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新纪元,科技企业填补了中国AI大模型的空白
从1950年图灵测试被首次提出,机器学习概念诞生,到今天,大模型的参数量已达千亿级,以ChatGPT为代表的聊天机器人应用,展现了令人震惊的智能。如果将大模型参数与生物神经元类比一下,AI用不到100年的时间,走完了生物数亿年的进化历程。
大模型驱动之下,各种AGI能力飞速涌现,但在抽象的参数背后,依然是具体的人、企业、机构,共同推动了大模型的开发、训练、应用落地。开发训练模型的工程师、推动应用落地的产品团队……他们才是这个AGI时代真正的孕育者,亲手开创了AGI行业的新纪元。
AGI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AI的诞生和萌芽(1950-1980),这一阶段,AI的先驱们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如图灵测试、通用问题求解器、逻辑推理、知识表示等,试图构建具有通用智能的机器。
第二阶段:AI的分化和专业化(1980-2010),这一阶段,由于通用智能的难度超出了预期,AI的研究者们转向了更具体和实用的领域和问题,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第三阶段:AI的复兴和整合(2010-至今),这一阶段,由于深度学习等技术的突破,AI的研究者们重新关注了通用智能的目标,尝试将不同领域和任务的AI系统整合起来,形成更强大和灵活的智能。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有AlphaGo、GPT-3、ChatGPT等。
虽然AGI的完全实现尚未到来,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早期的应用场景和案例。例如国内已经出现了百模大战的局面,百度、阿里、华为、腾讯、字节跳动等巨头厂商先后进行战略布局,陆续发布自己的大语言模型产品。除此之外,也有许多科技企业、人工智能企业积极试水整合大模型能力,提升自身产品功能。

面对熙熙攘攘的入局者,是它们的共同之处深耕AI领域的资历。拿不到五岁的人工智能企业——实在智能来说,作为致力于AI与RPA深度融合的厂商来说,不断探索AI领域,有着强AI背景、拥有自己的AI产品矩阵。这种情况下,投入开发AI大模型能够再次突破自己产品的AI边界,在技术、应用等方面增强,帮助客户轻松的获取服务。因此,实在TARS垂直大模型正式上线开测后,就引起行业火热关注,合作客户也纷纷递出“以大模型产品为主线再次深度合作”的橄榄枝。
在实在TARS垂直大模型开测后,借助大模型的语言理解和深度学习能力,实在原有的AI产品IDP也将升级为Chat-IDP,即为用户提供与文档直接“对话”的能力,使用户可更准确地识别、提取和审阅文档内容,打出一套文档高效审核处理的“组合拳”,相较IDP,大幅提升了自动化办公效率。
总之,AI的iPhone时刻已经到来。就在此刻,下一代参数规模更大、层数更多的大模型正在不分昼夜地学习、训练,新的应用想法也正萌发生长。随着更多人开始进行思考,更多人力、算力投入这场革命,我们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将会有更多同行者解锁AGI时代的更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