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实力崛起:最年轻首富投10亿研究人脑;细胞“照光”重返青春
全球最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创办25周年时,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人类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久”被纳入,让“衰老”得到从科研机构到大众媒体的热议。
此前,哈佛大学知名教授大卫·雪克莱声称发现一种全新化学方法,能让细胞在4天内被“抹去年龄”[1]。但事实是,早在2013年,我国团队就已开创性提出方案并成功实现[2]。
作为全球老龄化增速前列的国家,到204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预计将达28%,此等挑战下,我国积极布局探索老龄社会解决方案,力促国民实现健康老龄化。
面对衰老,这个概念宽泛的话题,我国50余位科学家在联合撰写综述长文《衰老全景图》后[3],今年5月再发巨幅综述《衰老标志物》,系统总结了细某胞、器某官多层面衰老标志物及检测手段的发展[4]。
“衰老是什么?如何监测?如何干预?”对这些核心却长期缠杂的问题,我国科学家来了次历史性的大梳理,让衰老更清晰被人们理解。
而在包罗万象的衰老细分领域里,仅观近半年,源自我国学者的突出成果也不在少数。
例如,在备受关注的衰老细胞及清除领域,2月,华东理工大学与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全新技术,借助衰老细某胞的核心标志β-半乳糖苷酶,为衰老细胞打上荧光记号,对这些“老而不死、四处作害”的僵尸细胞实现精准清除[5]。
图注:具有单细胞分辨率的光激活衰老细胞清除剂延缓了衰老
同时期,浙江大学团队也带来解决衰老细胞问题的新思路。他们从菠菜中提却了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在人工改造后,将这一类植物的“能源发生器”输送进动物体衰老病变的细胞内,让动物细胞“照照光”就能收获能量,实现修复、扭转细胞损伤与衰老[6]。
对此,著名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家弗朗西斯科·塞胡多给予高度评价:“这真是一项令人兴奋的成就,它开辟了代谢工程的可能性。”
图注:用于改善细胞合成代谢的植物来源的天然光合作用系统
除了上述成果外:
3月,北大学者构建更高效的细胞化学重编程体系,抹去人成体细胞年龄[7],并有望未来广泛应用于I型糖尿B临床干预。
5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团队宣布成功筛选到止衰化合物SIRX596。
以及,北大基础医学院团队开发自有产权物质筛选系统,发现冬凌草素[8]、圆环酸[9]等藏身中草yao内具有抗衰潜力的天然物质。
……
科学研究百花齐放,也促使国内产业界涌现一派繁荣,当科研人才不断进入市场,从科技到产品的转化率在飞速提高。
“这是创投市场很好的机会,通过灵活的市场化方式,把早期实验成果导入进市场,再逐步商业化。”国内某知名投资机构合伙人这样形容。
7月初,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宣布再投10亿元支持AI脑科学,其中就包括建立AI+抗衰老实验室。
作为研究院背后掌舵人,陈天桥多年如一日对脑科学的痴迷已不是秘密,如今再掷重金支持抗衰事业,除去科学本身的发展趋势外,或许更传达了这位曾经的中国最年轻首富将欲攀登的下一高地。
图注:陈天桥与妻子
同时,这可能也是一个信号。
放眼国内一众财富自由的科技大咖,百度李彦宏、腾讯马化腾、搜狗王小川、字节张一鸣、拼多多黄峥等,都不约而同功成身退、探秘生命科学。当大量资金涌入科技无人区,衰老,这一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自要占据一席。
其实在我国,从更高更广阔的“上层建筑”,早已定调了对老龄化事业的大力投入。
2019年,我国发布“积极老龄化宣言”,大力提倡健康老龄化,并在2021至2022年,多次提出数字化、信息化助力健康康养。
“促进国民积极、健康老龄化”已被纳入我国发展重要规划,国家层面的老龄化顶层设计与政策法规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目前,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已分别成立老龄研究中心,诸多知名医疗机构如复旦附属中山医院、交大附属瑞金医院、川大附属华西医院等,也都纷纷成立老年医学中心,从政策到临床层面,我们都在探索更适合国内老龄现状的方案。
当我国首架自主产权喷气式飞机C919一飞冲天,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十四五”计划中“健康老龄化规划”也已到了全面落地的关键时刻,“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健康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与衰老的博弈中,东方大国,已投身这场人类星辰大海的征途。
—— TIMEPIE ——
这里是只做硬核续命学研究的TIMEPIE,专注“长寿科技”科普。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我们一起讨论。此外,【衰老干预大会】正在筹备中,通过这张”长寿船票“可与国内外顶尖学者大咖面对面交流,获得前沿科研信息和抗衰理念。同时开放招展,诚邀相关企业、机构共同参加,感兴趣欢迎来对话框交流。