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the Difference(三类边锋在FM23中的不同点)


先说结论
- W-自始至终保持进攻宽度
- IW-仅在组织建立阶段保持宽度,随后切入场地的半区活动
- IF-仅在组织建立阶段保持宽度,随后为了得分而切入场地内
- IW-主要为了创造机会
- IF-主要为了得分
所以,可以这样应用,为了保持宽度,又希望联系中路,你可以使用逆足边锋,而不是逆足内切型边锋。

个人指令仅会要求球员倾向于做什么,而不是绝对做什么。所以,你给IW安排了STAY WIDER(抱紧边路)的指令,他在进入进攻三区后,仍然会收进来。

几个实景场景
看看这图中的两个边锋,左侧FODEN是顺足,右侧B-SILVA是逆足

接下来瞅瞅他两的不同表现

战术板中,没有更特别的设置
现在我们开始看,当STONES在后场持球组织进攻的时候,FODEN和B-SILVA分立在中场区域两翼提供进攻宽度,站在对手边后卫的外侧


可以看见,场地的半区,出现了一条通道
接下来,B-SILVA在STONES持球面向他时,拉的更快,提供了极致的宽度,贴着边线了

所以,在下面的场景中你会发现,因为两侧边锋始终保持提供了进攻宽度,从而导致在场地的半区中,对手的边后卫和中后卫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空档。

边锋会为了阵型的平衡而稍作横移,例如下图中的FODEN,因为球已经来到了场地的右侧,他为了平衡阵型,稍微远离了左边线,靠近左侧的半区,但是可以看见,他仍然保持在对手边后卫的外侧区域提供进攻宽度

这里,你会发现B-SILVA下底之后,因为他是逆足的右边锋,所以他转身面向中路进行了一个传递。FODENG也杀入了禁区,但是他仍然保持在对手阵型的外侧区域

当RUBEN在右侧持球,转身面向左侧时,FODEN会快速的拉开,贴近边线寻求提供极致的宽度

注意,即使在强侧,当处于进攻组织建立阶段时(BUILD UP)边锋仍然会处对面阵型的外侧提供宽度,扯他边后卫,这样我们可以让我们的边后卫变成内切边后卫,形成一个肋部后场的跑位


当你指望IW用个人指令保持宽度时,不如用一个W角色担任S职责采用逆足球员去保持宽度,并创造机会。因为IW的预设指令就是让他尽可能的进入场地的半区去运转,以便于为套边的队友创造空间。



上面设置了左边边锋CORREA,右侧是逆足内锋B-SILVA

上图中,在组织建立阶段,对比下左侧边锋站位和右侧内锋的站位,可以发现,边锋站在边路区域的外侧,而内锋虽然也站住边路区域,但是更靠近内侧的对手边后卫

现在我们在左路创造一个肋部插上

可以看见,左边后卫我调成了IWB-A,左边W将始终保持宽度,拉开对面的半区肋部空间
随后,我要求他们多走中路


再要求肋部插上,这样W会更加主动的站在边路持球,等待队友从肋部插入进攻三区。传与不传,持球人自行决定,但是他会等。

喏,看看上面的场景,CORREA持球,保持宽度,等等7号坎塞路的肋部插上

完成了组织建立后,左侧的12号边锋仍然保持宽度,一个(7号)从半区进入了进攻三区,另一侧的IF球员B-SILVA已经收进来并进入了禁区

下面的这个组合,就是个天然的套边后插传跑组合

下面的场景,你可以看见B-SILVA内切,边翼卫快速从右侧边路套边插上

可以看见,在组织建立阶段,两侧的IW仍然处于边路区域,提供进攻宽度,虽然远不及之前的W那样贴近边线,但是他们仍然站在了对手阵型之外

IW持球后,就立即内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