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相对主义(2-1-4-1)——高尔吉亚的修辞学/辩护术,自我陶醉的拼盘艺术家
2-1-4-1.相对主义(Relativism)
代表人物智者学派的高尔吉亚
在场域论上是世界(world)和语言(logos)的对立
在本体论上继承了普罗泰格拉,本体是被使用的事物(things used)
在认识论上不再相信真理与意见的二分,以及公约数对于它们的调和,且要得到客观公立,跨主体的真理是不可能的
在目的论上将整个世界可通过语言的不同使用方式进行无限二歧化,每个歧口上的两个分支在因果链条上的可能性都是均等的,要么都为真,要么都为假,因此可以说高尔吉亚的相对主义是一种平均拼盘化的绝对主义。但世界的无限二歧化不代表这相对主义必然会走向虚无主义,丧失任何立场。为了维持相对主义,相对主义者反而要坚持一种温和的伦理学立场,用罗格斯/语言设立一个符号学的背景性秩序,在其中拥有着最低限度的宽容:只要一种立场可以清晰地表述自己,那么它与其他立场就是平等地存在的,也就是说相对主义者可以为所有的二歧,即所有立场的合理性与可能性进行辩护
综上,相比起普罗泰格拉的“只要能用肯定性/正确的语言描述的立场就是真理”的绝对主义,高尔吉亚的相对主义似乎更为”宽宏大量”,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立场就是平等的。相对主义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贵族知识分子维护其符号系统的政治姿态,唯有在统治阶级所主导的话语中允许的才是可说的,合法的立场,这一点可在高尔吉亚的修辞学/说服中体现
高尔吉亚认为通过修辞学/说服,立场和立场可以被合理化,它们之间的对立可以被消除,社会矛盾也能由此得到缓解。高尔吉亚通常会对一个命题进行正反面论证,即论证两种截然相反的立场的可能性,但实际上两种立场之间的对立是虚假的对立,而两个立场之所以都能够获得合理性是因为它们共享着一个隐藏的大前提,即符号对于其他话语的遮蔽机制(什么立场是被符号系统所排斥的)。这个前提预设了立场之间的对立,其中的否定不是一种彻底的否定,它的意义已被前提所定义,不能跨越前提所定下的预设,而是一种构成性的否定,表明了它背后的大前提(例:“我不爱你”不是对“我爱你”的一种否定,而是表明了两个命题的共同前提——你和我拥有某种关系)。由此,在符号对其他话语的遮蔽机制下,并非所有的立场都拥有发声与说清楚自己的机会,更别说获得合理性了,那么相对主义的“宽宏大量”实际上只是一种小肚鸡肠
鉴于相对主义下的符号遮蔽机制,相对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绝对主义,只有在一个大前提下,相反的两个命题才可以被相对主义者论证,这也是他们能够维持相对主义的原因(即论证一个命题的正反两面的合理性)。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曾使用“ '相对主义是正确的'是绝对的“这句话来抨击相对主义者,对于“相对主义是正确的”这个命题,相对主义者只能论证它本身,即“相对主义是正确的”,而不能论证它的反面“相对主义不是正确的”,也就使得“相对主义是正确的“这句话变成了一个绝对的观点,由此说明了相对主义并不真的“相对”
克服相对主义的方法就在于要将相对走到极致,要使其虚假的“立场大全”变为真正的立场大全。例如后实用主义相对主义者理查德罗蒂,为了使那些被排除在符号系统之外,无法发声或说清楚自己的立场被说出来,致力于去分析符号系统对于其他话语的遮蔽机制与其中虚假的对抗,对相对主义的符号系统进行重新定义,并使其重新开放,变得真正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