服从西玛斯的统一调度,但大部分士兵因受到恺撒的恩惠而拒绝向刺杀恺撒的凶手效忠,转而效忠于屋大维。屋大维因自己的势力扩大而决定与元老院结束合作,并派人到利古里亚海岸与安东尼和谈,安东尼得知这都是屋大维设的局后决定与屋大维合作。

(三)穆提那之战后的不久逃往东方的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依靠元老的身份顺利在叙利亚和马其顿征募9万多名士兵和大量舰船,随时准备进军罗马城,安东尼迅速带着屋大维与恺撒的另一个得力部将雷必达联合建立后三头同盟。前43年安东尼、雷必达、屋大维在博洛尼亚公开三头同盟的计划,并得到公民大会的承认,元老院因三头的军事能力而被迫承认他们的地位,三人为巩固这个联盟屋大维与马克·安东尼的养女结婚。不久三头开始以“公敌宣告”的方式清除自己的政敌,其中包括刺杀恺撒的那帮人。
腓力比之战
(一)尤斯·卡西乌斯和马可斯·布鲁图斯通过一系列事件认识到元老们只有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打压那些拥有权势的政客,两人便以元老的身份通过贿赂和政治承诺得到不少来自东方的驻军,再使用这些力量降服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地区。


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不愿看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的势力越来越大而利用权力在罗马城进行公敌宣告运动,将自己的政敌统统判处死刑,并趁机聚敛财富,在这场政治风暴中有300位元老和3000名骑士被杀。

三头商议后屋大维和安东尼率军讨伐在东方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雷必达稳定罗马城。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得知屋大维和安东尼率军讨伐自己后暗中联系盘踞在西西里岛的塞克图斯·庞培,小庞培奉二人之命在西西里岛附近海域阻挠屋大维和安东尼从西班牙、阿非利加和意大利这三个行省获得资源,屋大维和安东尼因此只能从埃及获得资源。此时埃及正闹饥荒,没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屋大维和安东尼正面临后勤危机。

屋大维和安东尼为取得胜利先让8个军团东进巴尔干半岛,随后这8个军团控制马其顿的腓立比城以东的一处隘口,屋大维和安东尼军队通过这个隘口能从色雷斯地区获得粮食。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得知屋大维和安东尼的动向后通过海路到达色雷斯地区,然后准备绕过隘口偷袭对方,由于自己的部下在行军中太吵闹而被对方发现,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只能往隘口后方撤退。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发现隘口以西的腓力比城十分适合自己的作战方式而占据那里,腓力比城由昔日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建立,这座城市控制着黑海到希腊本土的海运线路。腓力比城北面是大片的森林,东面是绵延的群山,西面是广阔的平原,南面是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在这里驻军话不仅能把安东尼和屋大维挡在色雷斯之外,还与自己储藏物资塔索斯岛相距只有十几公里。

由于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军队数量过于庞大只能在距腓力比城以西的3、4公里处的两座南北相隔1、2公里的小山包分两部分扎营,布鲁图斯在北山扎营、卡西乌斯在南山扎营,他们为接应两边的军营在两山之间搭建数座行军堡垒。安东尼和屋大维得知对方在腓力比城附近后留下一部分人把守隘口,亲率主力前往腓力比城西南部的安菲波里城,不久两军用骑兵互相试探,并在此期间扩充力量。安东尼和屋大维拥有10万人,大部分来自亚平宁半岛和高卢地区;骑兵有33000人,大部分来自高卢地区和伊比利亚半岛。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军队有8万人,大部分来自东方行省驻军和东方殖民地;骑兵有20000人,主要来自小亚细亚半岛和阿拉伯地区。


屋大维和安东尼因后勤状况比对手糟很多而想急于一战,马其顿和色萨利地区的粮食产量无法供养屋大维和安东尼的十万大军,西班牙、阿非利加和意大利三个行省的资源因小庞培干扰而无法通过海路快速到达,这些情况根本不利于屋大维和安东尼长期作战。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因掌握制海权可以将小亚细亚半岛的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可以高枕无忧地进行持久战。安东尼为得到更多的补给向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求助,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为自己的丈夫恺撒报仇派大批舰队将补给送往前线,并让这批舰队封锁腓力比城的港口。

在托勒密舰队到达战场之前屋大维和安东尼每天向高地上的对手挑衅,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只是在高地上坚守,一点没有下山迎战的意思,屋大维和安东尼认为登坡导致伤亡惨重而只能每天派人辱骂对方。安东尼注意到两军南方的沼泽地有许多茂密的芦苇丛后就安排士兵借芦苇丛掩护在沼泽上面修筑堤道,准备一直通向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后方的运粮路线。安东尼为不让对手察觉沼泽上的动静让其余人在两军阵前列成战斗队形,并继续叫骂,还把所有的军团的军旗竖起来,让敌人误以为自己的所有军队都在阵前。10天后堤道顺利的延伸到目的地,安东尼让工兵趁夜到卡西乌斯的后方修筑碉堡,以此截断他们的补给线。卡西乌斯发现安东尼的阴谋后也建造工事还击,让工兵建造一条横跨沼泽的大坝以切断安东尼本部与卡西乌斯后方的安东尼部队的联系。安东尼发现自己的计划暴露后趁卡西乌斯兵力分散发起猛烈的进攻,企图突破卡西乌斯防御工事的缺口。卡西乌斯为加快建造速度让工兵们用夯土堆和木栅栏建造临时城墙,因而被安东尼轻松捣毁,最终攻入卡西乌斯大营。由于卡西乌斯手下大部分是新兵而被基本上全是老兵的安东尼军队击溃,卡西乌斯逃跑。

与此同时布鲁图斯再也忍受不住屋大维部下的挑衅而让所有人离营出击,布鲁图斯因屋大维没有在营中而能一口气击溃屋大维军队,谁也不知屋大维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奇葩事情而不在营中。布鲁图斯因忙于抢夺战利品而没有追击屋大维,致使屋大维死灰复燃。卡西乌斯登上一座山丘后误把屋大维的军营看成布鲁图斯军营,以为布鲁图斯战败导致军营混乱,随后荒诞地自杀。布鲁图斯得知卡西乌斯死亡后退回自己的营地,准备伺机而动。

(二)布鲁图斯保持坚壁清野的战略,利用海军的优势保持充足的补给,企图拖垮盟军。屋大维尝试着切断布鲁图斯的补给线,因自己缺乏指挥经验而以失败告终。冬季即将来临,托勒密舰队因此在途中遭遇大型风暴袭击,埃及艳后为保住维系托勒密王朝国际地位的重要资产而让舰队返回埃及,布鲁图斯将继续高枕无忧地从腓力比港口获得补给。马其顿和色雷斯地区没有足够的余粮提供安东尼和屋大维的军队,安东尼和屋大维只能前往更远的亚该亚地区征集粮食,布鲁图斯打持久战的话就一定能胜利。

可悲的是布鲁图斯竟然受手下的煽动贸然进攻安东尼和屋大维,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布鲁图斯右翼的情况十分良好,但左翼崩溃的速度非常快,安东尼看到此形势后故意将自己的右翼向外侧运动,做出包抄敌军的态势。布鲁图斯被迫让全军跟着安东尼移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中路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安东尼看到对手出现缺口后让手下的高卢骑兵和意大利骑兵穿插敌方缺口,并让手下的步兵夹击对手左翼。屋大维看出安东尼的策略后让自己的部下配合骑兵夹击敌方右翼,布鲁图斯全面溃败,布鲁图斯见大势已去后开始逃跑。当布鲁图斯企图回到自己的军营时却被屋大维的部下提前占据,布鲁图斯只能往附近山丘的森林里逃跑,最后因不敢面对失败的命运选择自杀。腓力比之战后共和制度的保守派全部离世,共和制度已经名存实亡,接下来就是争夺帝王宝座的战争而已。

(三)三头消灭政敌后将罗马共和国领土瓜分,雷必达统治西部省份,屋大维统治中部省份,安东尼统治东部省份。屋大维返回罗马城居住,安东尼前往孟斐斯居住,雷必达前往迦太基城居住。前41年安东尼被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美貌征服而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结婚,并在在塔尔苏斯同居。马克·安东尼的妻子富尔维亚因屋大维自己的女儿待遇不周而不满,煽动安东尼的路西斯·安东尼给予自己八个军团进攻罗马城。一开始屋大维还很为难,但因自己的政治生涯不能毁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泼妇而击垮他们,富尔维亚被围困在佩鲁贾。前40年富尔维亚因不忍饥饿而投降,屋大维把她流放到西克由。屋大维为表达歉意将奥克塔维亚嫁给安东尼,安东尼因而赞同屋大维流放富尔维亚的行为。前36年雷必达为避免卷入安东尼与屋大维之间的斗争而故意实施错误的政治举动让屋大维对自己不满,屋大维也因此找到让雷必达下台的机会,与安东尼商议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和政权,雷必达心安理得地退出政界隐居,直到罗马帝国成立15年后善终。
那罗霍斯岬角战役
(一)前45年小庞培的兄长格涅乌斯·庞培与恺撒交战失败战死,小庞培为躲避恺撒的锋芒过起隐姓埋名的海盗生活,前43年塞克图斯·庞培趁罗马内乱占据疏于防备的西西里岛,随后的数年里为帮助元老院对抗恺撒的旧部封锁西西里岛附近海域。

西西里岛因粮食产量丰盛而被缺乏粮食的亚平宁半岛大量征集,因此西西里岛的农场主们开始超额完成任务,这样以来就开始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罗马元老院为解决西西里岛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将近年来征战东地中海获得的俘虏和奴隶发配到西西里岛进行耕作,时间一长岛上大部分人口都是失掉自由的的俘虏和奴隶,这也导致野心家会准时机来煽动他们以聚集自己的力量。小庞贝也是利用这些因素将整个西西里岛拿下,并开始建设自己的舰队以巩固自己的力量。

小庞培占据西西里岛不久后出兵攻打防备更弱的撒丁岛和科西嘉岛,至此罗马本土的重要生命线被庞培的余孽完全切断,元老院为对抗恺撒余党不得不拉拢小庞培,并任命为小庞培为西西里、撒丁和科西嘉三岛的统治者,小庞培为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报仇帮助元老院对抗恺撒余党。当时三头为清剿政敌无暇顾及小庞培,小庞培在此期间帮助元老院干扰屋大维和安东尼的海上补给线,直到三头清剿元老院所有势力后才顾及小庞培。

三头成为国家实权者后开始瓜分地盘,雷必达统治西部省份,屋大维统治中部省份,安东尼统治东部省份。安东尼为专心管理东部这个是非多的地方没有在乎小庞培,偏安一隅的雷必达也没有动力对小庞培动武,只有处于罗马本土的屋大维为保障海上生命线安全准备讨伐小庞培。

(二)前38年小庞培劫掠前往亚平宁半岛的商船而引起罗马城内民愤,屋大维借此讨伐小庞培,随后组建舰队前往墨西拿海峡攻打西西里岛,却因临时征调的船只经不起大风大浪而被小庞培打败。屋大维只能让各省份从遥远的陆路运粮以维持亚平宁半岛的基本需求,并在此期间重新建设舰队。屋大维为防止敌人发现自己的意图选择罗马城以南的提托诺斯湖为秘密基地建造战舰,并通过一条秘密建造的运河与地中海相连,每当西西里侦察兵从海面眺望时都容易忽略这条隐秘的水道。

安东尼与雷必达为各自的利益帮助屋大维反攻西西里岛,尤其是安东尼为东征帕提亚用120战舰换取屋大维的20000步兵,屋大维决定剿灭小庞培的势力后后答应安东尼的要求。前36年屋大维万事俱备后率300艘战舰向西西里岛的墨西拿进发,由安东尼副手提图斯指挥的安东尼舰队向西西里岛的塔林敦进发,雷必达亲自率舰队向西西里岛的利利卑城进发。掌控科西嘉岛和撒丁岛的庞培部将梅纳斯因被三头收买而按兵不动,小庞培因对手到来而无限顾及科西嘉岛和撒丁岛的事情,只能独自应对敌军。

屋大维继续尝试从墨西拿海峡登陆西西里岛,但这回小庞培没有那么幸运,结果被屋大维的专业战舰击溃。随后屋大维攻取西西里岛以北的小岛武尔卡诺,屋大维的副将阿格里帕也拿下墨西拿城附近的那罗霍斯岬角,屋大维开始对西西里全岛形成巨大压迫,小庞培自知大难临头将300艘战舰集结在墨西拿城抵御屋大维。虽然双方在数量上势均力敌,但小庞培舰队中大部分是3-4列桨战舰,战术上也接近希腊风格,要尽可能地使用弩炮进行远射,并进行各种机动与敌方周旋,最后伺机用船艏的撞角摧毁敌方的船舷。屋大维舰队中大都数是5列桨战舰,因安装大量弩炮而不用担心在对射中吃亏,但主要是用乌鸦吊桥锁死对方以便让船上的重步兵击杀敌方船上的士兵。小庞培因舰船质量和步兵质量的劣势败给屋大维,此时雷必达攻破西西里岛南部防御不严密的利利卑城,这是由于小庞培无法用有限的资源供养太多的士兵而出现人手不够的问题,无法面对各方强大的军队而出现防线漏洞的问题。


小庞培为继续抵抗屋大维撤往西西里岛东部的陶尔米纳,安东尼舰队正巧先赶到那里包围陶尔米纳,整座城市便在安东尼舰队的强攻下迅速陷落,小庞培见大势已去后带少量护卫出海避难。前35年小庞培到达小亚细亚沿海的米利都,但被管控那里的安东尼处决,小庞培的死不仅意味着庞培家族的陨落,也是共和制保守派的最后烟火覆灭。

(三)屋大维打败小庞培后恢复长期以来被小庞培破坏海上补给线,从而赢得人民广泛赞誉。屋大维肃清亚平宁半岛的盗贼,稳定社会治安;妥善安置退伍士兵,稳定社会;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救济贫民;修复或新建神庙,为失业者提供工作。人们因屋大维这些政绩推选他为终身保民官,屋大维因此获得全亚平宁半岛民众的支持。不久屋大维履行承诺给予安东尼2万士兵,安东尼因获得屋大维的支持而放心后方,专心执行自己远征帕提亚帝国的计划。屋大维趁安东尼无限旁顾和雷必达隐退时吞并罗马共和国西部省份,当安东尼远征帕提亚帝国失利后二人的矛盾就此展开。
金达拉山口战役
(一)前50年帕提亚帝国利用卡莱战役获胜的余威入侵叙利亚地区,却因粗糙的攻城技术被叙利亚的罗马驻军击退。前40年帕提亚王储帕科鲁斯卷土重来,一度攻克整个地中海东岸,迫使小亚细亚地区的城邦臣服帕提亚帝国,安东尼的部将文提狄乌斯击退帕提亚人的入侵,帕科鲁斯被迫撤回本土。

前38年帕科鲁斯说服父王奥罗德斯二世后征集军队再次入侵叙利亚地区,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甲士都汇集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人数多达3万。帕提亚帝国的铁甲骑兵最博人眼球,他们都是从贵族阶层中挑选出来的精干力量,手持12英尺长的康托斯长矛,全身披挂紧密的鳞甲,并配有头盔、护颈、胸甲、臂甲、腿甲等全套护具,胯下的战马全身覆盖青铜或铁制的铠甲。


文提狄乌斯得知帕科鲁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集结军队后认为帕提亚人肯定会卷土重来,但因自己的兵力不足而无法压制住帕提亚人。而且上司安东尼的主力都分散在卡帕多西亚东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中起来,文提狄乌斯只能利用诡计来拖延帕提亚人的行进速度,为了达到这目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误导敌人的行军路线。

通常情况下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进入叙利亚必须渡过幼发拉底河才能到达,但渡口并非只有一个,倘若想用最短的时间渡河通常会选择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丘格玛,此处河道最窄,最适合搭建浮桥。文提狄乌斯让间谍法纳伊乌斯向帕提亚帝国宣传假情报,其中声称罗马人并不担忧敌人会从中游迅速通过,可以利用附近的小山丘躲避帕提亚骑射手的攻击,如果敌人选择下游的渡口过河罗马人会非常担心因那里地势平坦而无法躲避帕提亚骑射手的攻击。法纳伊乌斯宣传的假情报很快传到帕提亚首都泰西封那里,那里的大臣们都建议帕科鲁斯前往下游的渡口渡河,帕科鲁斯也觉得有道理而同意群臣的建议。帕提亚人因被假情报蛊惑导致行军时间大大加长,文提狄乌斯因而能有充分的时间集结军队。

(二)帕科鲁斯因在渡河过程中并未遭受袭击而以为罗马人胆怯,事实上文提狄乌斯在这期间将所有军队驻扎在希尔赫斯提卡平原与金达鲁斯山脉交界处的希拉克雷乌姆高地,那里是前往安条克城的必经之路。

经历卡莱战役沉痛的教训后罗马人开始重视远程兵种,克里特岛的弓箭手和巴利阿里群岛的投石兵都被罗马人大量使用。这些兵种对骑兵有很大的威慑力,尤其是巴利阿里群岛的投石兵的有效射程和杀伤力都远超帕提亚骑射手使用的复合弓,即使身披重甲的骑兵也无法抵御飞石冲击所带来的毁灭性力量。


一个多月后帕提亚人终于渡过幼发拉底河,帕科鲁斯得知文提狄乌斯的动向后率军直奔希尔赫斯提卡平原。帕科鲁斯看到希拉克雷乌姆丘陵上有罗马军营后以为敌人因准备不充分而龟缩在此地,自信地让铁甲骑兵冲上山坡强攻罗马人。文提狄乌斯让所有士兵等到对手距离自己500步时进行还击,当帕提亚铁甲骑兵进入罗马人的指定范围内后罗马重步兵走出寨门向帕提亚铁甲骑兵冲锋,帕提亚铁甲骑兵因冲上山坡的高度太高而无法继续加速,被迫与罗马重步兵进行近身肉搏战。在马背上所向无敌的帕提亚骑士在近身肉搏战中不能与罗马重步兵相比拟,很快被罗马人打得丢盔弃甲。尚未上山的帕提亚骑射手试图发射密集箭矢阻止罗马人冲刺,却因双方瞬间打在一起而无法区分敌我,自己因不能误伤菁英而束手束脚。帕科鲁斯缓过神来后让剩余的骑兵撤退,并让骑射手们发射密集箭矢压住罗马人追击的势头。


帕科鲁斯没有因第一波进攻惨败而丧失斗志,继续对罗马人发起第二波进攻。帕提亚铁甲骑兵再次冲向山坡,这次文提狄乌斯选择用巴利阿里投石兵对付帕提亚铁甲骑兵,无数斗大的石块如同密集如雨般的下落让排列成密集阵的帕提亚铁甲骑兵无法躲避,投石的冲击力让帕提亚铁甲骑兵隔着盔甲受到严重的内伤,帕提亚铁甲骑兵开始溃乱。帕提亚骑射手们也因对方火力比自己强大而无法还击,还因自己缺乏护具被打得头破血流,帕提亚骑射手首先退出战场。


罗马重步兵趁着帕提亚铁甲骑兵混乱时向帕提亚铁甲骑兵发起冲锋,帕提亚铁甲骑兵因在肉搏战中非常吃亏而溃败。帕科鲁斯并未选择夺路而逃,而是率剩余的部队对罗马人发起自杀性冲锋,但被罗马军队的克里特弓箭手、巴利阿里投石兵和罗马标枪手的密集火力打击下全部牺牲,帕科鲁斯也阵亡。文提狄乌斯将帕提亚王储的首级传示叙利亚地区,以此告诫那些两边押宝的叙利亚城市和叙利亚潜在的帕提亚帝国支持者们。帕提亚人方面包括王储在内的2万多人战死,剩余人全被俘虏,从此罗马人开始在叙利亚地区深得人心,帕提亚人因此彻底告别远征叙利亚的计划。
安东尼亲征帕提亚帝国
(一)前36年安东尼因自己的部下文提狄乌斯在金达拉山口击退帕提亚人而对自己远征帕提亚帝国感到自信,决定远征帕提亚帝国。当时安东尼管辖东部前当地的资源被共和派势力压榨一空,大量的士兵需要粮饷供应,退役的士兵也需要分发粮饷赡养,安东尼不得不为资金发愁。安东尼将目光转向各个附属国征集资金,通过仲裁王位继承权和钦点君主的手法从这些国家的国库里捞得一笔资金。安东尼的情妇托勒密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给予安东尼大量资金,因此军队的粮饷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


安东尼还发愁的是给退伍士兵分发土地的问题,可安东尼控制的地方已没有多余的土地分给退伍士兵。安东尼发现很多塞琉古王室后裔在帕提亚帝国的支持下获得自己城市的自治权,于是自己突发奇想通过掠夺帕提亚帝国的土地来解决土地的问题。安东尼从本地征召6万罗马步兵,还获得屋大维的2万步兵和西班牙行省和高卢行省的1万名骑兵。


安东尼为确保战事万无一失从东部的附属国中征召23000名士兵,其中包括叙利亚弓箭手、里特弓箭手、加拉太步兵、犹太步兵、卡帕多西亚标枪手和本都步兵,亚美尼亚国王阿尔塔巴斯德斯也带着6000骑兵和7000步兵响应安东尼。


鉴于当年克拉苏的失败安东尼采纳亚美尼亚国王阿尔塔巴斯德斯的建议从北方山区入侵帕提亚帝国,经过亚美尼亚山地后到达第一个目标是阿特罗帕特尼王国。当初亚历山大三世灭掉波斯帝国后当地人拥立波斯帝国米底行省副总督阿特罗巴特斯为国王,阿特罗帕特尼王国开始拒绝成为塞琉古王朝的附庸,可后来却成为帕提亚帝国的附属国,只要占领这里安东尼的军队就能从容不迫地南下伊朗和两河流域。


面对罗马人的进攻阿特罗帕特尼国王塔瓦斯德斯一世立即加强首都弗拉阿塔的防御,弗拉阿塔城依山而建而易守难攻,还储备大量的水源和粮食而能应对短促的袭击。安东尼为防止塔瓦斯德斯一世逃走让主力部队先行,后勤车队和攻城器械因此全被抛在后面,先行到达的主力部队只能用泥土和碎石建造围城工事,结果战斗进程不仅没有加快,反而因此大大减缓。

此时帕提亚新任国王弗拉特斯四世率4万大军赶往弗拉阿塔城,弗拉特斯四世发现罗马人的辎重部队和主力部队分隔两地后准备袭击罗马人,又发现罗马人的围城工事非常坚固后转而袭击罗马人的辎重部队。护送罗马人辎重的亚美尼亚人等同盟军因纵队过长而无法应对帕提亚骑兵的各个位置攻击,同盟军中的大部分弓箭手和轻步兵被安东尼调往前线而缺乏足够的反击火力,同盟军骑兵也被机动性更强的帕提亚骑兵逐一击破。最终同盟军损伤惨重,罗马人的辎重全被帕提亚人劫走,罗马人的攻城器械全被帕提亚人摧毁,此时罗马人不仅难以迅速攻克弗拉阿塔城,而且后勤都成了重大问题。
(二)面对危急的局安东尼让10个军团和所有骑兵出营,随后让这些人佯装搜集粮草以吸引帕提亚人与自己决战,弗拉特斯四世意识到安东尼的以阴谋后拒战不出。安东尼见此计策被敌方识破后让全军佯装撤退,弗拉特斯四世见罗马人准备撤退让全军袭击罗马人。帕提亚骑兵摆出新月阵准备包围罗马人,当帕提亚骑兵接近罗马人时被罗马军队中的轻步兵反击,罗马轻步兵投射的大量箭矢、标枪、投石将帕提亚骑兵击退。安东尼趁帕提亚骑兵溃退立即派高卢骑兵和西班牙骑兵追击帕提亚骑兵,帕提亚骑兵因近战方面的短板而败给高卢骑兵和西班牙骑兵。


许多帕提亚步兵也因近战的短板被罗马步兵击败,安东尼见帕提亚全军溃败后让全军追击,此时困守弗拉阿塔城的米底人利用罗马人追击帕提亚人时机破坏罗马人的围城工事,围城工事的罗马守军因数量过于稀少而让米底人得逞。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罗马人只能重新建造围城工事,罗马人因补给全被帕提亚人掠夺而出现后勤危机,罗马人每次出营搜集粮草时被帕提亚骑兵袭击,在这种情况下安东尼开始考虑如何将整支军队带回叙利亚。

(三)弗拉特斯四世也因面临冬季到来而出现运送补给的困难情况,通过劫掠获得的粮食无法长时间维持数目庞大的军队,准备与后勤问题更严重的罗马人和谈。安东尼为能顺利撤回叙利亚同意与弗拉特斯四世和谈,当罗马人接受合约撤退时帕提亚人却趁机破坏罗马人的攻城器械和围城工事,安东尼意识到自己被骗后只能让全军迅速的撤退。安东尼为保障全军安全朝亚美尼亚境内撤退,老谋深算的弗拉特斯四世意识到惧怕帕提亚骑兵的罗马人肯定会往亚美尼亚山区撤退后派先遣队摧毁罗马人必经的大坝。三天后罗马人到达摧毁的大坝时开始停滞,安东尼意识到这是帕提亚人的阴谋后让全军列阵准备战斗,让10个军团组成空心方阵,并让轻步兵在空心方阵里进行远程还击,还让骑兵埋伏两侧准备夹击敌人。


果然帕提亚人快马追击罗马人,射出密集的箭矢攻击罗马人。罗马重步兵摆成龟甲阵抵御密集箭矢的打击,随后空心阵中央的轻步兵投射密集标枪、箭矢、投石进行反击,帕提亚骑兵再次遭受噩梦般的打击而溃败。这时埋伏在两侧的罗马骑兵夹击帕提亚人,帕提亚人为避免围歼的危险迅速逃离战场。

帕提亚人为阻止罗马人撤退一直在罗马人身边徘徊,罗马人只能以列阵的姿态撤退,这样以来罗马人的行军速度大大降低。相比帕提亚人罗马人更会因后勤问题急于退出战场,安东尼的部将加卢斯主动请缨击退帕提亚人,安东尼让加卢斯带一部分骑兵和轻步兵袭击帕提亚人。帕提亚人见一部分罗马人离开军阵后以佯退的方式吸引将其到离军阵很远的位置,随后派轻重骑兵轮番进攻,离开军阵的罗马人很快溃败。起初安东尼只是派出小队增援,结果照样溃败,安东尼不得不派1个军团支援,这才将帕提亚骑兵驱散。此时获得解围的米底人与帕提亚人会合,安东尼得知此事后不得不让全军翻山撤退。帕提亚人获得支援后准备反攻罗马人,随后让轻骑兵发起第一轮攻势。帕提亚轻骑兵向罗马人射出密集箭矢,罗马人再次摆出坚固的龟甲阵防御,龟甲阵后方的轻步兵投射密集的标枪、箭矢、投石进行还击,帕提亚轻骑因缺乏护具而迅速溃退。

安东尼为吸引帕提亚铁甲骑兵让第一排士兵以半蹲的姿势防御,弗拉特斯四世以为罗马人体力不支让铁甲骑兵冲锋,帕提亚铁甲骑兵冲到罗马人阵线时第一排罗马人立马恢复战斗状态打得帕提亚铁甲骑兵措手不及。所有罗马人开始进行反冲锋,前排的帕提亚铁甲骑兵因近战能力差而伤亡惨重,后排的帕提亚铁甲骑兵也开始溃乱。弗拉特斯四世意识到罗马人的战斗力后让残余的铁甲撤退,安东尼趁帕提亚人损失惨重让全军迅速撤退,弗拉特斯四世得知罗马人撤退后派轻骑兵一路尾随。

(四)安东尼为让全军撤离时不被帕提亚轻骑兵袭击让所有士兵看见帕提亚轻骑兵时就立即扎营,与帕提亚轻骑兵长时间对峙。帕提亚轻骑兵以为罗马人没有想要撤离的迹象而开始休息,安东尼趁帕提亚轻骑兵松懈让全军迅速的拔营,帕提亚轻骑兵察觉过来时罗马人已经跑远了,安东尼顺利地撤入亚美尼亚境内,最后返回叙利亚。与其说罗马骑兵羸弱,不如说安东尼缺乏名帅所具备的统筹和规划能力。当罗马人退到亚美尼亚后已经损失3万人,其中大部分人并非战死,而是因为饥饿、疾病、食用有毒野草和饮用不干净的河水而毙命。

帕提亚人步兵虽然羸弱,但经弗拉特斯四世的精明指挥没有让全军毁于步兵的弱点上。弗拉特斯四世很好的利用骑兵的优势让罗马人苦不堪言,再加上自己审时度势的能力让罗马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帕提亚人在战争中的损失远远小于罗马人。
二头反目
(一)前33年安东尼因远征帕提亚帝国失利后非常气馁,又得知屋大维趁自己东征期间吞并罗马共和国西部行省后更加愤怒。当初雷必达为躲避屋大维和安东尼的斗争而故意发表错误的政治观点惹恼二头,屋大维与安东尼商议夺去雷必达的政权和军权,安东尼为安心远征帕提亚让屋大维进行独断。结果屋大维不仅剥夺雷必达的权力,而且吞并雷必达的领土,安东尼因此与屋大维断交。屋大维为挑起战争将安东尼的丑事全部公布于众,指责安东尼抛弃自己的原配夫人富尔维亚与原上司恺撒的妻子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发生性关系,还指责安东尼不经过法庭判决就擅自处死塞克图斯·庞培。安东尼也指责屋大维不是恺撒的亲生子,没有资格继承恺撒的遗产,二人的互相指责让罗马各地人们一轮纷纷,许多政客认为新的内战不可避免了。
(二)前32年安东尼向世界声称将利比亚、腓尼基、叙利亚、亚美尼亚赠给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自己的子女,安东尼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罗马人的利益,罗马人因而对安东尼不满。屋大维趁此将安东尼的遗嘱公布于众,其中表明安东尼要将罗马东部的省份传给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及其子女,罗马人听得此事后纷纷愤怒,向屋大维请求宣布安东尼为人民公敌,同时誓死效忠屋大维。屋大维得势后向安东尼宣战,一场决定罗马帝国创立者的战争就此打响。
阿克提姆海战
(一)前32年屋大维趁安东尼沉迷于埃及宫廷的奢华生活造谣中伤安东尼,安东尼实在忍无可忍而开始备战,准备讨伐屋大维。两人对立的竞争模式难免会发生内战,屋大维以罗马政治精神的代言人自居,煽动罗马平民和军队支持自己。安东尼的权力基础只来源于军队,这就需要用更多资源予以滋养,这让安东尼更乐于在地中海东部展开宏图伟业,依靠埃及的粮食、希腊的港口和亚洲部队滋养自己的军队。安东尼又用当地资源贿赂罗马城的政客,为自己圈养支持者。

屋大维和安东尼在各自的辖区内扩编陆军、建造舰队,就实力而言屋大维动员400艘战舰和19000名士兵,安东尼动员500艘战船和22000名士兵,从数量上看安东尼略微占有优势。由屋大维控制罗马中部和西部地区,因而所有兵源几乎来自西地中海地区,屋大维军队中半数以上是军团士兵,其中军团士兵中大部分人都是资深老兵。屋大维辅助部队中的弓箭手、投石兵、标枪手等轻装步兵大部分来自高卢、北非、西班牙地区,骑兵也一样。屋大维舰队中的大部分划桨手和海员是在西地中海海岸招募的专业人员,保证战舰的战斗力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相比之下安东尼的军团士兵中大部分都是资深老兵,由于长期在东方生活导致军团士兵占全军比例越来越少,从而不可避免的招募大量东方士兵补充实力。由于希腊各城邦早已衰落安东尼的海军主力完全仰仗于托勒密王朝,托勒密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不惜花更多钱为为自己的情夫提供战舰、操作人员等相应的必需品,托勒密王朝与东方的大帝国一样大部分划桨手都来自于奴隶阶层,专业性非常差。

在舰船样式方面屋大维舰队中大部分是罗马传统的5-7列桨中型战舰,其中的好处是具备良好的机动性和较大的运载能力,船上还搭载大量的弩炮等远程武器,由于体量较小导致续航能力有些不足。安东尼舰队中大部分是托勒密王朝的5-7列桨大型战舰,超大的体量让其运载能力和续航能力非常强,船舷因配有铁甲防护而不会被敌方的撞角轻易摧毁。托勒密战舰因体量大、配重多导致其机动性特别差,其中的桨手因全部来自于奴隶阶层导致协调性特别差。


(二)安东尼让埃及和腓尼基舰队原地待命,自己率先头部队前往小亚细亚半岛以弗所城等待东方的部队赶往巴尔干半岛前线,当东方的部队赶到以弗所城后全部赶往在爱琴海东岸的萨摩斯岛,准备沿着希腊海岸绕到爱琴海西岸,计划横渡亚得里亚海登陆亚平宁半岛。屋大维得知安东尼动向后先让副将阿格里帕一支舰队前往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的墨托涅港口抵御安东尼军队,因墨托涅是地中海与亚得里亚海的交汇点而适合以较少兵力阻击长时间航行的舰队。屋大维利用阿格里帕阻击安东尼的时期笼络支持者,并清洗元老院中的反对者,开始自己的独断专权时期。

阿格里帕意识到安东尼速战速胜的计划后没有在墨托涅处停留,而是撤到后方的科孚岛,那里正好是希腊进攻亚平宁半岛的跳板。安东尼得知阿格里帕的动向后只能转变计划,加上不适合航海的冬季来临只好让全军转移到附近的阿克提姆海角驻扎,准备来年对屋大维清算。

由于阿克提姆海角可以充当避风港,为求速胜的安东尼便将所有战舰聚集在此,这也导致其后方空虚。阿格里帕趁安东尼在远方休整率领部分舰队攻击那些帮助安东尼的希腊城邦,这些希腊城邦在突如其来的进攻下损失惨重,安东尼在希腊海岸边的补给据点因此损失惨重。安东尼因不愿意让自己的舰队在不完全受自己节制的地方遭受损失而没有分兵增援,其次也不知道阿格里帕的临时落脚点在何处而对支援的方面缺乏足够的信心。此时屋大维亲率主力舰队从伊利里亚海岸南下会合阿格里帕,随后封锁安东尼的舰队,安东尼的舰队因全部集中在阿克提姆海角而被屋大维完全锁死。安东尼因阿格里帕的打击而缺乏大规模决战的信心,始终不敢派大规模军队出击,只派小股部队与对方进行前哨战,就这样白白消耗给养。

一直在安东尼身边暧昧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见此局面有些坐不住,向安东尼回应称自己让主力和舰队返回埃及休整,并让安东尼死守阿克提姆附近的城池,溺爱妻子的安东尼因不愿失去托勒密王朝的支持而做出率军突围返回埃及的决定。安东尼趁夜进行突围行动,为了不惊扰对方的士兵让全军保持静默,并分成多个单纵队按先后顺序缓缓离开。那天晚上海雾没有那么严重,没有逃过屋大维侦察兵的眼睛,屋大维看到安东尼准备逃跑后让全军在唯一的狭窄出口围堵敌人,安东尼被迫停在原地与屋大维交战。

屋大维和安东尼都将自己的舰队编排为左-中-右三个分队,同时安东尼利用出口两侧的地形拱卫以防止敌人迂回侧方,安东尼因出口狭窄只能将第二线的预备队集中在一起。安东尼率先让自己的两翼翼发起强攻,屋大维让两翼利用机动性故意在弩炮的射程外徘徊,迫使敌方右翼浪费弹药。安东尼因两翼舰队射不到敌方战舰让两翼跟上前去射击对方,屋大维又让两翼利用机动性后撤,安东尼的两翼舰队只能继续跟上前去射击对方,在这样的往复循环下安东尼的两翼舰队脱离地形的拱卫。


屋大维看到敌方两翼出现漏洞后开始让两翼利用船上的重型弩炮还击对方,罗马人的重型弩炮与托勒密的弩炮相比不仅射程远,而且伤害高,其中重型弩炮发射的大型石弹也让木质船壳包裹金属装甲的托勒密战舰招架不住,安东尼的两翼舰队就这样溃退出战场。

屋大维在双方两翼缠斗期间让中军利用机动性迂回敌人侧面,安东尼中军的舰队因笨重、距离远而无法拦截对方,第二线预备队也因笨重而遭受乌鸦吊桥的打击。屋大维两翼击溃敌人继续用重型弩炮对付安东尼的中军,安东尼的中军也被重型弩炮打击而溃败,随后屋大维两翼与屋大维中军夹击安东尼的第二线预备队。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嗅觉到危险后让安东尼与自己逃跑,溺爱埃及艳后的安东尼听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建议抛弃部队逃往埃及,安东尼的舰队因主帅逃跑而溃乱,最终被屋大维的舰队围歼。屋大维舰队摧毁敌方400多艘战舰,缴获敌方100多艘战舰,这些数据表明安东尼的舰队全军覆没,短时间内没有足够的力量包围埃及。


(三)阿克提姆海战后屋大维剿灭安东尼的全部军事力量,让安东尼一蹶不振,安东尼剩余的军事力量也就是埃及本土中只能打治安的少数士兵。屋大维得知安东尼逃往埃及后立即让全军向埃及开进,安东尼因缺乏足够的军队抵御敌人而自杀,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为怕屋大维以小母不自爱为由残害自己而自杀。屋大维找到安东尼、恺撒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所生的孩子后全部斩杀,以绝后患。随后屋大维开始征服埃及,埃及的所有城镇因惧怕屋大维的威名而纷纷投降,从此埃及并入罗马共和国版图。前30年屋大维出征罗马共和国东部省份清剿安东尼的残余失利,许多东部的城市也惧怕屋大维的威名而主动生擒安东尼的党羽并献给屋大维,屋大维将东尼的党羽全部诛杀,从此屋大维控制整个罗马共和国。

屋大维称帝
(一)鉴于当年恺撒被杀的事情屋大维没有急于称帝,而是利用自己盘根在元老院的势力成功成为终生执政官。一年后屋大维在官方场合表态要还政元老院,并让让自己的势力退出埃及,由于元老院大部分都是屋大维的人而拒绝屋大维的请求,还授予屋大维对西班牙、高卢、叙利亚三个行省的永久统治权。屋大维深谙执政官不保证他的绝对权力而兼任终生保民官和各总督监督权,保民官可以干预元老院的任何决断,也可以独自处理民事;各总督监督权可以干预各总督的领土管理,也可以否决各总督的计划转而跟随自己的心愿。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这个称号在罗马宗教信仰中为拥有超越人的威权且任何章程不能对其地位性质定义。随后屋大维为避免罗马人对帝制的恐惧谦虚地称自己是罗马的第一公民,即元首,这可能与罗马王政时代有关。屋大维制定元首制,元首能对军事、经济、宗教、政治等方面进行独裁,并终身担任,继承人由前任元首任命,从此元老院开始成为一个摆设。前23年屋大维对元老院进行改革吗,首先剥夺元老院的权力,将元老院改为顾问机构,由许多高级官吏和十五位元老组成。从此元老院名存实亡,罗马共和国进入罗马帝国时代,接下屋大维要考虑的是自己选谁继承自己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