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几种“环颈”的鸻,和它们混乱的命名

2023-02-28 22:17 作者:竹雈  | 我要投稿

混乱,当然说的是中国大陆通用的命名。本来这几种鸻的长相就不是那么好分,再加上大陆的命名和英文名的对应相当糟糕,和台湾地区的命名也基本完全无法对应,甚至两边同名的物种指的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当然一般观鸟的人大都未必太在意大陆的中文名以外的名称,但是如果把这些名称和英文以及台湾的命名对比一下的话,就会发现糟糕命名带来的巨大混乱。

大陆的环颈鸻=台湾的东方环颈鸻

大陆的剑鸻=台湾的环颈鸻

大陆的长嘴剑鸻=台湾的剑鸻

大陆的金眶鸻=台湾的小环颈鸻

习惯了大陆命名的肯定对台湾的命名感到晕头,但是对比一下英文名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一边了

“环颈鸻”这个名字真正的主人是 ringed plover,也就是大陆命名为剑鸻的 common ringed plover 和 命名为金眶鸻的 little ringed plover

而台湾的命名正好和英文对应,为“环颈鸻”和“小环颈鸻”(新版的命名中前者更改为了“北环颈鸻”,后文会再提到)

Common ringed plover 的种名 hiaticula 源于拉丁文 hiatus(河谷)以及 cola(活动者),形容本种在河谷的碎石间繁殖。Charadrius hiaticula 合并起来意思是“在河谷碎石间繁殖的鸻” 。

Little ringed plover 的种名 dubius 拉丁文表示不确定,指最初命名时对本种的分类地位不大确定。Charadrius dubius 意为“分类不确定的鸻” 。

即大陆所称“金眶鸻”

大陆叫“环颈鸻”的却是 Kentish plover,名字里连表示环颈的 ringed 都不带的,却抢占了剑鸻本该有的名字叫环颈鸻了...而台湾不知道是不是受大陆影响,也命名成环颈,但是为了和 common ringed plover 区别,叫“东方环颈鸻”


即大陆的“环颈鸻”
Charadrius alexandrinus ,即“在亚历山大港出现的鸻”

而大陆叫做长嘴剑鸻的 long-billed plover,台湾旧称剑鸻,新改为长嘴鸻,完全与英文对应。

该种的种名 placidus,拉丁文表示安靜而穩重,相对于同属双领鸻 C. vociferus 爱吵闹的习性。Charadrius placidus  合并起来为“安静的鸻”。

其实大陆的环颈鸻,金眶鸻,剑鸻,长嘴剑鸻看成纯粹依据外貌特征的命名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一这几种鸻都有“环颈”,金眶鸻和长嘴剑鸻又都有“金眶”,如此命名仍然容易造成记忆混乱和辨识模糊,其二就是和英文的对应错综复杂乱七八糟,和国际严重不接轨。

前面提过的两岸名称的对应关系:

大陆的环颈鸻=台湾的东方环颈鸻

大陆的剑鸻=台湾的环颈鸻

大陆的长嘴剑鸻=台湾的剑鸻

大陆的金眶鸻=台湾的小环颈鸻

不过这里的台湾称呼是传统的称呼,也就是一些旧图鉴和大家嘴里仍然常能看到听到的称呼,在2012年出版的《台湾鸟类志》(第二版)中的“台湾鸟类名录”之中,对很多鸟类的名字做了修改,修改过后的对应关系如下

大陆的环颈鸻=台湾的东方环颈鸻

大陆的剑鸻=台湾的环颈鸻

大陆的长嘴剑鸻=台湾的长嘴

大陆的金眶鸻=台湾的小环颈鸻

做出此修改的原因很显然是为了不和大陆的名称产生混淆,修改过后避免了“环颈鸻”和“剑鸻”在两岸指不同物种的局面。不过我看更应该修改名称的是大陆这边...

另外,大陆的铁嘴沙鸻(greater sand plover)和蒙古沙鸻(lesser sand plover),台湾古早的名称分别叫铁嘴鸻蒙古铁嘴鸻,后来改成了铁嘴沙鸻蒙古沙鸻,和大陆一致,而最新版的命名改成了铁嘴鸻蒙古鸻

左侧为更改后的名称

真的是够乱的...

顺便看一下这几种环颈的小可爱的辨识吧


几种“环颈”的鸻,和它们混乱的命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