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手软!日媒称:中国正对其货船压舱水进行采样调查,谨防偷排
日本排放核污水之后,中方表达最为愤怒的反对。可是,日方还抱有幻想,小动作不断。

9月15日,“日媒:中国正对日本货船压舱水进行采样调查。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正对日本货船的压舱水进行采样调查,以检测海水是否存在放射性物质。

大家知道,日本第一轮排放核污水就高达7800多吨,对海洋产生了不可修复的危害。但是,日本不想着解决问题,却想着如何掩盖问题。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难免日本再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所以,中方必须谨防日方将核污水混入到压舱水中,而压舱水到港口的时候时常会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迄今福岛核污染水数据都是日方自行采样、检测和发布的,作为被监督者的日方充当起检测者,这样的数据当然无法获得国际社会信任。今后,预计各国对于日方的运输工具、进出口产品的高管控措施还将加强。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9月14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与享有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互动对话时发言,谴责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侵犯人权。

这是中方再一次在联合国层面日方的放毒行动进行的强烈谴责。陈旭援引王毅主任的话:如果福岛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应该排海。
其实,中方对于日方的压舱水早就保持了检测,当然也是针对日方,远洋船舶入境中国港口,每年都要排放数以亿吨计的压载水,成为物种入侵的重要载体。

因此,我国很早就压舱水纳入本土生物安全和国际航运合作的框架下,进行常态化研究。压载水中携带的入侵物种一旦定殖、暴发,会打破压载水输入地区的生态平衡。

中方于2019年加入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经过5年的经验积累,已经具备了严格执法的条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控。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施检查中,也发现不少货轮为了节约成本,存在骗取压载水处理设备证书,甚至伪造、篡改压载水排放日志等行为。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方式、方法,加强对远洋船舶压载水排放的监管。尤其是近期日本强行排放核污水,如果混入压舱水中,那么将对沿海地区造成危害。

美国“五大湖”区、澳大利亚近海都曾因压载水排放造成生态危机。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
现在外媒开始炒作中方检测日本船只,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中方是符合国际公约要求进行的,是正常、合理的执法行为。相信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毕竟保护海洋安全,是执法部门的职责之一。

核污染水进入中国海域的风险日益增大。我们应提高警惕,并采取措施应对,特别是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共同守护海洋安全和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