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都塞】简明的超定辩证法

阿尔都塞的后结构主义集成在他的超定辩证法上。本图旨在简明叙述他的后结构主义观点。
“外在性结构原因”不存在,但是又具有效力;它作为一个已经死去的环节,清晰地与超定轴分离。这种原因与超定轴展现出的决定性原因在结构的“实在”边界上(同样已经死去)发生斗争,最终将所有的必然性交给了超定轴。譬如资本主义语境下“经济”这一超定因素获得了决定性地位,开始进入结构——也是在生成、构造结构。
在某个时刻,也即“回溯性的前结构边界”,超定轴生长出分支——作为概念的超定因素与这个因素结构起的现实。这个现实相对于轴必然是他者化的,这导致了结构和它自己在每个位点上基本的裂隙。因而有“使得结构成为结构”的说法。这两个分支共同生长,在橙色的结构边界上达成分裂的表象,知性就最先把握到这个位置。蓝色双向箭头可以滑动,因此能回溯性地找到那个分叉点,并在这种视差里找出“前结构”的内容。
但是,结构在这种寻找中已经悄然改变了,因而一切辩证法都具有基本的生产性。“多元辩证法”同样也是在这个分支上起效的;多意味着的并不是已经死去的“外部性因素”,而是剩余的产生;这样的分叉是可复制的,且从必然性上解离出了次级的偶然。我们甚至可以说,超定轴的每个点都是断裂的,都是有分叉的。因而这些分叉调和为的“现实”一定是被多元结构的。
但是当我们以“政治 科技 文化”等概念进行思考时,他们却都仅仅是超定轴上微小的震动:一个锯齿边的圆,仍然被把握为圆。因而,超定辩证法直接暴力地给现实赋予位置。此外,这个通路还统一了历时性与共时性:这两个轴不是垂直的,而是互成夹角的。他们在回溯性的前结构边界上生成,以共时性为决定因素进行历时性的纵向推演,每次推演都代表着整个结构的位置移动。因而,“因果”必然是没有因果性的东西发生结构位移的效果。
使用范例:如何评价right ACC?他们认为结构可以朝着一个方向运动,但是这种运动的过程中目标点的位置一定会发生改变,最后变成一个绕着经济超定轴的圆环。如何评价left ACC?他们追求一种加速的异化,仅仅注重“加”,试图以技术的偶然振动来反推破碎的超定轴——让圆环的锯齿加剧,以至不能成为圆环。但是异化后的视差辩证法建立的第三种现实或许仍然在作为一个结构的十字路口,这是有待论证的。
而他们的目的“充分实现剩余”要首先不断地在超定轴上给这个轴加倍,使得“经济的经济”也多元化,让现实与概念逐渐滑动,让这种效果逐渐实体化,甚至出现其他超定轴。这是困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