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不知当高考铃声结束那一瞬间,雨滴是否会停止而同铃声一起为高中的故事画上结尾?无数人为高考赋予多么高尚伟大的意义,但高考总会带来两种的故事——喜悦以及悲伤。高考故事的讲述权其实并不在于自己的手中。
罗翔老师说过:人的一生当中能够决定的事务其实很少,可能只有百分之五。我命由我不由天此话看似奋斗热血但实则充满了傲慢。每个人的人生故事尽数不同,改变命运的权利看似在自己手中但实则不然。有人故事的开始就拥有了优渥的财富,有人故事的开始就拥有了智慧的熏陶,而有些人故事的开始只拥有一身破衣裳。但是大多数人的故事开始拥有的是普通与平凡。
人们总爱谈论那些成功的故事,成功主义的哲学在社会大肆渲染,985,211双一流成为高中生故事的衡量标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能够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史书上反对王朝起义者甚多,但又有几人真正成为了帝王,载入了史册?成功的故事会带给人们向往的力量,听着奋斗励志高考的故事,学生们会激昂澎湃,乐于去幻想进入名牌大学,从而奋斗读书,这并没有什么过错。但伟大启蒙时代后迎接的是对于资本主义自由国度破碎的现实主义思潮,奋斗的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取得所思所想的成绩。
所以,对于故事,我们会评价它真实还是不真实。因此,我们现在明白的便是,我们需要高考的故事需要更加真实,高考故事永远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当梦想的故事被现实击碎后,向往的力量将消逝,新的推动人前进的力量将源于何?成功故事带来的向往的力量,实质上是一种仿制的力量,我们努力的力量源于渴望在自己身上仿制成功奋斗成功的故事。但是仿制的力量,最大的问题便是在于仿制的失败可能就意味着力量的丧失,而人生故事上无法否认的是势必会有挫折的存在,不存在挫折的故事在人们看来也无法称得上精彩——前进的力量绝非是这仿制的结果!
美术的开始源于临摹,却应最终走向自我。伟大的画家创造出的是自己的画,用画告诉别人这是我。因而向往的力量从仿制别人的故事而应该走向定义自己的故事。定义自己的故事,不是成为故事的讲述人,而是成为故事的最深刻的评论人。高考无论是否失利,你已尽力,你已为自己感动,会评论“这便足够了”。这便是定义故事,定义故事能够带给你们的是谦虚,尊重,敬畏的心理。是彻底认知自己,重新发觉世界的过程,这样来说,你们便能获得真正可贵长久的力量——“我怎么定义自己的故事?”
托马斯阿奎那言:今生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超越今生。故事的唯一目的就是定义自我的故事。让善成为定义自己的要素,让美成为自我故事的描述,将爱变为自我故事的独处。这便是我们真正要明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