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来自敌人的“馈赠”:一战德军【IV型缴获式装甲战车】

2021-12-15 09:25 作者:女神是天依  | 我要投稿

   1916年9月15日清晨6:20,英国皇家陆军机枪部队重装分队装备的18辆MK.I型坦克在索姆河前线首次参战,虽然这些坦克遭受了机械故障和德军火力的困扰,但还是达成了向前突破6.5公里的不俗战绩。

   这场行动终于打醒了在装甲战斗车辆领域短视的德国高层,他们终于开始将资源投入本国同类武器的研发之中,但和英国相比,德国在坦克研发领域实在是入行太晚了,而且质量也不如英国。

   1917年11月,英国陆军9个坦克营共计400辆MK.IV型坦克,配合6个步兵师在康布雷发动了世界上第一场大规模坦克进攻战,在第一天的进攻中,英军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从第二天开始,英军又陷入了拉锯战之中,坦克也从集群攻击变为小规模行动,结果,许多坦克因为受伤和故障,再加上前线逐渐恶劣的维修条件,最终被英军无可奈何的抛弃。

   但是,这些被遗弃的坦克对于一直羡慕英国坦克发展的德军来说,是难得的宝物。1917年12月初,德军组织康布雷地区各部队搜寻还算完好的英国坦克,并利用设备将它们回收。根据估计,有50-80辆MK.IV型坦克被德军从战场上缴获。这些坦克后来被火车运到比利时的沙勒鲁瓦进行修复,其中至少30辆完全被修好。

1917年12月12日,被德军送上火车的I36号坦克
德军与被遗弃的B28号坦克的合影
德军与D47号坦克的合影
德军在村庄旁检查被俘坦克
德军利用牵引车拖曳受损英军坦克
送上火车的被俘英军坦克
彩色修复照片:1917年12月,4名德军士兵兴奋的与这辆被遗弃的MK.IV型坦克合影
彩色修复照片:1917年12月,德军用千斤顶将缴获坦克送上铁道平板车
1917年12月,被回收到位于康布雷的火车站的缴获坦克

   30辆被“治愈”的缴获坦克中,隶属于英国陆军坦克F营的F41号MK.IV型坦克后来被送往柏林,于1917年12月19日在高层面前进行了演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也很羡慕英国在坦克领域的发展,当他得知这场演出后,在第一时间就带领皇室成员赶到现场检阅。

1917年12月,到访比利时布鲁日视察部队的威廉二世在参观被俘的英军坦克
1917年12月19日,在柏林公开演出的F41号坦克

   最终,有20辆MK.IV型坦克被德军编入部队使用,它们被抹上了德军涂装,武器也换成了“马克西姆-诺登菲”57毫米速射炮 & MG-08重机枪,这20辆坦克最终编成了第11突击坦克分队、第12突击坦克分队。此时德军策划在西线发动殊死一搏的大反攻,这些缴获坦克也被当作一张牌打了出去。与英军一样,德军赋予这些坦克支援步兵的任务。

1918年参与战斗的德军“雌性”MK.IV型坦克,其侧面机枪座安装了一挺MG-08机枪

   为了方便辨认和联络,这些坦克在两侧各涂抹了两个显眼的铁十字,同时采用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显示该车所属的分队番号和单车番号。有趣的是,由于缴获的MK.IV型坦克分为“雄性”(拥有火炮)和“雌性”(只携带了机枪),德军还为此给每辆缴获坦克起了男性或女性的昵称。此外,这些坦克再使用英国原名显然不太合适,于是德军将缴获的MK.IV型坦克重新命名为“Betuepanzerwagen IV”,意为“IV号缴获型装甲车辆/坦克。”

接受德军测试的MK.IV型坦克
在德国工厂中接受维修的MK.IV型坦克,可以看到涂抹了铁十字徽章和德式迷彩

   1918年3月21日,德军发动了代号“米歇尔”的反攻行动,第11突击坦克分队在当天上午9点40分出动五辆MK.IV型坦克,掩护德军步兵向前推进,但在当天11点30分,该分队就有2辆坦克因炮击而瘫痪,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英军在见到德军坦克后吓得掉头就跑。

与A7V一起突击的德军MK.IV
昵称为“弗里茨”的德军坦克向英军阵地率先冲锋,后面是伺机跟随坦克进攻的暴风突击队员

   或许有人会问:德国不是有本国坦克A7V吗?为啥还这么喜欢用缴获的MK.IV型?这里我大致介绍一下,A7V重型坦克在1918年1月的训练阶段就暴露出越野能力差的缺陷,该型坦克越壕能力只有2米,而且履带长度低于车身,底盘距地又太近,这意味着A7V坦克在遍布堑壕、泥泞以及弹坑的西线战场的通行力非常差劲,而被俘的MK.IV型坦克虽然速度不如A7V,但该型坦克的越野性能在当时算是不错,所以不论是德军高层还是德军坦克兵,都对这款缴获坦克青睐有加。所以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一战末期德军内部的尴尬场面:对本国原创坦克不屑一顾,对缴获的敌军坦克却相当推崇。。

   1918年4月初,同样装备MK.IV型坦克的第12突击坦克分队前来支援,并于1918年4月9日发动的“乔其纱”行动投入战斗,这一天也是德军坦克首次大规模出动,估计在10-20辆之间,而且基本都是MK.IV型。可惜弗兰德斯地区遍地泥泞,对于坦克来说简直是天敌,结果这些在利斯河一线作战的坦克深受泥巴地的困扰,不是被击毁,就是被白白的遗弃掉了。

1918年4月,在法国瓦夫林地区修整的德军坦克,该坦克隶属于第11突击坦克分队或第12突击坦克分队中的一支
1918年4月,一群德军步兵围在一辆接受修理的自家坦克跟前

   1918年6月1日,德军再次集中使用坦克,装备MK.IV型坦克的第14突击坦克分队攻击了德拉波佩要塞,结果这场攻击以失败告终,该分队的第4号坦克(昵称为“海因茨”)被火炮打残,最后被德军遗弃在战场上。

彩色修复照片:1918年5月,“海因茨”号与其车组的合影
1918年6月1日,被遗弃的“海因茨”号

   1918年10月8日,德军在康布雷东南的尼格尼斯发动了规模有限的反击,装备4辆MK.IV型坦克的第15突击坦克分队奉命支援步兵对梅森纽夫的反击,结果这4辆德军坦克在推近到城郊附近时发现另一队MK.IV型坦克,他们想当然的以为那是自家的第16突击坦克分队,但事实上,那是英军第12坦克营A连。有趣的是,该连也以为对面是自家的C连战友!

   当双方接近到不足50米距离时,第15突击坦克分队率先发现自己的错误,幸好该分队全部4辆坦克中有装备了57毫米速射炮的“雄性”,于是德军抢先向英军发射了炮弹。英军坦克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德军坦克手精湛的炮击技术再配合上附近德军野战炮的积极配合,英军A连很快就损失了4辆坦克,但该连一位勇敢的车长跳出了起火的座车,利用一门被德军遗弃的野战炮击毁了一辆德军坦克。

表现1918年10月8日英德坦克对决的美术作品

   但在梅森纽夫稍南方的战场,被错认的德军第16突击坦克分队和英军第12坦克营C连真的遇上了,倒霉的是,第16突击坦克分队装备的3辆MK.IV型均是只有6挺轻重机枪的“雌性”,而英军连的坦克都是安了57毫米炮的“雄性”,2辆德军坦克很快就被击毁,最后一辆侥幸逃离,而且撤退过程中还用机枪扫射英军步兵。

   三天后,装备A7V坦克的德军第1突击坦克分队和装备MK.IV型坦克的第13突击坦克分队参与了针对康布雷地区附近的伊伍伊的反击,结果第13突击坦克分队的全部坦克在抵达指定区域前就全部抛锚,而第1突击坦克分队则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其实与德军坦克分队的评价不同,德军步兵对自家这些缴获坦克没有什么好感,因为这些坦克的速度确实慢,很多时候步兵还得停下来等它们。

   1918年11月1日,德军第12、13、14突击坦克分队配合第28步兵师在色堡发动反攻,当然,这场反攻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一战结束后,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必须销毁所有坦克,且以后不得再制造装备该型武器,不过少数为德军效力过的MK.IV型坦克被投入了1919年的残酷内战中,在柏林的大街上无奈的向“同胞”开火。

参与了内战的德军坦克

   1917年-1918年,德国缴获了至少170辆英国坦克,其中至少75辆被德军重新利用,用于打击它们曾经的主人。然而,这些性能不算弱的坦克在德军手中却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或许是因为数量太少了。

   纵观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陆军在坦克这种能够突破战壕战僵局的装甲战斗车辆一直是忽视的,对骑兵的过度自信让他们对机械化武器不屑一顾,索姆河战场上出现的“英国恶魔”打破了这种偏见,德国军方也开始追求本国坦克设计,可军方在这个过程中依然是反复无常,犹豫寡断,他们在骨子里就没有抹去对坦克的偏见,以至于搞出A7V这种不可靠的设计,以至于德军坦克手对本国坦克不屑一顾,对敌国坦克青睐有加。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后来的纳粹德国陆军从第二帝国陆军这个前辈身上学到了教训,开始大力发展足够的装甲战斗力量,并在1939年-1941年用这股力量横扫了东西两线战场。而这些在1918年为第二帝国效力的MK.IV型坦克,也同样为纳粹德国的后继者们传递了自己残存的意志。

Betuepanzerwagen IV


来自敌人的“馈赠”:一战德军【IV型缴获式装甲战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