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类是孤独的,人间却热闹

2022-10-10 22:42 作者:设计师周振凯ZZKDESIGN  | 我要投稿

"只有带着爱和责任继续生活下去,方才不负夏夜海上的烟火灿烂,青梅酿酒的人间美好,我们都是人间彼此的宝物。"



最近看了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海街日记》,导演用镜头向我们缓缓道来日常生活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在电影进行到三个女儿一起去参加十五年未见的父亲的葬礼准备离开后,我就被导演的镜头带入电影里,思绪万千。三个女儿站在殡仪馆的外面,看着殡仪馆火化炉烟囱里升起的青烟,各自对这个十五年前离家出走再未相见,从此也不会在人间再相见的父亲诉说了感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对这个电影里从未以具体形象出现的父亲做了一次生平总结。


电影里二女儿先感慨的说道“该说豁达呢,还是守旧呢?”,旁边的三女儿听完二姐说后,若有所思的说道“父亲可以说很幸福呢”,又转头去对二姐说道“有那么多人来跟他告别”,二女儿这时回应道“嗯,大家都说他是个很好的人呢”;大女儿这时在两个妹妹的前面停下来,听着两个妹妹对父亲的感慨和评价,抬头看着那一缕缕青烟后,冷静的说道“只是个老好人,为朋友担保揽下贷款,一同情女人就马上想方设法帮忙”,两个妹妹听到大姐对父亲这样的评价,都有着各自的不解,却又觉得姐姐说的似乎也无法反驳。三姐妹说完后,转身离去,导演又给那一缕缕青烟一次特写,仿佛这位十五年前离她们而去的父亲就在他们对面,听着三姐妹的诉说一般。




当我第一次看电影里这段镜头的时候,我同感到若是我的生命逝去时,我的两个女儿会对我做出怎样的评价和感慨呢?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后,当我重看电影再看到这段镜头后,我暂时放下了这个沉重的念头,我想到的是导演的厉害之处。这段镜头让我感受到了留白的美感,同时也深深卷入电影之中。那一缕缕青烟看似可见,却也随风散尽;父亲具体的形象从未出现,却借三个女儿之口,让我似乎看见了一个鲜活的父亲。这样的技术手法,导演在后面一以贯之的运用,让我们对这个电影里从未有过具体形象的父亲,似乎更加记忆深刻。


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亲人的记忆,常常是三言两语,便沉默下去。我的父亲也逝去快六个年头了,这些年,我很少跟母亲谈起父亲。即使偶尔谈起,虽然心里思绪万千,嘴里却也只有三言两语。父亲的形象也定格在了我曾经给他拍过的那些照片里。那些与父亲在世时活生生的共同记忆,现在我也渐渐忘却和模糊。


电影里三个女儿对父亲的感慨,也体现了他们各自对父亲的记忆吧。看得出三女儿还是带着对父亲的美好回忆诉说心里的父亲;二女儿更像放下了父女关系,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发出感慨,这感慨里或许也带着童年不能忘却的恨意吧;而大女儿呢,似乎说着不敬的言语,其实爱恨也是最深。大女儿是父亲的第一个孩子,在两个妹妹还没诞生的时光,我想她得到的是最完整的父母之爱,所以大女儿对父母的爱和恨都很难释怀。这一点,在电影里大姐对多年未见的母亲更是当面直言意难平,最后在姨奶奶的训斥下才冷静下来,但依然未能释怀。倒是最后父亲离家出走后再结婚生的小女儿,对父亲的爱可能是最完整的,可是她的伤感我觉得却也是最深的。



十五年未相见的父亲,在三姐妹吃饭的时候说起来,父亲已经叫做“那个人”了。甚至在电影的开始,大姐从电话里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时,一开始是找了要上夜班的借口不想去的,两个妹妹其实没有表现出那么强烈的情绪,去或不去都可以,甚至二妹还说道“不去也没什么关系吧”。可见两个妹妹与父亲的关联更多的只是血缘意义上的亲情了,只有大姐还找了托辞,可见大姐对父亲的感情比两个妹妹要复杂的多。


大姐对父亲复杂的情感,在把同父异母的四妹接到三姐妹居住的祖屋一起后,反而得到一些释怀。在大姐和四妹在山顶大喊的那一刻,大姐或许从四妹的呐喊里看到了四妹那个年纪的自己。



在大姐小时候父亲常带她来的山顶,父亲去世后,大姐一个人常来。在山顶,大姐喊道“爸爸你个笨蛋”,四妹喊道“妈妈你个笨蛋”,大姐对父亲的无法释怀和四妹对她的亲生母亲的无法释怀,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因为四妹和她一起来到了山顶,达到了某种平衡,从而也抚平了大姐因为父亲和母亲双双离去的伤痛和安慰了四妹因为母亲未留下自己的难过和委屈。两个人大喊之后,久久无法平静,相拥而泣,大姐安慰四妹地说道“和我说妈妈的事,也没关系的”,并对四妹说“小铃可以在这里住下去的,一直一直“,四妹回应道“嗯,我也想呆在这里,一直一直“。两个人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视彼此为真正的亲人,我想在那一刻他们也跟彼此的父母达成了和解吧。


只有带着爱和责任继续生活下去,方才不负夏夜海上的烟火灿烂,青梅酿酒的人间美好,我们都是人间彼此的宝物。


人类是孤独的,人间却热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