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发呢,还是发吧,不敢发算什么男人

定点9:30----finish
“分数考得高还是低的本质是什么?就是750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知识点分为三种类型:
已经掌握的舒适区;不够熟悉的能力区;完全不会的深水区。
“要把我们的效率用到极致,就得把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不够熟悉的能力区上。”
跳出去,怎么跳?在“人在学校”的大前提上,把时间还给自己,半自学计划,达到个性化、定制化。
——见缝插针
如按知识密度高低划分,
知识密度低的英语课和语文课,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讲一篇文言文你就做三篇,讲一个单词你就背在底下两个(悠着点,注意把握老师点人开火车的时间节点)
知识密度高的数学课和地理课,因为习题课比较多,我们的见缝插针就是——
讲题前1.简单题,高速再演算一遍;2.中等题,再把思路过一遍;3.难题,定位到自己思维卡壳的地方///讲题后,精简出题目步骤一二三。
进阶版:
无论如何,哪怕是通过舍弃一部分不必检查的作业,都要让自己空出至少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自主安排,
并且要定位好自己要补弱的科目,定位好科目内要补弱的题型,一定要有一个验收机制,明确地知道自己自主时间内攻克了什么题型、什么知识点,做到心里有数,有题型突破思路、后续复盘和题型整理,培养科目意识、题型意识、知识点意识。(定位、验收、复盘、整理)
整理2.0:整理出高频考点,总结他们的考法,触及本质。(开头)
题型千变,但知识点不会变,知识点可以定位、可以梳理、可以自由组合;掌握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