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的新电视 110寸 110万 详解MicroLED技术 买电视我就送...

一直骂一直怀疑,mled就是现有已知最强的显示方案,而且技术理念很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做了这么多年才终于实现小规模量产,还有人在怀疑。。。。
以后的平面现实技术的进步始终都会觉得依托于microled,以后也许是microxxx,最多会换发光材料来实现更高的动态范围,或者外层做类似oled偏光层的封装来达到真正无穷大的对比度,但那些是真的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了。目前最有可能的第五代显示技术在我看来也就只是在mled外层针对每一颗像素做导光柱,用来解决发光像素照亮不发光像素的问题。当然目前也不是没有办法,不做保护层封装就可以了,但那样会让面板非常容易受损。
再有就是最顶尖的技术永远都是返璞归真的。我们的第一代显示技术其实就是高中课本上的荧光屏,也就是等离子屏,由于是单个像素逐行或者隔行扫描,所以本质上是用人眼的视觉残留聪明的避开了同时控制几百万个像素点的难题。到了lcd屏的一代,倒是终于能做到大规模像素点同时控制了,但对比度不高是硬伤,毕竟偏光层做不到把所有的光都挡下来。oled算是mled的前身,技术原理是相同的,但由于oled面板可以用类似培养细菌一样的方法来实现大规模快速成行,所以目前用的最多。但随之带来的色偏和可视角度小也是不可避免的。最大的痛病就是寿命,三星为了延缓屏幕偏色做了类钻排列屏,通过不同颜色像素点大小不同来实现不同功耗同亮度,让容易老化的蓝色始终处于相对绿色低功耗的状态,单也会带来屏幕上直线显示不直和边缘有有偏色的问题。
而mled则是用普通的led灯珠代替了oled,面板结构更简单,显示原理更粗暴,也是更接近底层的技术。如果说第五代显示技术有可能还是在mled基础上发展,那么第六代一定是在向着非rgb像素的方向上发展。也许到那时我们能做到每个像素点只有一颗核心,用单个灯珠实现全色域覆盖。第七代也许就不用像素点了,也许是分辨率为无穷大的屏幕?但这起码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也许ar会在未来的10年后成为主流,但ar的显示效果一定是不如专用的显示器的,就像这么多年了尽管有手机但所有电影的审片仍然是在高端电视上一样,甚至都不会去用投影仪,因为它们都只是电视的替代品。这种电视与其说是电视,不如说是专业级显示器,现阶段并不是给我们用的。
oled技术自诞生到普及中间也经历了近十年,高中物理课本上都出现了一张oled柔性oled的实验室照片,而mled技术更难,但一定会在十年内完全普及,除非可以做到单像素点实现全色域覆盖,也就是我认为的第六代,否则我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技术了。
现阶段的mled当然是有缺点的,也就是像素点可能会互相照到,但这种情况只在有玻璃外壳的设备中出现,比如苹果的新款笔记本,或者那个超大号的m1芯片平板。这个电视本身外层不是玻璃外壳,所以也就避免了像素点互相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