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乒乓球混双日本队战胜中国队的舆论思考

2021-07-27 00:07 作者:東方周  | 我要投稿

 写这个的最初原因是看到大家都在探讨黑哨的问题,我作为打了两年区赛的业余选手,想说说我的想法。这次混双无论是场地,还是对吹球的偏袒,黑哨,都是存在的,并且确实对结果产生了影响,也确实可以做出“如果国乒也能靠吹球缓解压力的话就赢了”这样的假设。但是在讨论规则和场地影响比赛之前,我更想讨论一下日本队的技术。

 在比赛之前,很多球友预测本场比赛时,无论输赢,都是伊藤美诚带着水谷隼。也就是说伊藤美诚会靠自己出色的反手弹击和搏杀技术拿分,而水谷隼更多只是配角。但事实是如此吗?

 伊藤美诚开局频频失球,接发球失误,反手下网,正手出台,葬送了前两局。而很明显,不仅许昕和刘诗雯开局便准备了针对伊藤的技术,即快速接发球抢攻和大角度变线。甚至连马琳叫的暂停都是为针对伊藤美诚而决定的。第二局暂停结束后刘诗雯的发球配合许昕的第三板明显把伊藤美诚算的很死,这也奠定了前两局中国队的强势。

 而就在这种绝望时刻,水谷隼站了出来。

 水谷隼何许人也?冠亚赛失利,四强,八强,十六强,再到小组赛晋级失败。已经到了退役年龄的他,职业生涯可谓是平庸至极。水谷隼是左手弧圈选手,以稳健,防守著名。但是因为缺少猛烈的前冲弧圈和杀板,水谷隼其实一直是不被看好的选手。就这样一个被认为需要伊藤美诚带赢,即将退役的年暮老将,却在日本队最需要改变的时刻站了出来。

 一改之前的稳健打法,第三局开始,水谷隼开始正手大角度拉球,爆冲,斜线,反拉。发挥出自己夹臂拉球旋转强的特点,屡屡让刘诗雯接球失误,甚至让许昕判断不出旋转强度。这不仅鼓舞了自己和伊藤美诚,更让中国队员有些丧气。

 中国队为什么会打不过日本队?只看最后一局,是因为昕雯心态出了问题。只看最后五局,是因为刘诗雯和许昕失误很多,水谷隼和伊藤失误较少。而纵观七局,最大的失误便是错误的估计了水谷隼的实力,把重心放在了针对伊藤美诚身上。虽说这个失误很正常,因为大家赛前都没有想到水谷隼会这么强势,但是归根结底,这还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刘诗雯面对水谷隼的强势上旋,多次接球发顶,下网,出台,葬送了很多机会球,但这并不是刘诗雯的错,如果对手一开始就是波尔,奥恰洛夫这种知名的弧圈进攻选手,刘诗雯也许会更加严谨和精密。但毫无疑问,水谷隼这次的进攻弧圈打的一点不比波尔,奥恰洛夫差,甚至和许昕的质量不相上下。当水谷隼的发挥带动了伊藤美诚的士气时,低沉的她也开始回归竞技,依靠诡异的侧剌和拍球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过于紧张的中国队在第七局明显动作变形,状态不佳,最终葬送掉比赛。

现在,再次回到吹球和该场地的讨论。场地暂且不谈,吹球的偏袒确实让日本队缓解了压力,也加大了日本队胜利的筹码。不过即便中国队也能吹球,或是双方都不吹球,中国队胜利了,这个胜利也决不会是轻松的,因为水谷隼的状态和技改已经确立了日本队的强势,更何况从这次奥运会来讲,男单还有张本智和,女单还有伊藤美诚。


后面这句话这是什么意思呢?让我把话说的再明白一些。

作为一个入坑后从五十年代的比赛录像看到现在的观众来说,我可能关注的更多的是更长远的事,当18年张本夺冠之后,很多人其实已经可以预料到日本的崛起了。虽然19年因为打法被研究透彻导致张本智和频频出局,但这至少说明了日本队也有研发自己出色选手的实力。

一个有挑战国乒能力的队伍,对于国乒来讲意味着什么?我想,这可能需要更深的讨论,但请允许我只能三言两语概括一下:从60年代的海底捞月,到80年代的快攻没落,再到瓦尔德内尔和刘国梁的巅峰对决……没有对手国乒怎么会更强呢?00年以前,国乒和瑞典不相上下,才出现了二王一马,孔令辉刘国梁的时代,和他们一起迸发的还有柳承敏,庄智渊,波尔,松平健太等强者。他们有些人靠直板单面攻最后的辉煌击溃了旧时代的王者,打败了瑞典梦之队,夺得了雅典奥运会男单冠军。他们有些人靠双面弧圈变线击败了国乒数次,砍下世锦赛和世界杯,甚至在2017年,年近40的蒂姆波尔再次击败巅峰马龙,成为了乒坛传奇。他们逼迫国乒去学习,去进步,去模仿,去变得更强,这才有的08年后的王皓,张继科,马龙问足巅峰,以及现在的马龙樊振东许昕的时代。而就是因为这段期间国乒没有对手,太强了,所以日本队的崛起才会这么耀眼。

 带着这种心态来看这次比赛,当看到水谷隼靠自己高超的接发球和对拉把伊藤士气带起来,并最终赢的比赛之后,这次比赛其实可以去恭喜日本队,也可以去恭喜中国队,因为无论是输是赢,日本队无疑都成为了更强的势力,这对08年后急需对手的国乒也是好事。

  回到场地和黑哨的问题上。也许在混双中场地问题还不明显,但是假设这确实会影响男单,团体赛的话,大家会怎么想呢?可能是愤怒,可能是不平。但我认为感到不公之余,也可以去开心一下。因为你可以在同一时间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同一个人,但不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日本靠缩小场地来适应自己的打法,也许他们会在今年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当他们再次回到世乒赛,世锦赛,世界杯之后呢?张本智和也许会被接着拉穿,就像19年一样,伊藤美诚也不例外。

 对于这次奥运会的乒乓球项目来讲,即便舍弃这次比赛不谈,我想我们能学到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规则一旦出现后,要么就因为不满意而不去参加,要么就去参加,并用自己的实力去狠狠地打日本人的脸。而对于我们来讲,中国队不需要一枚金牌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日本队也不会因为投机取巧而走的更远,乒乓球就是如此,体育竞技更是如此。


文:东方周老师



关于乒乓球混双日本队战胜中国队的舆论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