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唯物辩证法的特征和规律再撸一下~
拒绝一次性完美,反正这是学习和迭代的过程,编码也得思维发散够了再去^_^,理解基础上记忆嘛
继续这头秃的唯物辩证法,这应该可以说是方法论了,可以直接指导“怎么做”的,但是总感觉搞的很复杂而且太抽象了,这就让它落地去!
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区别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我总结自己学到的,区别的点在于引入了实践的观点,并且矛盾是发展动力
形而上学机械真的就是那么静止片面绝对的?机器人机械一样的?发展的全面的相对的。。。
特征也就是特点嘛,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联系和发展是其特点,不过这也有点道理,比如西医的形而上学,哪里不好切掉割掉。。。就不够联系观,发展也是它缺的,所以能作为特点吧
范畴嘛,就是一种分类,这个我们到后面的时候一起说
规律是什么,规律就是事物变化的套路?比如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宏观的周期性规律?
或者说,事物都走不出的命数?。。。联系普遍性,就大家都对立统一,矛盾。。。发展永恒性,改变都是量变-质变-量变-质变,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
不过这里跟老鼠跑圈的区别在于其是积极的,知道了这个套路,能扔掉情绪的阻碍,更有效率

关于范畴这个东西嘛,要好好说说,首先,这是一对一对的分类,其次,这分类是像八卦的阴阳一样,外面有个环套的,也就是说,范畴的两部分是属于更大的一个概念
比如,运动和静止这对范畴,就属于物质,物质和意识这对范畴,我觉得是属于世界=万事万物?,现在这5对范畴,说是属于唯物辩证法,辩证的意思,百度一下,就是全面。。。吧。。唯物就是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总体来说,是一种世界观,全面的看待世界的意思?
所以这个范畴,是世界的分类,为啥这样分出这5对,继续学习思考下吧
这里面,因果,本质现象,这是直击本质里面一直提的,能看透本质就能解决问题,
其他三个,必然偶然,这是一种发展的分类吧,可能现实,形式和内容,这两个不是很清晰

关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mark在这里
关于发展里面新旧事物的定义,新事物和旧事物也是一对范畴吧,关系是取代,必然趋势,这里有必然性,看必然性的定义:联系和发展中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新事物跟必然性其实有重合的地方,新事物符合必然性
话说这个发展的新旧事物之前听高中政治课里就说了。。。后来删掉了

再说一个新事物标志,是远大的发展前途,这里去看看可能性的定义
可能性: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未发生,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事情
关于发展前途个啥的,还真的是。。。
发展是绝对的吗?其实就是个定性和定义吧,论证这种东西。。。关于效率、成本、体验、品质这些商业数据,倒是比较明确,但是涉及到不能这样显性明确数据化的更深刻的东西,就很难说了

矛盾规律
统一性,同一性,统一于世界的范畴,同一是殊途同归这个之前发散过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但运动的动力是矛盾?
变化发展,发展的过程是量变质变,变化发展,在变化的过程中发展,发展的动力也是矛盾
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矛盾是推动事物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主观能动的探索改造客观的客观物质活动,矛盾是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元素之间统一又对立的一种关系
实践是自觉能动性,矛盾是斗争同一性
这个关系,社会发展VS事物发展,不一样的概念,等以后看有没有思路

这个地位,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之前讨论过,个人定位为作用,VS一下实践的作用
之前也认为过,实践的作用应该放在社会这个主题下,实践作为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的环节、基础、动力
那这里的主题是世界,特征是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就是全面的唯物观点,主体是世界
矛盾是世界的内容动力、是中心线索、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区别于形而上学的根本点
世界的产生存在不是哲学的内容,发展动力、研究线索、认识方法、方法的验证这些是其内容

矛盾规律特点,我觉得除了斗争和同一性,其他几个是范畴,就是一种分类和内部关系
基本属性就是斗争和同一性,看到那个下面的地位联系方法论,真的也想直接归类到范畴了
地位那里不应该是区别吗?这个范畴跟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一样,不是很能具象切割分类
比如静止和运动,反义词并且感觉能概括所有物质;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个在相关谬误里面见过,大量的状态时间轴图谱化后,能看出来哪些是偶然,哪些是常态;原因和结果,事件时间上以现在溯源或者溯因,感觉都是能在时空上分类世界的
但是现象和本质,表里,空间上的铺满和深入
那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怎么切割的呢?是多个向量,和最终的向量和?
这里斗争性和同一性,又是怎么切割呢?太极这样切割吗?这里涉及的是ABC关系,AB是矛盾双方,而C是世界,同一是在C中同一,这是空间上的区分,时间弱化,有AB一起才有C
而在运动和静止中,是空间上的重叠,时间上的区分,A中有B,B中有A
所以运动静止的方法论是不能忽略任意一方,而斗争同一的方法论是AB中理解C,C中理解AB

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这也是一个可理解的划分,我觉得是范畴
内矛是种子的活性,外矛是日光雨水,叫内因和外因。。。动力=原因?,内部和外部本来就是蛮好的范畴

再到普遍VS特殊,这个时时处处就是很全面的了,是事物的时空性,而特殊是全面中的每一个,事物之间(时间性弱化),事物本身时间性,事物本身空间性
这个普遍的方法论到两点论上了,延展了主次矛矛主次,不是很合适吧,全面是全面,但不是这样的全面吧
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一对范畴的关系,就像一个大圆里无穷个点一样,一个是全部点组成的大圆,一个是大圆里全部的点,而每个点其实又是一个圆。。。所以它用的联系是特殊包含普通?我认为是普通包含特殊,特点上,普遍更深刻,特别更丰富?深刻的意思是高度抽象?丰富的意思是被归纳的对象是个性的?
关于普遍和特殊的联系,可能要重新打比方,比如大象是抽象出来的普遍概念,而具体的非洲象美洲象是特殊,大象的概念存在于具体象种,而每个象种都包含了大象的抽象特征
但反过来,大象的抽象特征没有包含每个象种的特征
所以我最早的比方是不对的,应该用集合的规则和集合里的具体对象来做比方,这个是集合

不平衡性里面主次的关系,主规定着次,次制约着主,怎么理解这个区分呢?
用朝廷?君臣?上下尊卑?感觉好像是可以的

接下来看一下质量互变规律,变化的命数?对立统一是一种范畴,质变和量变也是一对范畴吧
怎么去理解这个区分呢,就是度,边界,打怪升级的理解吧,在同一个level内,就是数量累积,达到一定数量了,就是级别的跨越

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个怎么理解呢?自我批判和继承?
批判是什么,剔除错误,吸收正确,自省,认为的正确里再实践迭代
其实这是迭代的理念,认知不断升级刷新,认知理解决策-实践-新认知理解决策-新实践
每次的实践都是反省了过去的认知,剔除了能分辨的错误,保留了能分辨的正确,然后再实践,这里面的否定是再一次的剔除,后面的否定还是再一次的剔除,其实这个不是否定之否定。。。。应该是肯定A-实践-区分A中的肯定A'和否定B,保留肯定A'-实践肯定A'--区分A'中的肯定A''和否定B',并不是用了否定,也不是用了否定中的否定,而是用了去除否定后的肯定,然后用了保留肯定中再次去除否定后的肯定。。。。。
如果打比方,再打比方,就是淘金!!!
所以我觉得自己是正确的。。。

再说三大规律的作用,是什么,是发展的什么,为啥没有说是联系的什么呀,因为三个都跟发展有关,而只有矛盾也跟联系有关?
发展有动力,有道路,状态和形式是什么,因为后面的范畴有形式和内容,到时候再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